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差评汽车部 Author 脖子哥
大家觉得一台二三十万的电车,卖的是配置还是情绪价值?(懒得看图文可以拉到最后看完整版视频)
脖子哥前段时间体验了 YU7,忽然就想到一个问题 —— 以前贵的电动车是因为技术牛逼,像是什么城市 NOA 高阶智驾,或者像 Model S Plaid 2 秒的零百加速,但现在这些东西,十几万甚至不到十万,就都可以配齐了。
就拿这台 YU7 来说,从表面上看,它没太多独一无二的配置,它有的东西在十几万的零跑、小鹏,上基本上都能见到。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带大家全面了解一下小米 YU7 这台车。
先说外观,大家最关心的一定是:这台车长得跟法拉利的 FUV 到底有多像?
如果从 1 是完全不像,10 是一模一样的话,我愿意给到 8 分,因为确实是挺像的,超大的前机盖、低矮的车身、极其相似的轮眉设计和机盖开孔,最大的不同是这个引擎盖还不能往前翻。
首先第一个,大灯上半部分是镂空、有风道。脖子哥也把手伸进去确认了,确实是真风道。
这种结构有点像丰田 bZ3,但也不完全一样,因为 bZ3 门把手是纯机械的,而 YU7 则依旧是在门把手里面塞了个电动开关。
脖子哥被分到的是新增的橙棕色内饰,我个人觉得会比较偏商务风,和 YU7 豪华高性能 SUV 的定位不太搭。我个人还是更推荐黑色或白色。
它跟我们日常的看到的 HUD 不一样,视线望过去,投射出来的影响其实是跟机盖,或者说跟这个路面是在一起的,所以在驾驶时,你不需要频繁地在仪表信息和路面之间做视角切换,宝马新世代概念车上也有类似的设计。
之前大家普遍对 SU7 头部空间不太满意,这次 YU7 虽然车高又只有 1 米 6,但他们给后排靠背提供了角度特别大的调节范围,实测能去到 135 度,几乎快要躺进后备箱里面了。后排顶头?不存在的,不过这个躺姿下后备箱的空间就没那么大了。
至于三电和性能配置呢,雷总昨天发布会上也说了,YU7 依旧会给到中杯、大杯、超大杯,分别对应单电机后驱、双电机四驱,和高功率双电机四驱 + 更大的电池。
不过目前就充电来讲,因为支持 800V 的桩不多,所以 400V 的使用体验也不会有特别大的区别。有这个配置,更多地来说还是战未来,大家在买车的时候也不用被这个配置影响太多。
首先我可以明确地跟大家说啊,YU7 早期大概率会和 SU7 一样,抢到就是赚到。因为小米现在连 SU7 的产能都迟迟爬不起来,就更别说 YU7 了。
小米汽车的一期工厂,目前年产能大概是 15 万辆,已经是在超负荷运转了。二期工厂规模比一期大 20%,预计会在今年年中投产,如果和一期工厂一样双班生产,总产能我估计能达到一年 30 万辆。
按照之前的规划,初期可能还是会优先保证积压下来的 SU7 订单,所以 YU7 的交付周期,或许会被拉得比较长。你第一时间买回来开半年,再出手卖掉,弄不好还是会跟 SU7 当时一样保值率 100% 。
价格区间这块我就自己猜一手,既然它对标的是 Model Y,那我觉得它入门版的起售价应该会在 23 - 25 万之间,而顶配版则可能会去到 30-35 万。
但还是想嘱咐大伙儿,无论这个车再硬,开车还是千万要好好遵守交通规则。
说实话,我其实并不推荐它作为你人生中的第一台车。
因为 YU7 它的定位依然是一个高性能运动 SUV ,加速也会很快,再加上一些很拉风的外观设计,确实能够给你提供非常足的情绪价值。
但你别忘了,这是一台超大马力的电车,想要驾驭这样的马力和性能,得是已经开了很久的老司机,而且是开了电车很久的老司机。
并且我也很负责任地说,YU7 纸面上的这些舒适配置,你在市面上完全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买到功能差不多、空间更充足、悬架更舒适、更适合家用的其他 SUV。
撰文:脖子右拧 & 邋的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