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央视财经 20分钟前

向“新”聚力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民营经济促进法》已正式开始实施,当中设立 " 科技创新 " 专章,提出了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科技创新的基本原则和具体举措,在法律层面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科技创新对民营企业发展意味着什么?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在做客《央视财经评论》演播室时,用自己的企业举例子。从 1992 年 22 头猪开始创业,成长为如今年出栏生猪超 7000 万头的全球最大生猪养殖企业,牧原算是受益于科技创新的典型案例。在秦英林眼里,养猪是个实实在在的 " 技术活 ",技术水平的提升则是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一个个现实问题逼出来的。一般人眼里最普通的饲料、给水,甚至空气循环,牧原都是抱着死磕的态度,才有了今天的智能化管理。公司自主研发的空气过滤猪舍,进风端去除细菌、病毒;出风端有效去除粉尘、臭气和病原体,既有利于猪的生长,也减少了对环境生态的影响。

近年来,民营经济创新水平持续提升,民营经济贡献 70% 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从 2012 年的 2.8 万家增长至 42 万多家,占比由 62.4% 扩大至 92% 以上。秦英林告诉《央视财经评论》,这是众多企业持之以恒创新的结果,不仅体现在数量,也体现在质量。以空气过滤猪舍为例,牧原在成熟应用后开放共享,目前不仅养猪行业用,养鸡行业也在应用,其他国家也开始采用,彰显了中国创新的技术水准与活力。

《民营经济促进法》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加强新技术应用,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应用试验,通过多种方式推动科技成果应用推广。秦英林告诉《央视财经评论》,牧原将持续锻造 " 创新驱动 " 核心竞争力,投资 60 亿元构建超健康种猪选育平台,致力于实现生猪种业完全独立自主。秦英林期望构建 " 三好 " 产业生态—— " 猪好、人好、行业好 ",更期待让生猪养殖成为受人尊重的行业,助推中国从养猪大国迈向养猪强国。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