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央视财经 20分钟前

以法治力量护航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今年 5 月 20 日,因为《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正式施行,将留下更深远的意义。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第一次将坚持 " 两个毫不动摇 " 写入法律,第一次明确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第一次在法律中规定 " 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 " ……其核心,是将党中央对民营经济平等对待、平等保护的要求落下来,为民营经济持续创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科技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在参加《央视财经评论》时表示,《民营经济促进法》的落地实施,不仅让民营企业家吃下了 " 定心丸 ",更让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可能遇到的现实难题有了法治药方。在他看来,《民营经济促进法》不仅破除了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隐性壁垒,更通过构建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让民营经济的创新活力得以充分释放。可以预见,在法律的保驾护航下,民营经济势必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扎根更深、生长更活跃,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跑出 " 中国速度 "。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新设民营企业 197.9 万户,同比增长 7.1%,超过过去 3 年平均增速。这样的增长势头,叠加《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实施,会产生怎样的效应?齐向东告诉《央视财经评论》,市场竞争大环境改善了、不确定性降低了,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然就上来了。破除行业准入限制,民营企业可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环境预期稳定,民营企业可以放心布局重资产项目、制定长期攻关路线图。更深刻的价值还在于,这种公平竞争生态将催化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共进的协同效应,形成更加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生态。

关于法律如何落地见实效,齐向东跟《央视财经评论》分享了一个关键词,是 " 钉钉子精神 ",也就是要打通实施的每个环节,包括进一步细化法条的相关表述,用细则和条例彻底破解模糊地带;打造有力度、有温度的执法体系,打通法律落地生根的 " 最后一公里 ";构建 " 司法、行政、社会参与 " 的监督网络,坚决保障企业合法权益。这样法律才能真正释放制度效能。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