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创业邦-原创 15小时前

市值 12800 亿!福建超级富豪,拿下今年港股最大 IPO,剑指欧洲

作者丨薛皓皓

编辑丨关雎

图源丨宁德时代

A 股市值超万亿元的 " 宁王 " 今天在港交所正式上市!

截至收盘,宁德时代的港股股价上涨 16.43%,股价最高为 311 港元 / 股,而此前公布 H 股发售价 263 港元 / 股。公司收盘市值 1.39 万亿港元(约合 1.28 万亿元人民币)。

根据股份配发结果公告,本次港股募集资金总额 356.57 亿港元(约合近 329 亿元),提前锁定 2025 年港股募资金额之最。

并且,这次港股上市已吸引能源巨头、主权财富基金、顶级市场机构在内的基石投资者的约 204 亿港元(约合 188 亿元)认购,其中包括中石化、科威特投资局、高瓴资本、高毅资产、未来资产、加拿大皇家银行等。

港股上市所募资金的 90% 将投向海外工厂建设,主要用于匈牙利的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一期和二期建设。该基地于 2022 年开始建设,拟投资总额不超过 74 亿欧元(约合 600 亿元),一期预计于 2025 年建成投产,预计 2027 年开启全面运营。

匈牙利项目的该规划电池产能为 100 GWh,是为了靠近奔驰、宝马、大众等整车厂客户,更好地响应欧洲市场需求。

近两年来,宁德时代向海外市场重点发力。创始人曾毓群曾表态,2030 年宁德时代要实现 50%~60% 的全球市占率,否则公司可能无法生存,而当前宁德时代的全球市占率是 38%。在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曾毓群必须开拓更大的海外市场。

自 2024 年中,曾毓群发布总裁办 1 号文件,被外界认为是出海动员信。信中提到,曾毓群亲自挂帅,全面负责出海业务,四位联席总裁分别负责海外销售、海外基建、海外基地运营和海外采购,直接向曾毓群汇报。

一、曾毓群的出海往事

出海,对于曾毓群而言,并非近些年才做的事,早在 20 年前,他就靠海外大客户,迅速崛起。

1999 年,带着强烈赌性的曾毓群创办了他的首家公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专注于当时新兴的消费电子市场机会,为大哥大、小灵通、MP3 等供应锂电池。

图源:官方公众号

创立之初,曾毓群就靠和海外大公司合作,把 ATL 快速做大。那时,锂电池技术尚且被欧美垄断,曾毓群就从美国贝尔实验室买下一项锂电池技术,还在此基础上靠自主研发,突破了电池易鼓包的技术难题。凭借着出色的技术,苹果公司在 2000 年初就选定 ATL 作为产品的锂电池供应商,这种合作关系一直延续至今。

2005 年,日本 TDK 集团以 1 亿美元收购 ATL 的 100% 股份,曾毓群也进入 TDK 工作。在跨国公司的工作加深了他对全球市场的理解和国际合作的经验,同时他还在寻找二次创业的机会。

2011 年,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颁布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财政优惠。曾毓群视其为千载难逢的创业机会,他带着 TDK 的 3000 万元投资,在他的家乡福建省宁德市重新创业。这家公司就叫宁德时代。宁德时代主营业务就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研发、生产和销售。

和创立 ATL 后获得苹果公司的订单一样,宁德时代的大发展首先也得益于一家国际大客户的认可,它就是宝马。2012 年,华晨宝马准备推出首款电动车,正寻觅电池供应商,在和日本松下、韩国三星等大公司接洽后,最后还是决定把订单交给宁德时代。

曾毓群带着团队仔细研究了宝马提供的 800 多页德文电池生产标准文档,并和驻场宝马工程师深度合作,确保了项目在符合安全和性能要求下,把项目顺利交付。

宁德时代一战成名,也就此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此后,在市场一系列助推下,宁德时代在国内越跑越快。这些助推力首先来自比亚迪,国内主要竞争对手比亚迪宣布生产的动力电池不对外出售,仅供自家车系使用,这给宁德时代让出了一大块市场空间。

其次,工信部颁布的动力电池白名单政策,使得宁德时代获得政策补贴,且排除日韩竞争对手。

随着业务不断开拓,宁德时代的国内客户名单越拉越长,吉利、东风、广汽、通宇客车、厦门金龙等都成为了它的客户。并且,它的产品品类更丰富,起先推出了碳酸铁锂电池,又先后推出了三元锂电池、钠离子电池、电池回收服务、换电解决方案、凝聚态电池、储能电池系统等等。

国内竞争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宁德时代正不断开拓海外。2014 年,它在德国设立公司,之后又在法国、匈牙利、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地开设了不下 7 家分公司。

并且,它已在德国、匈牙利、美国等地参与建设了超过 6 座工厂,旨在通过供应链本地化,服务当地的重要车企客户。他的海外车企客户,包括宝马、奔驰、大众、沃尔沃、特斯拉、丰田、本田等十余家。

2018 年,宁德时代登陆 A 股创业板,并破了两个记录。它从提交申请到过会仅用 24 天,创下当时最快过会记录,并且此后市值突破 1 万亿元,成为创业板首家 " 万亿市值 " 公司。最新资料显示,宁德时代在国内市占率已居第一,2024 年全球市占率为 38%,也是世界第一。

二、超 100 亿美元在海外建厂

2024 年,宁德时代的营业收入 3620 亿元,是 2018 年上市以来的首次下滑。但是,公司正通过规模化优势,持续提升盈利水平,2025 年第一季度净利润达 140 亿元,同比增长 33%。

业内人士认为,公司营收下降主要源于,广汽、长安、吉利、奇瑞等整车厂纷纷下场自研动力电池,挤压了宁德时代的国内市场份额。另外,锂电池的供过于求,让电池价格持续下降,也是重要原因。

在营收增长放缓甚至下滑的当下,如何进一步开拓市场,提升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这是摆在宁德时代面前的难题。对此,曾毓群给出的答案是出海。

从财报看,宁德时代的海外收入份额已达 3 成:2022 年 ~2024 年,公司的海外销售收入分别为 769 亿元、1310 亿元和 1103 亿元,收入份额分别为 23%、32% 和 31%。看似近两年的海外收入份额未呈现显著增长,但是海外仍有较大机会。2024 年中,宁德时代就发布总裁办一号文,称海外仍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2014 年,宁德时代在德国设立了第一家海外子公司 Com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GmbH(CATG),向出海迈出重要一步。4 年后宁德时代在 A 股上市,之后它就立即在德国图林跟州埃尔福特市建设了第一个海外工厂。投产后,该厂产能逐渐爬坡,正从 14GWh 上升至 24GWh。

德国图林根工厂 图源:官方公众号

2021 年,宁德时代又和匈牙利达成合作,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建设电池工厂。本次投资金额大约不超过 74 亿欧元,年产能 100GWh,会成为欧洲产能最大的电池工厂之一。

匈牙利地处欧洲中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并且集聚一批奔驰、奥迪等整车企业。同时,该国造车历史悠久,自 1900 年代就开始造车,产业配套良好,电池原材料、隔膜及其它辅助材料可在周边地区采购。

曾毓群就对此表态:" 德布勒森工厂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响应欧洲客户的需求,从而加速欧洲电动化转型,宁德时代的此次投资是公司完善全球战略的重要一步。"

根据公开消息,港股 IPO 募集资金的近九成,也将投入匈牙利工厂的建设中。

匈牙利德布勒森工厂 图源:官方公众号

在宣布如此大额投资后,宁德时代并没有停下海外建厂的步伐。2024 年末,宁德时代宣布和欧洲最大车企之一 Stellantis 在西班牙合资建立工厂,主要向 Stellantis 供应动力电池,年产能可达 50GWh。该项目的总投资额超 40 亿欧元。

相比于在欧洲进行重资产投入建厂的出海模式,出于避开美国通胀消减法案限制及地缘政治风险,宁德时代向美国出海,采用的是技术授权的轻资产模式。它分别向福特汽车和通用汽车等美国车企提供电池技术授权,由上述车企全资持有工厂并负责运营。

除上述提到的工厂,宁德时代还在印度尼西亚、泰国建立了电池工厂、镍矿厂、组装厂等。根据公开信息统计计算,宁德时代仅投资设立德国、匈牙利和西班牙三地的工厂,总投资额就超 100 亿美元。

花重金建厂之外,宁德时代近三年的研发支出均超过 180 亿元,着重研发钠离子电池、凝聚态电池、储能电池等,这些先进的电池技术正是公司获得海外大客户合作的筹码。虽然钠离子电池还未在海外推广,凝聚态电池还处研发中,但是储能电池在海外市场的表现越来越好,已成为世界头部的储能电池供应商。

即使在海外投资建厂和研发开支均为 " 大手笔 ",公司的现金储备充足,目前现金资产已超过 3000 亿元,这为公司大手笔投资提供了底气。

三、欧洲是出海重点

宁德时代的全球新能源车电池市占率第一,超过第二名 LG 新能源 20 个百分点。但是,除中国以外的海外市场,两家公司的市占率十分接近,两家公司的市占率差距约 2%。可以说,LG 新能源是宁德时代在海外的最大对手。

在锂电池领域,LG 的起步也很早。早在 1999 年,LG 旗下子公司 LG 化学就生产出韩国首个锂电池,而后 LG 新能源从 LG 化学中独立出来,之后又在韩国交易所上市。2016 年,LG 新能源在波兰弗罗茨瓦夫建立电池工厂,随着工厂的产能提升,它目前仍是 LG 新能源服务欧洲整车厂商的最主要的工厂。

LG 新能源在北美布局得更多。它分别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和密歇根州建有工厂,还在加拿大建设工厂,专门服务北美的整车制造商。

有了扎根当地的本土化供应链,LG 新能源就和欧美的整车厂客户建立了深厚的联系。近一年,它宣布了不少国际整车厂的大单。比如,它宣布将从 2026 年起从波兰工厂为福特在欧洲国家生产的电动汽车生产总计 109GWh 的电池。

和 LG 新能源相比,宁德时代的出海算是一位后来者。由于规避地缘政治风险、美国政策限制及 LG 新能源在北美深度布局,宁德时代决定将欧洲作为当前出海的主战场。本次将 IPO 募集资金的大部分投入匈牙利工厂建设也印证了这一点。

在欧洲,LG 新能源的芬兰工厂的产能约为 80GWh,并且服务于奥迪、大众、宝马等品牌。宁德时代的匈牙利工厂的规划产为 72GWh。这不仅在产能上和芬兰工厂不相上下,并且和 LG 新能源在客户方面也存在争夺。

除了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外,储能电池成为了宁德时代出海的第二增长曲线。公开资料显示,宁德时代是全球最大的储能电池制造商。它参与建设了美国德克萨斯州的 220MWh 储能项目。

去年,宁德时代推出了 Tener 储能系统,宣称 5 年内零降解,每 20 英尺集装箱容量 6.25MWh,受到国际市场广泛关注。

目前,它已参与美国、德国、韩国等国的大型储能项目。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editor@cyzone.cn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