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中国网财经 16小时前

恒坤新材 IPO 新进展:是否具有自主创新和持续研发能力遭质疑

中国网财经 5 月 20 日讯 上交所官网最新消息显示,厦门恒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简称 " 恒坤新材 " ) 对首轮审核问询函进行回复。

资料显示,恒坤新材主要从事光刻材料和前驱体材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此次科创板 IPO,恒坤新材计划募集资金 12 亿元,分别投向集成电路前驱体二期、SiARC 开发与产业化和集成电路用先进材料项目。

在问询函中,恒坤新材被要求说明是否完整掌握自产产品的关键核心技术,在主要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具体体现,产品性能实现或技术壁垒形成是否主要依赖进口原材料或设备,是否与国内竞争对手模式一致。

恒坤新材回复称,主要原材料方面,自产光刻材料原料包括树脂、光敏剂、溶剂、添加剂等,截至报告期末,除 BARC 树脂、ArF 光刻胶树脂已实现自产,其他树脂与光敏剂主要系通过进口获得。自产前驱体材料主要原材料以纯度较低的 TEOS 为主,均系通过进口采购。

生产设备方面,恒坤新材自产光刻材料的生产设备早期以进口为主。随着国产设备供应商工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已逐步切换至国产供应商进行采购;自产前驱体材料生产设备以进口为主。

生产工艺方面,恒坤新材光刻材料生产工艺均系自主研发形成;前驱体材料 TEOS 生产工艺系由 Soulbrain 技术授权形成。

生产配方方面,报告期内,恒坤新材光刻材料生产配方均系通过自主研发形成。截至报告期末,恒坤新材已完成超过 90 款光刻材料配方,多款光刻材料实现销售或通过客户验证,进一步印证公司的配方开发能力。

上交所还追问恒坤新材,公司光刻胶产品在产品种类和开发进度上是否落后于国内竞争对手;ArF、SiARC、Top Coating 等产品的开发验证进度及预计量产时间,是否存在产品研发失败或客户拓展不利风险。

对此,恒坤新材回复称,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一方面在自产光刻材料已取得年度接近 3 亿元的销售规模,另一方面在现阶段国产晶圆厂最尖端工艺制程所需的 ArF 浸没式光刻胶已通过客户验证并小批量供货,且 KrF 光刻胶年度销售规模已突破 1000 万元,并成功定制开发符合境内晶圆厂需求的 -Line 光刻胶。因此,公司光刻胶产品的产品种类和开发进度处于境内同行业竞争对手前列。ArF 光刻胶、SiARC 以及 Top Coating 在国产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发行人正积极推进客户送样验证,部分产品已小批量供货,研发失败或客户拓展不利风险整体可控。

在问询函中,上交所还追问恒坤新材产品迭代或新产品开发是否仍需引进外来技术,并要求其结合外来技术专利的具体内容、先进程度、发行人消化吸收情况,进一步说公司生产经营是否依赖外来技术专利,是否具有自主创新和持续研发能力。

根据招股书,易荣坤直接持有恒坤新材 19.52% 股权,通过厦门神剑、晟临芯、兆莅恒间接控制 5.94% 股权,并与肖楠、杨波、张蕾、王廷通签订《一致行动协议书》,合计控制公司 35.65% 股份表决权;易荣坤作为有限合伙人持有员工持股平台晟临坤 3.31% 份额;陈江福为易荣坤配偶之弟,是公司创始股东,目前持有恒坤新材 1.15% 股权,报告期初至今未在公司任职,亦不参与公司经营决策;报告期初陈江福及其配偶曾为发行人提供担保,发行人剥离子公司苏州恒坤目前由陈江福实际控制;公司 2020 年中报显示,陈江福担任公司副总经理。

上交所要求请恒坤新材说明未将陈江福认定为实控人一致行动人的原因及依据,晟临坤是否受易荣坤控制或与其保持一致行动,同时结合一致行动协议内容、发行人股权结构分散、实控人直接持股比例较低且上市后会被进一步稀释的情形,说明如何保持控制权的稳定性及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