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想象,在 2025 年,还有一门生意可以这么赚钱。
前一阵,卡游发布年报,2024 年营收突破 100 亿元,净利润 44.66 亿元(经调整)。
家里有小孩的,可能对这家公司更熟悉。
它的核心业务是:集换式卡牌。这是一种自带热门 IP 的卡片,比如奥特卖、小马宝莉等。用户买去后,可以用来收藏,可以用于玩对战等。
这份亮眼的财报发布后,超预期的净利润,引起业内关注。但硬币的另一面,实际隐藏着另一个危机来临。
卡游的热门 IP 都是租赁而来,而在 2025-2027 年,38 份 IP 协议到期——这些 IP 的营收贡献率,超过 70%。
这意味着,一旦续约失败,可能造成数十亿元的收入流失。那么,这个年赚 44 亿元的赚钱机器,还能持续运转吗?
01
卡游的商业模式,非常依赖 IP,比如奥特曼、小马宝莉、蛋仔派对、斗罗大陆动画。2024 年,前五大 IP 收入占比约 86.1%。
2024 年之前,奥特曼是最重要 IP。2018 年 -2024 年,基于 50 多个奥特英雄角色,卡游推出 320 个集换式卡牌系列及 42 个文具系列。
2024 年之后,小马宝莉的权重上升。业内人士推测,该系列卡牌可能创造了数十亿元营收,反超奥特曼。
但一个关键事实是:这些 IP 多数是非独家。2022-2024 年,非独家 IP 产品收入分别为 39.64 亿元、21.93 亿元和 88.56 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 96.0%、82.3% 和 88.0%。
这也给卡游可持续盈利,带去了根基性隐患。这意味着:你可以拿到授权,那么竞品也可以。
卡游的竞品—— " 集卡社 ""Hitcard",确实也在这么做,拿到相同 IP 授权(如奥特曼、火影忍者),直接分流卡游的市场份额。
这种竞争,也给 IP 带来谈判溢价,间接抬升了 IP 授权成本。2021-2024 年间,卡游的授权费激增,成本压力剧增。
2021 年其授权费为 1.66 亿元,到 2024 年已暴涨至 7.68 亿元,短短三年增长了 400% 。这一费用占营收的比例,也从 2021 年的 7.2% 攀升至 2024 年的 7.6%。
02
怎么办?打造自有 IP,是一种出路。然而,好的 IP 都是稀缺的,是大浪淘沙中的精品,这注定了打造 IP 的高失败率。
卡游也曾打造自有 IP。2023 年 4 月,卡游推出首款原创 IP 产品——卡游三国。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其累计商品交易总额约为 2.94 亿元。与卡游 2024 年超百亿元的总营收相比,收入贡献率不明显。
因此,卡游 " 租别人 IP" 的模式没有改变。目前,其授权 IP 69 个,自有 IP 仅有 1 个,即 " 卡游三国 "。
当然,走自研 IP 道路,总比租 IP 的路子强;前者的竞争壁垒更高。毕竟,在科技创新的今天,研发壁垒比品牌壁垒、渠道壁垒更稀缺。
此前,卡游是典型的轻资产模式,重运营 + 销售能力。2024 年,其收入虽超 100 亿元,但研发费用仅有 1.2%。
而更多的资金,铺在了销售渠道上。为了更好地销售商品,卡游构建起一个庞大体系,包含 217 个经销商及 351 个卡游中心。
得 IP 者,得天下。卡游的商业模式,已经比较成功,只是需要补上软肋。
" 租赁 IP" 模式背后,可能引发的局面很多。比如竞品蜂拥杀入,造成同类产品供过于求,挤压卡游的市场;此外,IP 拥有者乐见其成,手里谈判筹码增加,抬高 IP 授权费,进一步挤压卡游的利润。
短期来看,未来 2 年 38 份 IP 协议到期,并不意味着无法续约,但大概率会面临 " 两头夹 " 的局面:被竞品挤压市场,被 IP 所有者挤压利润。
只要卡游能拿捏住消费者,总体上就能拿捏住 IP。只是随着时间拉长,卡游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
中期来看,自研 IP 是必然出路,尽管失败率高,但好的东西唯二的缺点就是 " 少 + 贵 "。这意味着卡游可能烧掉很多冤枉钱,甚至可能成绩微弱(如卡游三国),进一步摊薄卡游现在的净利润,但这才是可持续的常态。
这更进一步说明了:2024 年卡游的业绩,只是非常态下的暴利,不一定可持续;卡牌生意的基业长青,还是需要补足 IP 自研能力。运营能力是短期壁垒,研发能力才是长期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