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理想汽车 CEO 李想发微博表示,中国坚持多挡 PHEV 的车企,会在未来一两年内都转换成增程技术,这个判断将在 2025 年验证。李想还特地提到,他认为吉利和长城都会转向增程路线。
然而,一年多时间过去,事情的发展却与李想预测结果相差甚远。日前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表示,「长城汽车打死不做增程」这句话虽然不是他说的,但他确实不支持做增程,长城没有规划增程技术,未来也不可能做增程。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4 年国内混合动力车型已达 725.2 万辆,同比增长 66%,逼近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型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增程式电动汽车(REEV)、油电混合动力汽车(HEV)的份额分别为 71%、16%、13%。
显而易见,国内混动汽车市场已经形成了 PHEV 领头、REEV 跟进、HEV 式微的局面。李想盛赞的增程式技术,市场份额依然远逊于插混技术。多挡 PHEV 的市场份额虽无具体数据,但长城、吉利、奇瑞皆有多挡 PHEV 车型在售。
纵观国内车企,比亚迪的 DM-i、DM-p,吉利的雷神 EM-P 超级电混、长城的 Hi4、奇瑞的鲲鹏超级性能电混 C-DM 等,都属于插混方案,问界、理想、零跑等造车新势力所采用的混动技术,均属于增程方案。
这种情况很容易给我们一种错觉,技术底蕴雄厚的老牌车企,选择了插混方案,技术底蕴薄弱的造车新势力,选择了增程方案,所以增程不如插混。
相较于可发动机直驱的插混,增程技术结构更加简单,内部减少了直驱结构,保养、维修成本有所下降,也不用优化不同工况下内燃机的工作状态,全心提升热效率即可。同时,因结构较少,搭载增程技术的车型可以节省出空间用于配置更大的电池,提升纯电续航里程、降低日常出行的成本。
问题是,高速状态下,增程动力车型因内燃机发电再通过电机驱动汽车,中间多了一道步骤,能量损耗更高,导致增程式动力汽车高速路段油耗反而可能超过燃油车。
这个时候,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优势就体现了出来,低速状态下内燃机高效率发电,能耗可持平增程式动力汽车,高速状态下发动机直驱,少了一道转化过程,能效也更高。魏建军表示,长城汽车对于燃油效率有很高要求,因而更支持串混联模式,哪怕只能提高 1% 的热效率、节省零点几升油。
插混技术付出的代价则是因结构更复杂,保养、维修成本相对较高,且电池容量一般小于增程式动力汽车,平顺性也不如增程式动力汽车。插混和增程技术互有优劣性,即便是依靠 DM-i、DM-p 撑起插混市场半边天的比亚迪,百万级豪车仰望 U8 却选择了增程方案,可见结构简单并不意味着增程技术落后。
结构简单不等于技术落后,对于急需实现盈利的造车新势力而言,本就需要严格控制包括研发经费在内的各种成本,增程技术自然最适合他们的混动方案。也正因如此,理想并未直接开炮插混技术,而是将矛头对准了插混技术中的分支——多挡 PHEV,给予了新能源汽车行业领导者比亚迪足够的尊重。
吉利、长城两家车企,是多挡 PHEV 的坚定拥护者,成了李想炮轰的主要对象。只是时至近日,长城、吉利等车企,依然不愿意放弃多挡 PHEV。
面对李想贬低多挡 PHEV 的言论,长城汽车魏品牌总经理兼 TANK 品牌总经理刘艳钊表示,从技术角度讲,增程串联系统只是混联 DHT(混合动力变速器)三大模式之一,相比内燃机发电再驱动的转化效率,显然直驱效率更高。
以比亚迪 DM-i 技术为代表的单挡 PHEV,通常在速度达到 70 公里 / 小时左右的状态下,才会由发动机直驱。馈电状态下加速,或高速状态下持续加速,单挡 PHEV 受限于发动机单挡齿比限制和本身性能,以及电池电量过低造成电机功率输出不足,可能出现车辆速度提不上去、油耗暴增,甚至失速的情况。
多挡 PHEV 可通过结构更复杂的变速箱,实现二挡或三挡切换,从而在更宽泛的速度区间直驱汽车,动力输出更加灵活。该技术能够根据车速调整齿比和输出功率,低速 + 馈电状态下加速,也能通过发动机直驱快速提速,高速状态下多挡齿比调节也能更高效地驱动车辆。
当然,任何提升都是有代价的。单挡 PHEV 比增程技术复杂,故障率、维护和保养成本较高,多挡 PHEV 比单挡 PHEV 复杂,故障、维修成本自然更高,且因需要换挡,多挡 PHEV 的平顺性相较单挡 PHEV 又差一些。
曾经坚持多挡 PHEV 技术的吉利,旗下的银河 L7、银河星舰 7 等混动车型,已陆续换成了单挡混动系统 EM-i。不过吉利并未放弃多挡 PHEV 技术,例如领克 07 EM-P,依然搭载三挡 DHT 系统。
奇瑞同样选择了单挡和多挡 PHEV 并行的路线,旗下的鲲鹏超性能电混 C-DM 便分为「无级超级电混 DHT」和「三挡超级电混 DHT」。在吉利的产品规划中,单挡 PHEV 技术适合追求经济性的中低端车型,多挡 PHEV 更适合追求全能与性能的高端车型。
到今天,长城是主流车企中唯一没有混动车型走增程或单挡 PHEV 路线,坚持多挡 PHEV 路线的车企,推出的 Hi4、Hi4-T、柠檬 DHT 等技术,均基于二挡 DHT。
长城对于多挡 PHEV 的坚持可能与发展历史有关,长城汽车以 SUV 车型出名,曾连续 9 年位列国内 SUV 销量冠军,而 SUV 车主对于动力、能耗等因素都极为重视。长期在 SUV 市场的打拼,让长城更注重动力和高速状态下的油耗,技术底蕴也更加雄厚。
更全面的多挡 PHEV 虽存在故障率高、换挡时有顿挫感、低速模式下经济性逊色单挡 PHEV 等劣势,但更「全面」的特性,令其永不过时。长城坚持多挡 PHEV,一方面基于对市场的认知和对性能、高速能效的追求,另一方面则来自对于自身技术积累的判断。
增程、单挡 PHEV、多挡 PHEV 等不同混合动力方案的选择,主要看车企自身的技术储备和产品规划。传统车企技术底蕴雄厚,发动机和变速箱领域拥有足够的技术积累,近几年比亚迪、奇瑞、吉利等车企更是连续在发动机热效率方面取得突破,有足够的实力开发使用场景更广泛的插混方案。
长城曾是自主品牌的领头羊,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崛起前,引领行业抵挡住了合资车的冲击。长城认为二挡 DHT 系统能够满足用户在更多场景下的需求,因而始终坚持多挡 PHEV。
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哪种动力车型要根据使用场景、预算进行判断。增程式动力汽车通常搭载大电池,适合城市出行为主的消费者,若日常上下班距离不是太远,一周仅需充电一次。单挡 PHEV 较为均衡,适合车辆基本不会处于馈电状态的消费者。多挡 PHEV 城市出行能耗略高,高速出行能效相对较好,适合追求动力、全面。
开头提到过的 HEV 车型,因无法充电,不能上绿牌,享受不到绿牌特权和低成本的充电出行,已不适合今天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许多机构在统计新能源汽车销量时,已不会将 HEV 车型纳入统计范围,未来 HEV 国内销量大概率会持续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