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北京商报 16小时前

基金经理薪酬将与投资者回报强挂钩

事关公募基金的重磅改革方案靴子落地!5 月 7 日,《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出炉,具体来看,《方案》涉及建立健全基金公司收入报酬与投资者回报绑定机制,强化长周期考核与激励约束机制等多个重点举措。同时,还对基金经理设置 " 奖惩机制 ",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超过 10 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要求其绩效薪酬应明显下降。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近三年共有 2834 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份额分开计算,下同)净值增长率跑输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超过 10 个百分点,占比超五成,其中,更有 53 只基金跑输超 50 个百分点。

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

5 月 7 日,公募基金改革方案出炉。《方案》共提出 25 条举措,除总体要求外,还包括优化基金运营模式,建立健全基金公司收入报酬与投资者回报绑定机制;完善行业考核评价制度,全面强化长周期考核与激励约束机制;大力提升公募基金权益投资规模与占比,促进行业功能发挥等六大内容。

事实上,在 2025 年 1 月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透露,中国证监会深入检视剖析公募基金行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已形成初步改革方案。时隔近 4 个月,《方案》正式落地。

具体来看,在建立健全基金公司收入报酬与投资者回报绑定机制中,《方案》提到,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其中,对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大力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对符合一定持有期要求的投资者,根据其持有期间产品业绩表现确定具体适用管理费率水平。在未来一年内,引导管理规模居前的行业头部机构发行此类基金数量不低于其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的 60%;试行一年后,及时开展评估,并予以优化完善,逐步全面推开。

此前,公募行业已有部分产品采用了浮动费率模式。回顾 2023 年四季度,公募费率改革后首批浮动费率基金面世,首批共 20 只浮动费率基金(份额合并计算,下同)成立。Wind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场已有 131 只产品采用浮动费率基金模式。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表示,公募基金特别是主动管理型权益基金的管理费率,将根据基金在持有期内的业绩相对表现进行分档收取,行业头部机构率先推进,这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更具性价比的选择。

百嘉基金也指出,《方案》将为未来公募基金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明确的指引和坚实的保障。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是公募基金一项重大的改革,公司将时刻关注此项改革的落地具体措施,在头部机构试行结束后,适时推动新发权益基金产品采用浮动费率机制。

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评价称,《方案》从制度上突破了此前公募基金以规模为标准的管理费收入模式,转向了与投资者收益挂钩的绩效考核模式,这是一个革命性改变。

要求对绩差基金经理下调薪酬

《方案》中,业绩比较基准成为高频关键词。中国证监会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制定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监管指引,对基金公司选用业绩比较基准的行为实施严格监管,切实发挥其确定产品定位、明晰投资策略、表征投资风格、衡量产品业绩、约束投资行为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还就产品业绩对比业绩比较基准的情况设置了明确的 " 奖惩指标 "。例如,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超过 10 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要求其绩效薪酬应当明显下降;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显著超过业绩比较基准的基金经理,可以合理适度提高其绩效薪酬。此外,在支持中长期资金入市背景下,《方案》同时强调对于公募的长周期考核。具体来看,三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 80%。

从最新披露的 2025 年一季报数据看,据 Wind 统计,截至一季度末,全市场数据可取得的 5605 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份额分开计算,下同)中,近三年业绩方面,共有 2834 只产品净值增长率跑输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超过 10 个百分点,占比 50.56%。其中,53 只产品跑输幅度超过 50 个百分点。

例如,截至一季度末,金鹰多元策略混合 A、天治新消费混合近三年的业绩均跑输业绩比较基准超 60 个百分点,净值增长率分别跑输基准增长率 71.14 个百分点和 61.45 个百分点。此外,知名基金经理施成管理的国投瑞银先进制造混合、国投瑞银产业趋势混合 A/ C,百亿基金经理郑澄然管理的广发兴诚混合 A/C、广发诚享混合 A/C 均跑输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超 50 个百分点。

李湛认为,在考核体系方面,《方案》明确提出以三年以上的长期收益为核心,对基金公司高管和基金经理实施 " 长周期 " 激励约束,杜绝短期行为诱导的业绩波动。这一机制不仅提高了基金产品的稳定性,也有助于引导长期资金合理入市,服务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王红英也表示,在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下,基金经理会更关注自身投研能力和基金净值提升。对于三年以上跑输业绩比较基准的基金经理,其薪酬可能有所下滑,进而可能被市场淘汰。

对基金经理具有较大威慑力

在吴清看来,此次改革突出强化公募基金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将优化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业绩差的必须少收管理费,通过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扭转基金公司 " 旱涝保收 " 的现象。同时,把业绩是否跑赢基准、投资者盈亏情况等直接关乎投资者切身利益的指标,纳入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考核体系,督促基金公司从 " 重规模 " 向 " 重回报 " 转变。

博时基金首席权益策略分析师陈显顺认为,本次改革优化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业绩差少收管理费,将业绩跑赢基准、投资者盈亏纳入考核,且三年以上考核权重不低于 80%。促使基金经理更注重长期投资收益。

陈显顺指出,从股票市场中长期角度来看,基金经理行为对于市场的波动影响减弱,有助于引导资金流向业绩优良、具备长期增长潜力的公司,提升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市场稳定性。同时,为基金设立清晰业绩比较基准,避免风格漂移,可让投资者更准确评估基金表现。在中长期,市场投资风格有望更加稳健,有利于增强投资者对公募基金的信心,吸引更多长期资金流入股市,为股票市场提供稳定资金支持,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王红英表示,《方案》落地后,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有望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投资者收益的投研层面,而非扩大规模。《方案》对于基金经理应该具有较大的威慑力," 旱涝保收 " 的 " 大锅饭 " 模式会得到根本改变。但对于绩优基金经理而言,其中正向激励制度也较明显,而投资者也能够在基金投资中收获良好收益,促成良性循环。

北京商报记者 郝彦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

新闻启迪财智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