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韩国的可爱经济持续升温,越来越多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将大量预算投入到各类可爱的商品上——从毛绒玩偶、卡通文具到可爱的家居用品,这些看似 " 不必要 " 的消费,却成为他们缓解生活压力、寻求情感慰藉的重要途径。
随着可爱经济的热潮从韩国国内延伸到境外,上海成了韩国年轻游客必去的打卡圣地。
线上开箱视频的 " 云治愈 "
根据韩国线上生活方式平台 29CM 的统计,今年第一季度文具类产品的销售额相比 2023 年同期增长了两倍。该公司一名管理人员表示,主要消费群体为年龄在 25 至 39 岁的女性。与以往为办公需求而购买不同,如今她们更倾向于挑选能够展现个人风格与审美的文具。
这种消费热情背后,是韩国年轻人面临的严峻经济现实。韩国于 4 月 27 日公布的银行业数据显示,由于经济持续低迷,今年第一季度多个主要信用卡的违约率攀升至过去十年来的最高点。韩国央行也将 2025 年经济增长率预测下调至 1.9%。
即便如此,可爱经济却逆势增长。首尔大学消费趋势分析中心研究员崔智惠(音译)解释道:" 在经济困难时期,消费者倾向于选择价格低廉但能满足情感需求的商品,以卡通形象为主题的消费热潮与这种转变密切相关。"
除了线下实体店的消费热潮,可爱经济也在韩国的社交媒体平台上广泛蔓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通过观看他人购买可爱商品后的开箱视频来获得替代性满足。例如韩国博主 ROSEHA 发布的一条关于可爱文具的开箱视频,至今已获得超过 30 万次观看。视频下的评论区聚集着同样热爱可爱文具的网友,他们纷纷表示:" 光是看着那些可爱的东西就感到很幸福。"" 我是文具控,这种视频给了我十足的心理满足。" 还有人说,这类内容就像 " 视觉上的逛街 ",在没有消费压力的前提下,也能享受购物带来的愉悦。
从上海满载 " 战利品 " 而归
这股可爱经济的热潮不仅局限于韩国国内,还延伸到了他们的出境旅行消费中。近期,越来越多的韩国年轻游客将上海列为旅游必去目的地,并掀起了一股可爱商品的购物潮。
26 岁的韩国大学生吴秀妍(音译)在上海购物的最重要一站就是名创优品。她一口气买了多款造型可爱的周边产品,并将 " 战利品 " 制作成开箱短视频发布在社交平台。" 真的太可爱了!" 她在视频中兴奋地重复着。
不仅是国际连锁品牌,带有本土特色的可爱商品也吸引着韩国游客的目光。在田子坊的小店里,大白兔奶糖和旗袍等成为韩国游客热购单品。" 他们特别喜欢买大白兔奶糖,几乎每人都带一大包回去送朋友。" 一位店员说。上海安福路的小众市集更是成为了韩国年轻人的 " 秘密花园 ",在这里,各种手工制作的可爱造型蜡烛和香氛吸引了众多韩国游客。
从线上开箱的 " 云治愈 ",到线下实地的 " 打卡 ",可爱商品所承载的,早已不仅是单纯的功能或装饰性,而是一种跨越国界的情绪语言。它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年轻人在追逐 " 美好 "" 轻松 "" 治愈 " 的生活方式中找到共鸣。
当韩国游客在上海的街头巷尾为一只玩偶驻足、为一个限定款钥匙扣开心时,也为中国本土品牌带来了新的启发。那些融合文化趣味、设计美感与情绪价值的商品,正悄然建立起与消费者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这不仅为零售市场注入了温度,也展示出中国消费场景中日益增长的文化吸引力。
在不确定的时代里,这些治愈人心的小物件,也许正是人们所需要的那一抹温暖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