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源 / 华尔街见闻
摘要:
三花智控一季报业绩出色,超出市场预期,这得益于制冷空调与汽车热管理双业务协同增长。
今年一季度,三花智控实现营业收入 76.69 亿元,同比增长 19.10%;归母净利润 9.03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39.47%;扣非净利润 8.53 亿元,同比增长 27.17%。
尽管毛利率同比下降 0.22 个百分点至 26.83%,但净利率同比提升 2.01 个百分点至 12.04%,反映成本控制能力增强和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
三花智控以热泵技术和热管理系统产品的研究与应用为核心,专注于冷热转换、温度智能控制的环境热管理解决方案开发,致力于建筑暖通、电器设备和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的专业化经营。
业务结构方面,根据 2024 年年报,三花智控主营制冷空调零部件、汽车热管理零部件,营收分别实现同比 13.09% 和 14.86% 的增幅,占总营收比分别为 59.2% 和 40.74%。此外,三花智控研发投入重点投向仿生机器人执行器和高效节能阀件。
据特斯拉和赛力斯今年一季报显示,其在中国市场 Q1 销量同比分别下滑 21.8% 和 40.1%,但小米等新势力销量增长 7.6 万辆,部分抵消了传统客户的疲软需求。
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市场仍处于高速增长期,预计 2025 年全球市场规模将突破 3000 亿元,三花智控凭借热泵技术优势和客户绑定,有望在渗透率提升中持续受益。
三花智控在墨西哥、波兰、泰国等地的工厂已实现本地化生产。据 2024 年财报显示,其于 2024 年海外收入占比达 42.77%。
以墨西哥工厂为例,三花智控生产的产品可直接供应北美市场,有效规避了高昂的关税,成本优势显著。
在储能热管理领域,三花智控推出浸没式液冷系统,适配高功率储能场景;热泵系统(新能源汽车)能效比行业平均水平高 10%-15%,已通过大众 MEB 平台认证。
值得注意的是,三花智控仍在继续布局人形机器人执行器业务,但自 2022 年以来,仍处于研发送样与产能筹备阶段,并未形成实际营收。
2024 年,三花与特斯拉 Optimus 项目的合作主要集中在关节驱动系统的技术验证,尚未进入大规模量产。
据东吴证券预测,2025 年该业务可能贡献约 5000 台执行器总成,对应营收约 2.5 亿元(单机价值量 5 万元),但这一规模仅占三花智控 2024 全年营收的 0.8%。
除特斯拉、比亚迪外,三花智控新增小米、华为问界等客户,2025 年 Q1 小米销量贡献占比提升至 15%,多元化客户布局降低了单一客户依赖风险。特斯拉仍为第一大客户,但收入占比从 2024 年的 35% 降至 30%。
三花智控有哪些竞争对手?
制冷空调方面,三花智控与盾安环境形成直接竞争。
三花的电子膨胀阀市占率超 55%,盾安环境约为 20%;三花毛利率约 26.8%,显著高于盾安的 22.1%。
银轮股份、松芝股份、奥特佳聚焦汽车业务,属于汽车热管理竞对:三花凭借制冷技术延伸优势,在热泵阀组、电子水泵等核心部件上占据主导地位。
比如三花的车用电子膨胀阀市占率达 58.1%,而银轮股份同类产品市占率远低于三花智控。
盈利能力方面,三花智控净利润增速(39.47%)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主要得益于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和全球化产能带来的成本优势;松芝股份虽净利润增速达 54.27%,但基数较低,且毛利率(19.3%)落后于三花智控。
目前,特斯拉是三花智控第一大客户,收入占比达 30%,其销量波动直接影响三花智控业绩;比亚迪垂直整合策略提升了其自研热管理系统渗透率,三花订单占比从 2024 年的 25% 降至 20%。
若比亚迪进一步扩大自研比例,可能挤压三花在国内市场的份额。
就中期而言,固态电池技术可能颠覆现有热管理系统架构。三花虽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发 " 相变材料 + 双向阀 " 方案,但最快也要到 2027 年前实现技术突破,否则可能面临市场份额流失风险。
三花智控凭借制冷领域的绝对龙头地位和汽车热管理的技术延伸,在 2025 年一季度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增长。
尽管面临客户波动、技术替代和供应链压力,但全球化产能布局、技术迭代能力和客户结构优化为其长期增长奠定了基础。
在与盾安环境、银轮股份等竞争对手的市场竞争中,三花智控在毛利率、技术壁垒和客户资源方面优势显著,人形机器人和储能热管理等新兴领域的布局更打开了未来增长空间。
但当前人形机器人业务尚未形成规模化营收,长期来看,三花智控有望在热管理千亿市场中持续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