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正来到音律联觉的现场之前,我想象过很多次自己将如何参与每届散场后的 "dame dane" 合唱。
这是每次演出结束后的固定节目。我看过很多历届的现场视频,镜头里的《明日方舟》玩家们扯着嗓子,大声合唱着这首或许是方舟最为著名的 " 二创 " 歌曲。但所有视频都没办法传递的,是在成千上万的和声共鸣后,在玩家记忆中伴随着魔性画面的旋律,竟然会生出一股令人感动的气势来。
而在 2025 年《明日方舟》音律联觉音乐会的首日夜场,当合唱的余音逐渐散去,它们逐渐成了我的 " 戒断反应 " ——已经是第五届了,不仅没有习惯,反倒一届劲比一届大。
二次元游戏的线下演出,由于面向的核心人群和呈现内容原因,可以说比普通的音乐演出更加复杂,需要时间和经验来沉积底蕴和 " 演出品牌价值 "。
如果没有对演出行业和自身内容的深度了解,仅仅是模仿形式跟风而作,往往会出现游戏公司把控能力外的状况:最直观的包括票务、搭建、灯光……即便这些硬性的环节没出问题,一个半乃至两个小时时长的演出里,还有更多内容上的考验。
像其他游戏的专场音乐会,倘若遇到曲目、艺人等等层面的内容承载不足,场间便需要填充大量的粉丝互动来补时长;本身演出节目缺乏设计和巧思,后续也会缺失持续的讨论、反馈和衍生社群文化,玩家买完票就像看了一场春节档电影,看完就忘了。
而音律联觉作为杰出的行业案例,通过长时间的探索和改进,塑造了很难 " 为外人道 " 的体验。在今年,鹰角不仅把音律联觉开进了能容纳一万八千人的梅赛德斯 - 奔驰文化中心,而且在五一假期的四天里连开 8 场,截止到演出开场前,已经有超过 48 万人在售票平台点过 " 想看 ",每轮开票都是秒空。
但相比这些大到让人失去概念的数字,这些演出市场上可以被量化的流量价值,唯独音律联觉的现场本身,更能回答 " 五年 " 意味着什么。
1. 台前
《Mystic Light Quest》的歌名刚出现在屏幕上,场内瞬间一片沸腾。
而在此之前的演奏,每当干员佩佩的身影在大屏上出现,就会引发一波欢呼。没等灯光再次亮起,看台上就已经响起了 " 冰!冰!" 的齐声呼喊。
虽然鹰角贴心地为《Mystic Light Quest》的歌词标注出了罗马音以便跟唱,但要说合唱声最大的部分,还是 " 掺冰冰 " 的空耳。
起初这首角色曲一发布,就因为空耳部分和 " 点开就出不去了 " 的洗脑旋律,造就了 " 赛博溜冰场 " 的热梗。去年夏活时全网的热度,也让它成为了今年音律联觉曲目预测中的 " 送分题 "。
串联起整场演唱会的小剧场叙事线,是一场塞壬唱片金曲评选的颁奖仪式。而幕间小动画引出的,是去年十月的投票活动中,由玩家票选出的五首金曲。
在获奖金曲中,只要是有歌词的,就会引发一场全场大合唱。其中,危机合约「黄铁行动」的《Operation Pyrite》演出时,我观察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景象:坐在我前排的一位观众,之前挥舞应援棒的动作虽然很雀跃,幅度却一直很小,但在这首歌的前奏响起时,他忽然就把手臂举到了半空。
或许是这首歌几乎年年出现在音律联觉上,在很多玩家的记忆中也拥有了《难忘今宵》一般的地位。歌曲前的幕间动画里,当台词提到了 " 被一段旋律一次次带回相同的夜晚 " 时,现场的观众就已经陆续喊起了 " 黄铁 "。
等到鼓点和核嗓响起,就算是铁 i 人,也很难抵挡跟唱的冲动,尤其是当副歌进行至 "Burn me to the ground!" 这一句时,现场爆发出了最整齐的合唱声,近乎嘶吼。
而另外一种沉静的情绪共振,则在《春弦》响起时达到了顶峰。这首曲目在投票中位列第六,因而它的出现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惊喜。
这首歌是在五年前的春天、新冠肆虐之时发布的。温柔但却有力的旋律,陪伴了很多玩家走过了那些孤离而又封闭的时期。
演出最后的感谢视频,鹰角网络联合创始人海猫在其中提到了很多曲目,每一首背后,几乎都有与玩家一起创造的回忆。
2. 幕后
音乐本身就是一座无形的纪念碑,刻写着那些私人却也共通的游戏记忆,而借由此与身边人产生的情绪共振,正是现场的魅力所在。
这其实是我第一次同时来到音律联觉的现场与后台。幕后探班时,工作人员告诉我:" 跟联排的时候会觉得‘好看好听’,但到了现场真的会很不一样。" 而当我追问 " 究竟是怎么不一样 " 时,她却只是笑笑,露出 " 明天你就知道了 " 的眼神。
后来,在正式演出的过程里,和到场观众共同经历过若干大声尖叫和几近落泪的时刻,我才终于理解了 " 不一样 "。
当《Operation Pyrite》演至尾声,音乐淡出部分的灯光和屏幕画面,在延续往年风格的基础上做出了视效差异,舞台的下半部分,与乐队成员一同被笼罩在红色的光线之中。沸腾的观众席,也随着画面安静下来。
看往届录播或时平时在耳机里听到这段时,我可能只会想到 " 要切歌了 " 或是 " 再来一遍 ",然而今年现场,在短短几十秒内带来了一种我从未感受过的意境:灯光与屏幕的灵活配合,在探班联排时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探班之前,我曾经设想过,在更大的场子里,会不会出现更多规格更大的舞台装置。但当联排开始后,我渐渐开始意识到,今年的视觉设计,并非是一味追寻 " 更大 " 的思路,而是通过各种细节组合,形成一种彼此呼应的震撼。
屏幕多了,却并没有带来给人一种 " 不知道眼睛该往哪看 " 的感觉。
联排时,开场章节「移星桂冠」主题的歌曲,就让我感受到了空间的引力。侧边长条状的屏幕上出现了管风琴纹样,顶端屏幕上则是玻璃彩窗,它们共同呈现出了一种奇妙的层次感,我发现自己的视线被自然地吸引到舞台中央。就在此时,一位身背翅膀的演员从空中徐徐落下,背后的大屏上恰到好处地出现了一圈光环。
到这里,我终于没能忍住," 哇 " 出了声。而在正式演出中的这一幕,现场可以说是听取 " 哇 " 声一片。
带我探班的工作人员告诉我,虽然这次我看到的是联排,但幕后工作人员仍在对演出进行最后的优化调整和完善,我发现,这种调整甚至会细致到侧边屏上的小动画,或是字幕细节。
也有一些细节,或许是从策划之初就已经埋下的小巧思。
在《时序花圃》的演出中,坐在内场的不少观众都闻到了一阵花香。不要怀疑,并非幻觉,而是鹰角的特意设计。所谓的 " 联觉 ",就这样从视觉听觉又延伸到了嗅觉。在能传递气味的手机被发明出来之前,这是独属于现场的体验。
幕后无数次对细微处的构思、推敲和完善,最终整合成了一场调动观众全部感官的演出。
就像在最后的彩蛋短片里,海猫所说的那样:" 从小心求证,到碰撞中精进,我们尝试着,让音乐成为故事拓展的另一种可能。"
例如,在 UP 主魔法 Zc 目录的探班视频里,一位工作人员这样解释了关于场馆选择的提问:" 大部分时间,不是我们要选择哪里,而是我们认为,能满足构造、结构和承重等客观条件的地方,本来就不多。在为数不多的地方里,我们可能还要根据每个地方的档期去合,跟我们档期能不能合得上……毕竟今年是音律联觉 5 周年,所以说我们还是比较努力地想把梅奔给‘拿下’。"
就这样,音律联觉一步步实现着种种创想。
2022 年的音律联觉,其实也落在了梅奔,但最终却因为不可抗力,不得不以线上全球直播的形式行。这曾经在玩家心中留下遗憾,而今年演出的场馆再次定在梅奔,对很多玩家来说,是一种完满。
他们也得以见证,这场足以称之为盛会的演出,如里程碑一般标记了音律联觉走过的五年。
3.连接过去与未来
今年的可拍摄环节的曲目,是《明日方舟》六年前发布的「喧闹法则」EP《Speed of Light》。记忆里,这首歌让我见证了 " 音角震撼 " 的出圈:当时一打开微博,就看到不玩游戏的三次元好友转发了这首歌,然后短短几天后成为了舟友。
这几年来,在 " 不想做音乐公司的游戏公司不是好游戏公司 " 这条路上,鹰角确实越走越远了。
从 ReoNa、DJ OKAWARI,再到最近发布的 EP《Heavenly Me》歌手理名、六周年印象曲《Eclipse》歌手 Aimer,在游戏音乐的制作名单中,你可以越来越频繁地看到眼熟的国际音乐人。
同样值得一提的,还有鹰角与诸多国内音乐人的合作。
在去年,很多人通过集成战略《探索者的银凇止境》中的战斗曲认识了 Taiga 乐队。这支由融合了民族元素的迷幻电子乐队,用粗粝的呼麦加强了背景设定里极地的神秘和蛮荒感。
对本土文化的敏感和使用的灵活性,可能是鹰角在音乐制作方面乃至内容创作方面都最难以复刻的特长。
使用闽南语演唱的 EP《浸春芜》,是今年人气最高的曲目之一。
在现场,我清楚地听到了身后传来的一句:" 这是我家乡的歌。" 而当初在这首歌的评论区,我也曾经看到过很多类似的感慨。
到如今,音律联觉的规模也是眼下同类演出难以超越的存在。
整个五一期间,以上海为中心,大大小小无数场音乐演出正填满国内的线下演出市场——在去年国内演出市场总收入持续增长达到了 796.29 亿元的背景下,这样的火爆景象,确实是顺应其时。
但从 2021 年的疫情中就诞生的音律联觉,却不是尾随市场的注脚,而是最早支持市场、打开市场的一部分。在游戏行业内,更是标志性的 " 打样 " 与验证。
从 2021 年的青涩到 2025 年的 " 老字号 ",音律联觉讨论的议题早就已经跳出了 " 卖不卖得出去 "" 会不会有人来看 " 的范畴,反而更像一套 " 烧钱也要做体验 " 的逻辑,属于一个游戏公司对于 " 内容现场化 " 的持续加码——舞台上一件又一件与过往零重复的大型舞台艺术装置,以及对现场内容呈现效果的极致追求,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是鹰角一直以来拓展玩家文化边界的愿景之一:能不能让更多玩家真正走出家门、参与到现场来,感受线下的共鸣。
鹰角网络联合创始人黄一峰,就曾将音律联觉作为一个典型场景,来举例说明鹰角一直以来对 " 打破游戏的边界,让游戏的文化属性从虚拟走向现实 " 的尝试。
在这种思路的运营下,玩家对音律联觉 " 一期一会 " 的期待,也已经远远不局限于演出内容本身,而是延伸到了与他人发生连接的种种瞬间。
在首场演出开始的前一天,就有很多玩家已经通过在快闪活动现场交换无料,提前进入了音律联觉的氛围。
而每年也都会有很多没能来到现场的玩家,在等到官方录播上线后,自发地组织起音律联觉观影会。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几乎每一年,都会出现对明日方舟生命力的感慨。
在今年音律联觉最后的短片里,海猫用这样一句话作结:" 新的故事仍在继续,我们对音乐的探索也从未停下脚步,只为在旋律中与你们的每一次共鸣,尽管每次我们依旧不那么完美。"
紧接着,屏幕上打出了一行字:未来,你们也愿意陪我们一起不完美下去吗?
现场的一万多名博士,立即用欢呼和掌声回答了这个问题,而对于这篇文章开头的问题,这或许也是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