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子安
(识局微信公共账号 zhijuzk)
▼
履职清单又被打回来了,算上这一次,已经是 "3.0" 了。
负责此项工作的小刘主任头疼不已,科室的小朋友已经连续加班了好几个周末,大家直呼 " 不会干了 "。
也难怪,起初只含糊地说梳理出 " 干了哪些工作 ",大家也没多想,就按照 " 三定方案 " 将工作一一列出就上交了。
" 隔壁区县每个乡镇列出了近 2000 条清单,咱们还不到 1000 条,不行,把工作进行拆分!每个乡镇不得少于 1800 条!"
小刘赶忙协调,全单位齐上阵,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清单拆分工作。
不懈努力下,小刘终于整理出 1800 多条事项。
▼
有人不解,各个乡镇整理的清单五花八门,难道以后各乡镇的职责都不一样了吗?如果职责一样,那为何不统一整理呢?
还有一点让大家十分疑惑,清单所有工作都要有文件依据。而事实上基层很多工作全凭 " 上面一张嘴 ",根本没有依据可言。
即便困难重重,也必须按时按量完成。同事们都说这是 " 形式主义 "。小刘只知道上面,还有上面的上面,以及上面的上面的上面都很急。
" 拆分过细,重新整理!" 工作群一则通知让小刘再次受伤。
据说上面看到清单后,将下级大骂一顿,直言无脑拆分就是 " 形式主义 "。
例如环境卫生治理,按区域拆分为主干道卫生清理、背街小巷卫生清理、公共区域垃圾清运等,甚至还细分到不同季节、不同天气的特殊清理工作,有一种西餐礼义吃臭豆腐的即视感。
当然,直接拿第一版也是不行的。因为有了新的要求,那就必然有了新的工作。
看着各部门报上来的五花八门的表格,小刘知道又得加班了。也是,履职清单的要求和标准不明确,大家也就不清楚怎样的拆分或整合才是符合要求的。
哪些该合并、哪些该细分,就只能不断加班尝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