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3 月 5 日讯(记者 沈述红)今年以来,受 AI 热点驱动,中国科技股迎来 " 价值重估 " 浪潮,多只重仓 AI 产业链的主动权益基金业绩亮眼,净值创下新高。在此背景下,多只绩优基金宣布限购。
其中,紧扣 "AI 硬件创新 " 主线的产品——中欧智能制造公告,自 3 月 3 日起在全渠道实施限购,申购上限为 10 万元,以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在业绩层面,截至 2 月 27 日,该产品自去年 924 行情以来的收益已有 104.36%,为名副其实的 " 翻倍基 "。
由于业绩飞升带来的海量关注,永赢先进制造智选、鹏华碳中和主题、招商优势企业、富国新兴产业等多只重仓 AI 主题的绩优基金都已主动限购,个别产品限购上限仅 500 元。
" 翻倍基 " 限购
根据公告,3 月 3 日起,中欧基金旗下聚焦 AI 硬件制造的产品——中欧智能制造在全渠道实施限购,单日单账户申购上限为 10 万元,以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优化投资者持有体验。
该产品由专注硬科技投资的邵洁掌舵。作为中欧基金科技战队的核心成员之一,电子行业分析师出身的邵洁拥有 12 年证券从业经验、5 年投资经验,擅长从技术创新、商业模式、估值弹性三维度挖掘 AI 硬件等行业优质标的。
正是凭借对 AI 硬件、高端制造的精准布局,截至 2 月 27 日,中欧智能制造自去年 924 行情以来的收益已有 104.36%,是当下名副其实的 " 翻倍基 "。其近一年也斩获 86.27% 的收益,业绩排名位列同类前 1%。
从持仓结构看,中欧智能制造紧扣 "AI 硬件创新 " 主线,覆盖半导体、智能驾驶、AI 算力升级等领域,持续挖掘技术创新驱动的超额收益,其重仓股恒玄科技、中芯国际、翱捷科技 -U 等股近来均有不俗表现。
对于 2025 年的投资策略,邵洁表示,将会挖掘具有确定性的 AI 硬件行业,关注业绩趋势反转的生命科学行业,寻找 AI 应用最先落地的商业模式、估值合理位置,同时更关注技术创新趋势的变化。
重仓 AI 基金频频限购
2025 年开年,国产 AI 大模型 DeepSeek 引爆全球资本市场,科技板块成为市场资金追捧的热点。Wind 数据显示,截至 2 月 27 日,万得人形机器人指数年内累计上涨 38.9%,万得人工智能指数累计上涨 27.4%。在此期间,重仓科技成长板块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净值也 " 水涨船高 "。
例如,张璐管理的永赢先进制造智选年内收益达 59.81%,924 行情以来回报更是有 195.06%;闫思倩管理的鹏华碳中和主题年内收益达 65.58%,924 行情以来回报为 185.42%。中航趋势领航、华富科技动能、平安先进制造主题、泰信鑫选 924 行情以来收益分别为 141.7%、134.68%、128.27%、123.86%。
同期,泰信中小盘精选、银华数字经济、建信电子行业、同泰开泰、浦银安盛高端装备、信澳领先增长、科创中欧等产品收益都已翻番。
这些产品中也已有不少产品启动限购。
其中,主动权益基金中的 " 大赢家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决定自 2 月 13 日起暂停永赢先进制造大额申购,2025 年 2 月 12 日 15 点后,产品单人、单日申购金额上限为 100 万元。
对于限制大额申购,张璐解释,这一方面是保护现有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另外一方面,也是希望大家能够适当分散投资,从更理性、更长期的角度做好资产配置,不要把资金全部押注到单一赛道。
闫思倩执掌的鹏华碳中和主题也在近日宣布,为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该产品自 2 月 24 日起,将个人投资者单日单个基金账户累计的申购、转换转入、定期定额投资金额限额设置为人民币 100 万元。
另一只重仓 AI 的 " 翻倍基 " ——中航趋势领航早在去年 12 月 2 日起,便限购 50 万元;翟相栋执掌的招商优势企业近来也数次收紧申购额度。去年 12 月 10 日,该产品宣布单日申购、转换转入、定期定额投资上限为 500 万元;去年 12 月 25 日,招商优势企业收紧申购额度,上限设置为 5000 元;到了今年 1 月 15 日,这一产品再度将申购上限收缩至 500 元。
2 月 19 日,专注于专注于人工智能和半导体行业投资的富国创新企业公告,为了保证基金的平稳运作,保护基金持有人的利益,产品自次日起限购 500 万元。
在诸多近期表现颇好且重仓 AI 板块的主动权益基金中,嘉实文体娱乐亦将申购上限设为 500 万元;华夏见龙精选、华夏优势精选等申购上限为 100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