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钛媒体 3小时前

4 倍溢价无对赌,宋城演艺 9.63 亿“买地”能破主业困局?

11 月 25 日,宋城演艺(300144.SZ)公告,公司拟以 9.63 亿元现金收购控股股东旗下宋城实业 100% 股权,标的资产主要为杭州之江路相关地块及房产,因增值率达 422.74% 且无业绩承诺,引发市场对高溢价合理性及小股东权益保障的担忧。

此次关联收购直指公司核心景区土地瓶颈,意在通过扩容升级破解主业增长困局。但叠加前次并购踩雷的阴影、存量项目增长乏力及 IP 老化等问题,此次并购能否兑现协同效应、扭转业绩颓势,仍需时间检验。

高溢价、无对赌收购关联方资产

根据公告,宋城演艺拟以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杭州宋城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宋城实业 ")100% 股权,转让价格为人民币 96,300 万元。

本次交易的对手方杭州宋城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宋城集团 ")为公司控股股东,因此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天眼查显示,宋城集团持有宋城演艺 27.64% 股权,持有宋城实业 100% 股权,背后实控人均为黄巧灵。

来源:天眼查

标的公司核心资产为位于杭州市之江路 148 号 -1 号的 92,431 平方米土地及 94,291.33 平方米地上建筑,均已取得产权证书。截至评估基准日,标的资产评估值为 96,342.59 万元,较账面净资产增值 77,912.13 万元,增值率高达 422.74%。

公司解释称,高增值主要源于土地取得时间较早,土地价格有较大增长,叠加区域经济发展、建材及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推高重置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交易的交易对方未提供盈利担保、补偿承诺或者回购承诺。对此,宋城演艺给出的理由,主要基于利用标的公司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扩大宋城景区经营规模,增强游客接待能力,改善宋城景区经营表现,赋能其余千古情景区运营,同时减少公司关联交易规模等等。

上述对并购协同性的阐释看似合理,结果能否奏效有待观察。

一方面,商业地产受调控影响,升值空间受限。若未来地产价值下跌或无法有效利用(如空置、改造成本高),将形成资产减值风险。而使用现金支付 9.63 亿元将直接减少公司账面货币资金。尽管截至 2025 三季度,宋城账上现金约 30 亿元,另有交易性金融资产 14.68 亿元,短期流动性尚可支撑,但大额现金支出将影响资本灵活性。

另一方面,前次跨界并购的失败阴影仍未消散。

2015 年,宋城演艺以 26 亿元、溢价 68 倍收购六间房,形成 23.7 亿元商誉,意图打造 " 线上 + 线下 " 演艺生态,但最终协同效应落空。六间房后重组为花房集团,于 2022 年港股上市仅四个月即停牌至退市,起因系其参股公司涉警方调查。

受此拖累,宋城演艺 2022 年年报被出具保留意见,并于 2024 年追溯调减净利润 5,740 万元,导致盈亏性质反转,公司因此于今年 6 月收到浙江证监局警示函并被深交所通报批评。此前,公司已于 2020 年、2023 年分别计提花房相关减值 18.78 亿元、8.61 亿元。

存量业务乏力,IP 老化问题待解

当前,宋城演艺主业亦面临增长压力。

据公开资料,作为 " 中国演艺第一股 ",宋城演艺拥有 75 个各类型剧院、175000 个座位数。公司以 " 演艺 " 为核心竞争力,成功打造了 " 宋城 " 和 " 千古情 " 等核心 IP,现场演艺占营收的近 80%。

截至 2024 年底,公司开业在营项目包括杭州宋城旅游区,三亚、丽江、九寨沟、桂林、张家界、西安、上海、广东千古情景区。

在经历了疫情低谷后,2024 年宋城演艺大幅扭亏,背后是新项目爬坡贡献主要增量。其中,佛山项目首个营业年份表现突出,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0.9 亿元;西安项目暑期开启双剧院模式,全年收入同比增长 178%,归母净利润 0.35 亿元扭亏为盈。

然而,传统存量项目整体承压,杭州、丽江、三亚、九寨、张家界项目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7 亿元、1.7 亿元、0.8 亿元、0.5 亿元、-0.3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15%、-27%、-10%、-365%,除九寨外均不及 2019 年水平。

来源:公告

今年前三季度,宋城演艺业绩再度承压,营收下滑 8.98% 至 18.33 亿元,净利润下滑 25.22% 至 7.54 亿元。公司表示,营收同比下降,主要受轻资产业务收入确认节奏及部分项目受整体消费环境、区域旅游市场变化与竞争影响所致;净利润下滑则因收入减少及成本费用阶段性增加所致。

财报显示,仅今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已达 1.4 亿元,接近 2024 年全年水平,销售费用率升至 7.65%,创七年新高。与此同时,随着存款基准利率的下调,依赖利息收入的财务收益大幅缩水。前三季度利息收入仅 0.18 亿元,远低于 2023 年全年的 0.66 亿元。

在此背景下,宋城演艺急需突破主业瓶颈。而在公司看来,土地资源的瓶颈直接制约了产品线升级与业态丰富。大量面向年轻人、亲子客群、沉浸式娱乐、新科技演艺等新内容,因缺乏用地而无法落地;游客停留时间、二次消费空间也受到限制,宋城景区在 " 深度游、长时间、高客单 " 的趋势下存在先天短板。加上近年同类产品加速扩张,宋城景区客流与营收已连续几年下滑,若不扩容升级,趋势难以扭转。

不过,如何在强化资产控制的同时守住股东回报底线,将成为宋城演艺下一阶段的关键考验。(文|公司观察,作者|马琼,编辑|曹晟源)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