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终于,谷歌也要 " 兼容 " 苹果了。
如果你是雷科技的忠实读者,那么估计已经看到过好几篇类似的文章了,毕竟在谷歌之前 OPPO、小米、vivo 等品牌都已经做过类似的宣传,甚至还一度作为主要卖点来宣传。
不过,若是你以为这又是一次类似的三方兼容,那就错了,因为谷歌这次在安卓系统里实现的是真正的 " 兼容 ",而非利用三方软件的 " 强制兼容 "。估计有人要嘀咕了:" 有区别吗?不都是兼容?" 答案是有且很大。
苹果这次要被谷歌亲自 " 强兼 " 了?
老实说,虽然此前就有消息称谷歌正在安卓系统上尝试攻破苹果的隔空传送等功能,但是一直也只是传闻而已。更何况作为手机操作系统的 " 另一极 ",而且谷歌出手撮合安卓和苹果,总有一种谷歌把自己给 " 绿 " 了的感觉。

不过,当谷歌在昨天发布的系统更新公告里,明确写着 "Pixel 10、Pixel 10 Pro、Pixel 10 Pro XL 及 Pixel 10 Fold 新增‘快速分享’功能 " 时,小雷就知道该来的总会来的。这个功能的描述并不复杂,就是以上机型可以直接发现附近开启了 airdrop 的苹果设备,不管是 iPhone、iPad 还是 MacBook。
在发现 airdrop 设备后,只需要简单的蓝牙配对后就可以像苹果设备一样,借助 Wi-Fi 网络快速传输照片、视频以及文档等内容,据称传输速度与苹果设备之间互传时几乎一样。
而且,这个互联并不需要下载第三方应用,使用起来的体验也更接近原生 airdrop,这可比国内厂商折腾的那套互联方案方便多了。因为不管是小米、OPPO 还是 vivo,实质上都是用一套 " 自研跨端互传软件 " 实现的跨生态互传,而非真正的 " 兼容 "airdrop。
喜欢折腾手机的朋友,估计都用过 Local Transmission,或者茄子快传一类的互传软件,米 OV 的 "airdrop" 其实与这类软件没有区别,只不过是做了系统级的适配,将其与系统自带的互传功能融合,这时候只要在苹果端下载支持私有协议的软件,那么就可以借助软件的中转进行文件传输。
这也是为什么在其中一家提出互传兼容的概念后,其余厂商可以在短时间内跟上,因为软件级兼容并不需要对苹果端的算法、软件进行破解,只需要让自己的互传软件上架 app store 就行了。
当然,后续的更多适配,比如 AirPods、Live Photo 等还是下了不少功夫的,不过这些适配更多是对文件格式的兼容,也没有过度涉及算法层面的破解。如果要说与谷歌破解 airdrop 最接近的功能,其实是适配 AirPods,解决了 AAC 解码器和蓝牙稳定性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 AirPods 连接安卓手机的体验。
作为对比,谷歌的 " 兼容 " 一直难产,就是因为他们选择了最难的方式:破解 airdrop 并反向兼容,实质上就是让苹果设备误以为对面是 " 自己人 ",进而开放了 airdrop 的互传权限。
因为无法解决 Apple ID 的认证问题,所以只有在 " 对所有人开放 10 分钟 " 的模式下,谷歌的破解版 airdrop 才能发现苹果设备并建立连接,不过也比其他的第三方软件适配要来得方便。
可以说是安卓生态距离苹果生态最近的一次。
不过该功能目前仅适配谷歌 Pixel 系列的最新型号,其余型号的适配还要等待后续的更新,只是从谷歌的描述来看,可以知道这个功能的破解并不依赖于新一代芯片或是特殊硬件,只需要破解算法并匹配硬件的握手协议即可。
如果说苹果对此前米 OV 的 " 软件级兼容 " 还能接受的话,谷歌的 " 系统级兼容 " 还能否让苹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不好说了。因为谷歌是有能力在整个安卓生态中推动功能普及的,一旦谷歌将破解 airdrop 的能力嵌入安卓系统,那么也意味着其他所有安卓手机都将具备相同的能力,这可就不是小小的 Pixel 用户量可以相比的。
谷歌此举可以说是真正在挑战苹果的生态优势,对于用户来说,这是第一次能在不借助第三方 App、不登录云服务的情况下,从安卓直接把照片、视频等内容发到隔壁的 iPhone 里,而传输速度、延迟、稳定性也明显优于过去那些 " 能用但不稳 " 的方式。
更重要的是,这是安卓官方第一次站在生态层级与苹果正面对齐,让安卓厂商无需再自建各家的互传联盟,这也意味着小米、OPPO、vivo 等国产品牌的互联生态有了统一的基础(不过考虑到生态维护等问题,真正的互联互通阻力其实并不在算法和系统上)。
你可以认为,谷歌真正在打算用一个统一的底层标准,将安卓与其他的生态链接在一起,这套标准并不只适用于苹果端,同样会可以被用在其他操作系统上,比如 Windows,比如鸿蒙 OS。
不过,看到这里估计就有不少人要好奇了,苹果会反制吗?毕竟苹果在生态策略上最核心的一条原则,就是尽可能把最佳体验锁在自己的设备内部,让用户因 " 生态协同体验 " 而持续留在 iPhone 体系里。

AirDrop、Handoff、iMessage 这种能力,本质上都是苹果封闭策略的支点,谷歌的做法如果被苹果视为 " 破坏封闭生态 ",苹果未来极有可能通过协议层限制、设备验证机制、传输权限校验等方式进行反向封堵,从而保证 iOS 与 Mac 体系依然是体验最佳的 " 闭环 "。
类似的情况在过去并非没有发生过,苹果其实曾多次对第三方互联方案进行限制,因此谷歌能推动这套功能走多远,现在还很难下结论,或许苹果如今又有了不一样的想法也说不定呢。
但无论苹果是否会限制,雷科技认为生态互通注定会成为智能设备发展的趋势,因为在过去十年里行业已经证明,大部分用户并没有兴趣研究各种协议和格式。他们更希望手机、平板、电脑、耳机之间可以互通有无,自己不需要为了更好地体验而被绑死在某个品牌上。
而且,类似的需求在 AI 时代其实更加突显,因为在许多 AI 生态的宣传里,跨端协同将成为体验升级的重要一环,如果谷歌能够以此为契机串联起不同的生态,那么无疑将让用户的 AI 体验得到显著提升。
比如将安卓旗舰派上的照片从安卓传到 iPhone 后,可以用 iPhone 自动生成回忆影片,或者直接远程投送到 Windows、MacBook 上进行剪辑和编辑,再或者把录音在安卓上打开但在 Mac 上自动转文字、AI 总结,以此来充分利用各个 AI 生态的各自强势能力。

而在安卓这边也是如此,如果能够让米 OV 的互联生态 " 被动 " 打通,那么是否会倒逼品牌推出更具有竞争力的周边设备呢?毕竟在基础体验都能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更具性价比的配置、更流畅的 UI 就成为在市场中胜出的关键。
不管怎么说,当安卓系统第一次以 " 原生形态 " 触及苹果生态的核心能力,两大系统之间的隔阂终于真正开始出现松动迹象,对于消费者,这意味着未来不再需要为一个封闭生态付出额外成本,而且可以得到很多额外的支持和体验。
但是对于苹果而言,这也意味着生态隔离墙第一次在系统级出现裂隙,甚至这道裂隙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迹象,苹果是否会将其重新封上,就看谷歌与苹果的博弈了。不过,至少从目前来看,苹果似乎还没有什么动作,也许一个移动生态融合的时代真的要到来了。
End
2025 第二十三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广州车展)于 11 月 21 日至 30 日隆重举行,本届车展以 " 新科技 · 新生活 " 为主题,助力世界汽车工业迈向新程!
比亚迪、鸿蒙智行(问界等)、小鹏、蔚来、岚图、深蓝等头部品牌集结,多款重磅新车首秀;宁德时代、地平线、卓驭等供应商秀肌肉,AI 汽车、智能座舱、动力电池、汽车安全等前沿黑科技集中亮相,看点拉满!
雷科技旗下「电车通」派出报道团直击现场,以 " 关注电动车,更懂智能化 " 的专业视角,带来一线独家报道,敬请关注!

记得备注想进群的手机品牌哦
跟小雷一起畅聊数码与科技
另外小雷建了很多粉丝群,欢迎扫码加入!
大家伙一块聊聊天,分享玩机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