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种安全上的错觉其实极具风险。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时,有多少人真正意识到:手中这块小小的屏幕,可能正悄悄泄露着你的个人隐私甚至单位机密?

拿 WiFi 来说,公共场合中来历不明的免费 WiFi,其实就是信息泄露的高风险地带。黑客会建立虚假热点,当用户连接后,就能直接窃取用户在上网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包括账号密码,银行卡信息等等 1。2017 年 6 月,南京市民张先生就是使用手机和电脑连接公共场所的 WiFi 后被黑客入侵,黑客窃取其网银账户,并修改其手机信息提示功能,在两天内分 69 次盗刷 6 万多元人民币。2
除了 WiFi,还有一些 " 钓鱼 App" 伪装成实用软件,通过社交平台、短信链接或第三方应用市场传播。一旦用户不慎下载安装,就可能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获取用户的通讯录、浏览记录、相册、定位信息等等。

许多智能设备默认在照片中会嵌入定位信息,若直接上传,可能会泄露用户的实时位置。并且照片中如果有身份证、快递单等,也可能会暴露住址、行踪,甚至身份信息。
更为严重的是,拍摄一些军事设施、政府办公区域的照片,极可能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触及敏感底线。魏某在某景区游玩时,拍摄到了远处的军事设施并发布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上,虽然这些照片拍摄于景区,但也极可能泄露军事秘密,最终魏某被依法处理。4
除了普通人,公务人员的泄密风险则更为严重,甚至可能直接危及国家安全。
2016 年 10 月,某市市委某部门为部署一项敏感工作,印发了涉密文件。乡政府干部洪某到市委领取文件后,因事态紧急且已是深夜,便将文件拍照上传至乡政府微信群。谁料群成员杨某随即转发至其他微信群。最终,该文件在多个微信群和微博中反复传播,造成了严重泄密事件。3
2017 年 10 月,某县司法局的刘某在单位放假期间,将保管的 4 份涉密电报拍照发至微信群征询意见,后又将电报全文上传,造成内容外泄。最终刘某本人被作出延期转正的处理,其上级也被撤销党内职务并进行行政撤职处分。3
2022 年 1 月 14 日,某市某区工作人员胡某某违规使用微信 " 图片文字识别 " 小程序,对 1 份秘密级文件进行拍照识别。虽然事后未流出,但其行为也违反保密规定,受到通报批评。3

我们在日常使用手机时,应主动关闭 WiFi 的自动连接功能,避免连接来源不明的网络;不使用陌生 WiFi 进行金融操作;在安装 App 时,也应优先选择官方应用商店,并谨慎对待通过短信或网页跳转下载的程序;更不要轻易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或附件,不扫陌生二维码,避免让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
随手分享时要注意。拍照固然使记录生活更加便利和有趣,但也放大了信息泄露风险。我们在分享照片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照片内容,有条件的可以删除照片的定位地址,打码敏感信息,避免暴露个人隐私;同时还要做到绝不拍摄涉密场所,不能因为 " 无心 " 而忽视其背后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

微信不是公务平台,手机也不是 " 保险柜 ",在平时工作中,敏感信息的传递必须遵循严密流程,绝不用手机随意拍摄,储存,转发涉密信息,任何一次 " 图方便 " 的转发,都极有可能成为泄密的源头。与此同时,各类单位也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要根据不同岗位和工作性质,制定明确的手机使用管理办法,完善涉密信息传递、存储、销毁等流程。
在日益数字化的今天,每个人都是信息社会的一环。一张图片、一段语音、一组文件,看似微不足道,却可能成为信息泄露的突破口。要防范泄密,必须从每一次操作、每一个习惯抓起。既需要个人提升数字素养,增强安全意识,也需要各单位健全保密制度,强化操作规范。唯有多方协力,才能真正筑牢信息安全防线,守护好数字时代的社会秩序。
资料来源:
1. WiFi 也能成为 " 盗贼 ",这 4 种情况一定要小心
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5114414180154720275&track_id=39B2EB1B-6673-4A83-A785-41D16D2B9004_753763215718
2. 身边的保密(一)
https://www.gjbmj.gov.cn/n1/2018/1016/c409082-30345009.html
3. 多名公职人员被处理!重要提醒:这些工作文件,不能通过微信发送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6353748858603510
4. 拍 " 风景照 " 也可能泄露敏感军事信息!国家安全部 " 点名 " 这些案例
https://m.gmw.cn/toutiao/2025-06/07/content_1304053721.htm
5.《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https://www.gjbmj.gov.cn/n1/2024/0227/c409088-40184579.html
来源 / 网观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