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消费者每吃掉 10 份奶制品中,就有一份来自白俄罗斯。不久后,在上海的街头巷尾,市民们就能亲身感受到这份源自东欧平原的香醇浓郁。这桩跨越千里的 " 美味姻缘 ",由进博会 " 搭桥 ",在上海落地结果。
昨天,白俄罗斯拥有 86 年历史的乳业巨头——科布林黄油奶酪厂与庙行镇签约,成为宝山区在本届进博会上的首单外资签约项目。预计明年上半年," 首店 " 就将与上海消费者见面,主营生产销售黄油、奶酪、冰淇淋粉及其他奶制品。谈及未来合作,科布林黄油奶酪厂经理助理奥利卡女士真诚地说:" 我最期待把白俄罗斯的幸福传递到中国来。"
2019 年,科布林黄油奶酪厂首次参加进博会,一个庞大而充满活力的中国市场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展现在这家企业面前。他们发现,中国人不仅有饮奶的习惯,更对高品质的乳制品有着日益增长的需求。
口耳相传,如今的进博会已成为白俄罗斯最重视的外贸盛会之一。今年,白俄罗斯展团阵容堪称豪华,白俄罗斯馆、白俄罗斯食品馆和白俄罗斯工业园馆密集呈现这个国家的发展风貌。仅食品馆内就汇聚了 22 家当地顶尖企业,涵盖美酒、肉类和奶制品等,而且大多由白俄罗斯企业家亲自坐镇,被誉为 " 外国人含量最高 " 的展台。
奥利卡已是第三次来进博会,每一次来,她都会挑选最新、最好的产品,诚意满满地献给中国消费者。人头攒动的进博会展台上,她身体力行地扮演着 " 幸福传递者 " 的角色,刚为一位采购商介绍完黄油的醇厚口感,转身又微笑着为新的客人递上名片。连续几天的讲解让她的嗓音略微沙哑,但谈到自家产品,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每一次握手、每一次介绍,都仿佛在说:" 看,这就是我们白俄罗斯的宝贝。"
" 我们生产的就是白俄罗斯最好吃的奶制品。" 奥利卡自信地说。科布林自身拥有 4 个现代化牧场,同时还收购来自 22 个合作牧场的优质奶源,日处理鲜奶能力高达 650 吨,旗下拥有 150 多种乳制品,产品销量占白俄罗斯的 40%,像 " 白雪公主 "" 娃娃头 " 等已成为国民品牌。
合作为何最终 " 情定 " 庙行?答案藏在区位与机遇之中。" 我们首选庙行,是因为位置很好。" 这简单的话语背后,是精准的战略考量。庙行镇优越的区位交通和完善的产业配套,为品牌落地提供了肥沃土壤。而今年早些时候,宝山区政府出访团对白俄罗斯的访问,已为这次合作埋下种子。进博会前夕,庙行镇主动出击,在获悉科布林公司将作为白俄罗斯国家馆代表参展后,迅速接洽,并向企业代表发出实地考察的邀请。当科布林的代表踏上庙行的土地,深入了解这里的投资环境与发展潜力后,很快便敲定合作。高效沟通与务实推进,最终让双方在进博会聚光灯下收获了这枚沉甸甸的签约果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