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爱范儿 15分钟前

阿里把「豆包」塞进夸克,用了半天后我发现它和 OpenAI 想一块去了

前几天阿里曝光了一个「C 计划」,说是要做一个 AI 对话助手,很多人猜测「C」取自经典游戏「吃豆人(Pac-Man)」,其寓意不言而喻——目标直指豆包

刚刚,这个答案终于揭晓了,阿里下 AI 旗舰应用夸克正式上线了对话助手,但他们没有选择再造一个「豆包」,而是反手把对话助手的能力,直接「塞」进了你已经用惯了的夸克里。

现在你可以在夸克随意切换两个模式,既可以通过 AI 搜索直达信息,也可以切换到助手模式进行深入探索和问答。

APPSO 了解到,夸克对话助手采用 Qwen 最新闭源模型,是在云栖大会上亮相的 Qwen3-Max,在大模型评测榜已超越 GPT-5 和 Claude Opus 4,跻身全球前三。

▲ 在大模型竞技场上,GPT-5 和 Claude Opus 4 在 Qwen 3 之后

作为和豆包共同跻身 A16z 全球百大 AI 应用前 20 的夸克,在加入这个新能力后体验有什么不一样,APPSO 第一时间实测带你看看。

夸克新的对话助手,和之前深度搜索在对话框的同一个位置,点击后会进入新的对话界面。虽然体验方式上有所不同,但我们实测发现,回答的质量一点没打折扣。

和深度搜索要处理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不同,现在我们把生活上的小问题,随时拿起手机,直接发给夸克。

像是食品安全一直备受关注,我想到家里的筷子很久没换,希望知道用什么样的筷子最安全、最健康。

对话助手一开始还是会像深度搜索一样,先检索大约全网 200 条资料,然后以很快的速度决定,最终参考的优质内容,来生成回答。

看来木质筷子还是最好的。因为习惯了聊天的页面,这种对话式的回答,某种程度上反而让人更容易聚焦在当前的内容。此外,在对话里,它不仅有文字回答,还在最后附上了视频的解释。

最近全国都大降温,广州也冷得不行,我问它广州过冬大概需要几斤重的被子。它贴心的给出了按材质、按不同场景以及人数等,全面的回答。并在最后的总结里面提到,单人 6 斤、双人 8-10 斤的直观建议。

时事新闻方面的知识,对话助手同样能像深度搜索一样,不只是依赖自身语料库,而是全网搜索最新资讯。

国行 iPhone Air esim 到底能安装几张卡的问题,成了在双十一这段时间,想要选购手机的朋友,最头疼的问题,网上的回答众说纷纭。

当我们直接向夸克对话助手提问,它引用了多个科技媒体的文章,包括爱范儿,清晰直接地告诉我们数量上限、国内外差异、以及使用限制的情况。

还有这段时间,金价一会儿突破了 1000 块,一会儿又一夜跌 50,到底什么时候该入手,我买的制造业、数字经济基金到底怎么样。

我们直接问对话助手,这次发现它不仅仅是搜索相关的新鲜资讯,更能利用夸克自身夸克文档的数据资源,引用其中部分走势分析报告等文档。

对比深度搜索需要花更多时间来生成内容,对话助手解决的是,我们生活中突然闪现的各种小问题,给我们准确、AI 幻觉概率低的回答。

而除了做一个值得信赖的生活、工作,方方面面的百科全书,对话助手虽然拿不到奥数金牌,但是各种学科知识上的难题也不在话下。

Google 在昨天宣布了量子计算的最新成果,并发表在《自然》上。我印象中的量子计算还停留在「一分钟看十万字」的量子阅读。于是我问夸克,什么是量子计算?

和之前的回答一样,它会引用相关的视频、以及图文来进一步阐释这些定义,视频的来源只看质量,不看平台。在我的体验中,发现有哔哩哔哩、抖音、西瓜视频等,都可以直接点击播放。

从高搜索智商的深度搜索,到现在采用 Qwen 最强闭源模型,把搜索和对话融为一体,推出对话助手。夸克这一系列变化,让我想到了 OpenAI。

最近我们看到 OpenAI 的产品策略有了明显变化,从推出 Sora app 、AI 浏览器,以及在开发者大会抛出的重磅更新—— ChatGPT 可以直接调用第三方应用,都在表明 OpenAI 想让 ChatGPT 成为 AI 时代的操作系统。

现在夸克颇有点殊途同归的味道,但走了一条更贴近中国用户的现实路径。

OpenAI 的野心是什么?就是用一个对话框,吞掉你手机上所有的 APP,成为一个超级操作系统,它甚至想成为数字世界用户的唯一入口。

夸克在做的事情,本质上是同一件事,但更务实:不是让你去适应一个全新的 AI,而是让你手里已经用惯了的 APP,突然变聪明了。

举个例子,你是个高三学生,晚上 11 点还在刷题。遇到一道物理难题,拍照上传到夸克,它不仅给你答案,还能用对话的方式一步步讲解思路。讲完了你还想拓展一下这个知识点?不用切 APP,直接在对话框里继续问。甚至你还能让它帮你整理成笔记,存到夸克网盘里。从遇到问题到解决问题,全程不出这个 APP。

这就是夸克想做的:过去是你在用工具,现在是工具主动帮你把事办了。

阿里没有选择再做一个独立的「豆包」,而是把对话能力直接「塞」进了夸克。这意味着什么?

当你已经习惯在夸克里搜索、看文档、存资料时,突然发现它还能像豆包一样陪你聊天、写东西,用的还是不比 GPT-5 差的模型,你似乎也不需要再为用去下载一个新 APP?

其实回顾今年夸克的一系列更新,就是逐步往这个方向在靠拢。

从升级为「AI 超级框」,整合 AI 对话、深度思考、深度搜索、深度研究,到最近的 AI 创作平台「造点」。

夸克的更新方向已经非常清晰:AI 会更聪明(推理更强、能看图说话)、场景会更垂直(专攻高考、医疗、办公这些刚需)、生态会更打通(所有功能无缝协作)。

夸克表面上看是「塞入」了一个对话助手,实际上是在悄悄重塑用户使用 AI 的体验。它不只可以是你偶尔有需求用完即走的工具,更试图成为你手机里那个最懂你、最能帮你解决问题的超级入口。

文|李超凡、张子豪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