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创业邦-原创 37分钟前

创业团队高学历成标配,超九成由硕博掌舵,2025 值得关注的硬科技创变者榜单闪亮发布

在全球科技与产业深度变革浪潮中,硬科技创新凭借高技术壁垒、强研发投入属性,已成为重塑竞争格局、引领产业跃迁、破解 " 卡脖子 " 难题的核心驱动力。

早期硬科技企业作为硬核技术突破的先锋,深耕半导体、高端装备、新能源等关键领域,以 " 从 0 到 1" 的原创性技术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筑牢根基、为构建自主可控产业链提供底层支撑,因此精准发现并支持具备核心专利与研发能力的潜在硬科技未来产业领袖,是把握科技革命机遇、共筑自主创新格局的关键举措。

创业邦持续关注创新经济及其推动者,基于早期科技创新企业对引领中国科技发展和推动时代进步的重要意义,创业邦今年继续推出 " 硬科技创变者 " 评选活动。本次评选聚焦智能制造和医疗科技两大领域,旨在挖掘具备创新潜力的早期企业,推动产业生态体系化发展与持续进阶。

本次评选用时三个月,依托早期企业的踊跃申报和投资机构的积极推荐,最终吸引超百家早期企业完成有效申报。我们对申报企业开展数据核实、研究分析及调研评审等核心环节,结合企业在技术与产品成果商业价值与潜力创始团队影响力三大评审维度的综合表现,采用 " 内部初审 + Demo China 活动现场专家评委打分终审 " 的复合评审模式。其中,通过初审的企业于 2025 年 9 月 24 日 - 25 日,在 Demo China 活动现场进行创新展示,由现场专家评委进行终审评分,最终 44 家企业入选 "2025 值得关注的硬科技创变者 " 榜单。

在 Demo China 活动现场创新展示环节,智能制造专场的巽霖科技和燕芯微,医疗科技专场的智源深澜和迪拓生物,晋级到创业邦 Demo God 终极展示环节,同时斩获最值得关注的创新之星奖项。

获奖企业画像

行业分布:25 家获奖企业分布在智能制造领域,聚焦在新能源电池、新材料、半导体和先进设备等细分赛道;19 家企业分布在医疗科技领域,聚焦在医疗器械、合成生物和创新药等细分赛道。

成立年限分布:获奖企业平均成立年限为 3 年,其中成立年限在 1 年以下的企业 2 家,这 2 家企业分布在医疗科技领域;成立年限在 1-3 年的企业有 23 家,数量占比 52%;成立年限在 3-5 年的企业有 14 家;5 年以上的企业有 5 家。

地域分布:获奖企业所在地域前三甲分别是北京、浙江和江苏,其中,10 家企业集中在北京,分别有 9 家和 8 家企业分布在浙江和江苏,紧随其后的是上海和安徽。本次获奖企业中还有 1 家新加坡医疗科技企业。凭借丰富人才资源及活跃创业环境,北上浙苏区域成为大量硬科技初创企业汇聚地。

数据来源:根据申报数据 创业邦研究中心整理

团队背景:24 家获奖企业核心团队有留学背景;超九成企业创始人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其中近七成拥有博士学位;毕业学校方面,有 6 位企业创始人毕业于清华大学、5 位毕业于复旦大学,毕业于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分别有 2 位。复合背景的人才结构是早期硬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融资情况:86% 获奖企业拥有历史融资记录,14% 获奖企业目前暂无融资经历。伴随着企业技术成熟与验证深化,未来将吸引更多早期及产业资本关注。

2025 值得关注的硬科技创变者名单

相关标签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