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雷科技 刚刚

高德震撼上线!10 亿人「走出」的扫街榜,牛在哪?

打开社交媒体或者内容平台,总能看到「必吃榜」「网红榜」,可真到亲自走一趟,体验往往大打折扣。甚至有人总结出一条反直觉的经验——餐厅评分越高,越要警惕它可能只是营销的产物。好评可以刷,广告可以买,今天消费者早已被眼花缭乱的排名和推荐所裹挟。

但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是一份能反映真实体验的参考坐标。

9 月 10 日,在阿里 26 周年的节点,高德地图为这个老问题给出了一个新答案——高德扫街榜。不同于传统平台的评价体系,高德扫街榜的核心在于,这是一份基于 10 亿人真实行动的数据,不是只看用户说了什么,更看用户做了什么:有没有真导航到店,有没有再去,是不是愿意为它跨区、跨城跑一趟。

图片来源:雷科技

评论可能会造假,但无数人的真实行为数据不会骗人。

而与其说高德想做一份排名,不如说它想在冰冷的数据背后,找回那份「人间烟火」。无论是藏在小巷的老馆子,还是跨城值得一去的招牌店,高德扫街榜的目标,都是让真正的好店被看到,让用户的选择回归真实。

就像阿里创始人马云所言,高科技不光要追求星辰大海,更要呵护人间烟火。今天来看,阿里选择了用一份 10 亿人用脚投票真实的榜单,打开烟火气十足的「本地生活」。

高德扫街榜上线,做最好的「当地朋友」

去一座城市旅行、出差,寻觅美食几乎每个人的必修课。不同人有不同的方式和习惯,但在大多数人的心里,最靠谱的答案往往是:问下「当地朋友」。因为只有真正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才知道哪家小店值得走上几公里,哪家馆子才是藏在巷子里的烟火气。

高德这次上线的「扫街榜」,某种意义上就是要成为所有人最好的「当地朋友」。

它的特别之处在于,不依赖真假难辨的评论和图片来评价一家店的好坏,而是基于庞大的用户真实行为数据——每天 1.7 亿人在高德上导航、搜索、打卡,他们的每一次出行的就餐选择,构成了一份比任何博主推荐都更客观的「城市美食图谱」,覆盖全国 300 多个城市的 160 万个线下服务商家,其中包含 87 万家餐厅、23 万家酒店、近 5 万个景区。

而高德扫街榜的入口就在高德地图首页,点进去后,比起充斥排名数字的传统榜单,其实更像一张表明重点推荐的「实时美食地图」,哪家炭烤肉、哪家小笼包、哪家蒸菜馆值得一试,甚至包括值得一去的景点和休闲场所都被标注得清清楚楚。还因为是高德,用户直接可以进行导航前往店铺,无需跳转 APP,没有摩擦成本。

图片来源:雷科技

更关键的是,这种直观感受上的差异,不只是简单的一个评分。比如杭州「本地人爱去」TOP 1 的一家湘菜馆(综合评分 4.9),同时也是「回头客」「专程前往」TOP 1,高德地图显示有 4.4 万人累计导航 62.8 万公里,就为了去这家店吃上一顿,并且近 180 天有 13 万名回头客。

图片来源:雷科技

点进店铺页的评分,我们还能看到 4.9 的综合评分的「事实依据」是根据用户的真实行为得分和评价得分,再针对用户信用分计算得出。

当然,实际上的计算很复杂,比如真实行为得分会综合考量导航到店、专程前往、复购率等数据,还会结合用户特征(比如导航里程、达人等级)和信用数据,最后生成得分。但普通用户不用去研究复杂的算法,关键是通过评分理解它的背后是「真实行为 + 评论 + 信用」的叠加。

这也让高德扫街榜与以往必吃榜等其他榜单,亦或是短视频等内容平台,显得完全不一样。简言之,高德扫街榜的评分并不仅仅依赖用户评价,更是引入了用户的真实行为——每一次真实发生的搜索、导航、收藏、到店等。而这种「用脚投票」的结果,足以证明高德扫街榜的评分不是被刷出来的,而是无数消费者的「线下真实」选择。

对用户来说,这种体验的变化很关键。过去,面对一个高分餐厅,你可能心里打个问号:会不会是营销刷出来的?现在,高德扫街榜直接用「真实」数据打消疑虑,甚至能了解某家店在本地人群中的热度,以及专程去的意愿。这些信息比单纯的「好吃」「推荐」更有参考价值,因为它们来自大规模真实行为,而不是少数人的主观意见。

可以说,高德扫街榜把「当地朋友」乃至「全国朋友」的口碑,用数据和 AI 的方式规模化呈现出来。而对普通用户而言,今天高德地图不仅解决了「怎么去」的问题,也给「去哪吃」提供了更丰富的可靠答案。一言以蔽之:它让真实的用户行动,成为我们发现城市美食的新坐标。

10 亿人的真实行为,用 AI 挖掘真实好店

客观来讲,虚假好评几乎是全球性的「通病」。不论是国内的平台,还是海外的 Yelp、TripAdvisor,都曾因为「刷榜」或「控评」饱受质疑。用户想找一家好店,却常常被精心设计的高分评论误导。而一份真正能参考的「坐标系」,是所有消费者的迫切需求。

8 月初,高德宣布了全面 AI 化的高德地图 2025。一个月后的今天,高德也在 AI 的加持下给出了一份刷不了的榜。

图片来源:雷科技

简单来说,高德扫街榜的新解法是把焦点从「说了什么」,转向「做了什么」。作为国民级应用,高德地图覆盖全国超 700 万个餐厅点位,每天有 1.2 亿次生活服务相关搜索,用户真实导航到店的次数达到 1300 万次。这些行为数据,加上搜索、收藏、打卡的轨迹,构成了一份前所未有的庞大数据库。

与此同时,AI 模型在其中寻找规律和辨别无效评论:多少人是真导航到店?多少人跨区跨城前往?多少人成为回头客?再结合评价内容、用户信用分得出一份真实榜单,让「刷评」变得毫无意义,也更接近真实的口碑。

类似的思路其实并非没有先例。谷歌地图就在很早推出了「繁忙时段」的设计,通过用户匿名位置数据绘制出餐厅或商铺的客流曲线,帮助人们避开高峰。但高德这次回答的是「哪家店值得去」,面对的数据规模和技术难度明显高了一个维度。

而换个角度看,高德也用 AI 和 10 亿人的真实行为数据,把美食推荐从「营销驱动」拉回到「用户驱动」。这种转变的价值,不仅仅是让人找到一家靠谱的餐厅,更是重建了一个可信赖的参考系统:在这里,数据不会说谎,分数背后有透明的事实支撑。

高德地图搭台,烟火好店唱戏

本地生活的核心,从来不是花哨的营销手段,而是烟火气里的真实体验。高德扫街榜某种程度上就是把舞台搭好,让真正值得被看见的店走到前台。

对消费者来说,这意味着更省心、更放心。不用再纠结评论是真是假,也不用在一堆广告里浪费时间,只要看榜单,就能大致判断一家店的人气、口碑和吸引力,减少踩坑的概率。对商家而言,这同样是一种解放。过去想被用户看见,往往要拼投放、拼排名,甚至被迫加入刷单的游戏。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是阿里巴巴一直以来的使命。而高德扫街榜的出现,其核心价值就是把榜单的排序权交还给「真实的脚步」,让那些靠味道、靠品质立身的小店有机会脱颖而出。用户用脚投票,商家用心经营,良性循环才有可能重建。

图片来源:雷科技

中国的消费市场足够大,但如果缺乏可信的「生活服务信用体系」,最终只会让用户疲于奔命、商家陷入内卷。高德试图用行为数据和信用体系把「真实」作为新的标准,把导航工具变成生活决策入口。

诚然,高德扫街榜不会在一夜之间改变一切,但毫无疑问向消费者、向商家提供了一种更好的「台子」,让好店能够唱出动人的「烟火戏」,证明自己。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