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央视网 29分钟前

解码广汽集团:当传统制造遇上 AI,一场静水流深的转型

当人工智能重构全球产业格局,汽车行业正从 " 软件定义汽车 " 向 "AI 重塑汽车 " 跃迁。对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广汽集团 ")这样承载着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使命的大型车企而言,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一场关乎生存发展的必答题。但如何转?路径怎样设计?技术又如何真正融入业务流程?广汽集团围绕 " 用户需求 "、" 产品价值 "、" 服务体验 " 的智能化创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具价值的参考。

传统车企的 " 智能焦虑 " 与破局选择

此前,用户需求难以被全面收集和精准把握,而新技术研发又面临数据匮乏与测试迟缓的现实困境。" 进入智能化时代,我们过去的优势,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广汽集团数字化部部长刘倩这句话,点出了许多传统车企的共同焦虑。此时的广汽集团意识到,若固守传统路径,不仅难以抓住新机遇,甚至可能被行业淘汰。

于是,一场 " 自我革命 " 开始了。广汽集团的回应,是主动跳出舒适区——把总部从广州市中心迁至番禺化龙。这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搬迁,更是一场心态与身份的重塑。在新总部,你能清晰看到这种转变:大展厅里,飞行汽车、电池材料与传统发动机并肩陈列,仿佛过去与未来正在对话;小展厅中,数字大屏实时跳动,AI 技术在研发与生产中的落地场景一目了然。这一切都在无声地诉说:变革,已经发生。

推动这场变革的,是广汽集团 " 再造新广汽 " 的决心。他们不再仅仅依赖过去的制造经验,而是选择以 AI 为新的引擎,重塑业务流程,优化组织形态。

" 三大战役 " 的行业困局与智能答案

智能化转型不能只停留在蓝图里,更要落到生产与研发的每一个具体环节。广汽集团选择将战略目标拆解为三场实实在在的 " 战役 " ——用户需求战、产品价值战、服务体验战,以 AI 为工具,精准切入行业长期存在的痛点,推动技术真正用于业务、用于现场。

过去,理解用户需求像是一场 " 大海捞针 " 的持久战。传统方式依赖人工问卷和线下访谈,信息零散、耗时漫长,往往产品定义还没完成,市场的风向已经变了。如今,广汽集团与华为合作,引入 " 多智能体系统 ",构建起一套 " 全天候需求感知系统 "。通过多个智能体的并行处理各类数据,包括市场需求收集、文献检索、数据信息分析、实验验证等等,需求分析任务的效率成倍提升,分析周期从数周缩短至数小时。同时,智能体可以协同生成整合报告,识别传统方法易忽略的潜在问题,优化设计后产品关键指标(如安全性、耐久性)显著提升。

在智能驾驶这类高技术密度的领域,广汽集团以仿真测试为突破口,搭建起 " 虚拟试验场 "。真实世界中极端驾驶场景难以复现、路采成本高昂,而通过 AI 生成虚拟场景,原本需要数月完成的测试验证,如今只需几天。一位工程师坦言:" 我们实现了从数据采集到 AI 仿真全流程闭环,整个开发效率提升超过十倍。" 仿真不是替代真实,而是为真实路试做更充分的准备,也让算法迭代变得更加敏捷可靠。

服务环节的改变,或许是最能被用户直接感知的。以往故障诊断依赖老师傅的经验,新车型来了,维修团队常常要从头学起。现在,AI 故障诊断系统整合了历史维修数据与技术案例,输入症状,系统自动生成维修方案,将平均诊断时间从数小时压缩到几分钟。这套系统不仅用于售后,还反向赋能研发与生产,形成 " 服务-研发 " 双向协同的数据闭环。AI 正在成为广汽集团全线业务的基础能力——它藏在用户看不见的地方,却真实地重塑着汽车从诞生到服务的全生命周期。

智能时代的合作困境与生态破局

一场真正可持续的智能化转型,从来不是企业的 " 独角戏 ",而是生态共奏的合鸣。广汽集团与华为的合作,早已超越传统甲乙方式的技术采购,走向了战略共谋、能力共生、组织共进的全新阶段。它们共同探索的,是一条适用于大型传统制造企业的 " 智变 " 之路——不仅换工具,更要换思维、建能力。

华为为广汽集团带来的,不只是智能化创新解决方案,还包括一整套经过实践淬炼的管理体系,从战略规划到集成研发、从营销到服务;而广汽集团则深度贡献出对汽车产业的透彻理解。正是这种 " 经验共享 + 场景共创 " 的深度融合,让 AI 没有悬浮于业务之上,而是真正沉入产线、融入流程。

在落地架构上,双方共同搭建起 " 算力、数据、算法 " 三层支撑体系。数据层面广汽集团系统打通以往沉睡的数据孤岛,同时着力培育既熟悉制造流程、又掌握 AI 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他们既是转型的践行者,也是文化的播种者,确保智能化不仅在 " 机器 " 中运转,更在 " 人 " 的身上生根。

正如华为制造与大企业军团 CEO 刘超所言:"AI 在制造领域走深向实,但其复杂性与多样性决定了转型没有通用模板,企业唯有找准适配路径才能突围。" 广汽集团的转型,没有盲目追求 " 最新最炫 ",而是紧扣自身优势,从战略规划到技术验证,再到组织适配,稳扎稳打、层层推进。这不是一场颠覆式的革命,而是一次扎根制造业本底的 " 系统升级 "。

如今,从番禺化龙的新总部,到全线打响的 " 三大战役 ";从与华为的协同创新,到内部文化的焕新重塑——广汽集团的智能化旅程仍在持续拓展。它清晰揭示出:传统制造的智能化,绝非简单替换技术,而是一场贯穿战略、技术、业务与组织的 " 能力重构 "。只要选对伙伴、找准场景、稳步推进,任何企业都能够在产业智变的浪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新增长曲线。

这场扎根用户需求、迈向开放生态的 " 智造 " 变革,正重塑广汽的未来竞争力——它源于以用户为中心的敏捷响应,成于与伙伴的协同共创。广汽与华为的实践,仍在续写中国智能制造的生动样本:它不只提供技术革新的路径,更关乎组织进化、生态重构与未来布局的整体跃迁。下一步如何落子,已然引人瞩目;这场跃迁终将走向何处,更值得持续期待。

(推广)

这种玩具正在毒害你的孩子!家里有的赶紧扔

90 后博士考公入职 1 个月,因泄露国家秘密被抓!

监 制丨李绍飞

编 辑丨单镜宇

审 校丨孟夏

来 源丨央视网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