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往年,今年的高管变动呈现四点新特征。
一是管理层调整与地方经济的联动性显著增强。中邮证券原董事长郭成林因工作变动调任贵州省副省长,这打破了证券行业高管跨界任职的传统路径。
二是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强。例如国开证券新任总裁顾仲辉,原为国家开发银行资金部副总经理,深厚的债券市场经验与国开证券优势业务高度契合;5 月 9 日履新方正证券总裁的姜志军也有所体现,不仅仅是财富管理老将,姜志军履历横跨经纪、投行、风控等多领域,还涉足期货与跨境金融业务,是综合金融领域的 " 多面手 "。
三是并购重组、股权变更正加速人事洗牌。海通证券周杰的卸任被市场解读为国泰君安与海通整合的战略调整信号,而长江证券金才玖的离任也被看作是受到股权变动的影响。未来,在 " 国信 + 万和 "" 西部 + 国融 " 等多家券商并购重组案例的推进下,更多人事变动将渐次落地。
四是此轮高管变动与券商业务转型脉络契合,尤其体现在资管业务领域。目前券商资管高管变动已覆盖 10 家机构,组织架构优化成为核心驱动因素。随着资管新规深化落地,券商纷纷加速向主动管理转型,通过管理层更迭引入具备净值化产品设计等的复合型人才。
年内已有 9 家券商董事长离任
今年以来已有 9 家券商董事长相继离任。从变动节奏来看,今年上半年几乎每月都有券商发布董事长变更公告,其中既有中信建投、海通证券这类头部券商,也涵盖粤开证券、中原证券等区域型券商。
个人因素与战略调整同样成为重要变量。华兴证券项威因个人原因离职,成为此轮变动中唯一非组织调动案例。值得注意的是,华兴证券近年来加速高管层迭代,新任董事长王力行与总经理马刚分别深耕投行与财富管理领域,二者履新被视为公司深化 " 大投行 " 与 " 大资管财富 " 双轮驱动战略的关键落子。
接任者画像透露出鲜明的行业特征:因工作变动离任的董事长,多数由内部高管暂代职权;国海证券则是个例,董事长的接任者来自控股股东广西投资集团旗下国富人寿保险董事长王海河,这位 "80 后 " 高管兼具银行、保险多业态经验,上任不仅为管理层注入年轻化活力,或也暗含区域金融资源整合的战略深意。
此外,因个人原因或未披露缘由的变动案例中,新任董事长多来自控股股东方,体现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的直接影响。
当前上市券商董事长群体中,60 岁以上占比高达 13 人,太平洋证券董事长郑亚南更是已达 71 岁高龄。这些数据为未来证券行业即将到来的新老交替埋下了伏笔。
正副总经理 / 总裁变动相较以往呈现新趋势
券商高管的密集变动也体现在正副总经理 / 总裁等职位上。据不完全统计,年内至少有 12 家券商总经理 / 总裁、11 家券商副总经理 / 总裁有所变动。无论是辞任者还是新任者,都呈现出鲜明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东莞证券早在 2024 年 6 月向市场抛出招聘高管计划,历经 8 个月层层筛选,招商证券资管原总经理杨阳凭借国内外资管机构的资深履历、公募与资管领域的实战经验脱颖而出。同时,中航证券权益投资部原总经理王炜通过市场化竞聘升任副总经理。这种 " 海选式 " 选聘不仅为企业注入创新基因,更打破了行业长期依赖内部晋升或系统内调动的用人惯性。
从上述新任总经理 / 总裁的来源来看,内部提拔与外部引进并驾齐驱。如爱建证券杨毅、华兴证券马刚、中天国富证券杨安西、方正证券姜志军均为内部提拔,有利于新任管理者战略执行的连贯性。国都证券张晖、东莞证券杨阳、金圆统一证券张煜、西藏东财基金副总经理顾勇为外部引进,为券商带来新的理念与业务经验。
相较于 2024 年,2025 年的变动呈现出更为鲜明的趋势。在监管趋严与竞争加剧背景下,券商对高管专业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升," 精准匹配 " 成为核心标尺。如今,券商更聚焦新成员的专业技能与公司业务需求的契合度,力求高管能精准补位、助力业务突破。
值得关注的是,高管队伍 " 年轻化 " 进程明显提速。爱建证券启用 "80 后 " 杨毅担任总经理,财信证券迎来两位 "80 后 " 副总裁,这些年轻血液的注入,预示着行业决策层正大步迈向年轻化。
站在 " 十四五 " 规划收官与资管公募化改革的关键转折点,券商高管变动的浪潮仍在奔涌。新老接替持续推进," 年轻化 " 趋势愈发强劲。可以预见,这些变动将不断为行业发展输送新思维、激发新动力,深度重塑证券行业的未来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