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光伏行业深陷周期低谷,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体承压。
从上游硅料价格雪崩,到中游硅片、电池片成本倒挂,再到下游组件市场饱和,全链条产品价格持续跌破成本线,产能过剩引发的资产减值危机加剧行业困境。与此同时,光伏企业专利诉讼密集爆发,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根据多家光伏企业披露的业绩统计,多家光伏企业陷入普遍性亏损。与上年度相比,2024 年,隆基绿能也由盈利转为亏损,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36.23%。
" 这成为公司上市以来最困难的一年。" 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致股东信》直言,不过其也强调," 重大危机是转型变革最好的催化剂。2024 年,我们在复盘反思的基础上,果断推出产品、成本、产能投资的深层转型。"
一方面,公司 HPBC2.0 量产线实现全线贯通,电池良率达 97%,并在全球五大市场实现规模化出货;另一方面,通过 " 精兵简政 " 优化组织架构,隆基在降本增效的同时,为新技术研发与产能扩张释放空间。
目前来看,上述调整已然颇具成效。2025 年一季度,隆基绿能实现营业收入 136.52 亿元,亏损幅度大幅收窄。随着行业周期拐点初现,依托深厚的技术积累以及超前的战略布局,隆基有望率先走出行业低谷。
全行业普遍亏损,隆基前瞻布局
早在 2023 年初,光伏行业正沉浸在政策红利与技术革新带来的繁荣浪潮中,头部企业业绩飘红,产业链扩张如火如荼。
彼时,隆基绿能抛出 " 光伏产能过剩预警 ",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引发行业内外的广泛争议。
然而,不到一年时间,市场急转直下,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战全面爆发,整个光伏行业陷入集体亏损。由此,产能过剩现象也逐渐被重视。
作为较早预言这一现象的光伏龙头,隆基自然也在及早布局,做出应对之策。
其一是收缩扩产节奏,较早应对产业变动带来的市场冲击。基于对行业的前瞻性预判,在 2023 年 9 月确定 BC 技术路线之前,已经鲜少有大规模电池扩产项目,在同业竞相上马新项目时保持战略定力。
这一决策初期饱受质疑,但随着 2024 年 TOPCon 产能大规模投产引发市场饱和,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导致部分电池企业不得不推迟或终止其 TOPCon 产能建设项目,隆基的前瞻性布局逐渐显现价值。
其提前调整产能节奏的策略,有效规避了产能过剩带来的价格冲击,为后续发展预留了战略空间。
具体来看,2024 年 10 月,隆基 HPBC 2.0 组件以 25.4% 的效率,打破海外光伏品牌长达 36 年对晶硅组件效率纪录的长期垄断,创造了光伏组件最高世界纪录。
截至 2024 年年末,公司已获得各类已授权专利数量 3342 项,其中,拥有 BC 电池组件专利数量 400 余项。
产能方面,隆基 HPBC 2.0 量产线已全线贯通,电池良率 97%,凭借超高效产品价值、领先的全球化渠道和品牌声誉,HPBC 2.0 系列组件已在中国、欧洲、中东非、亚太、拉美等市场规模化签单出货。
2024 年,公司实现 BC 产品出货量超 17GW。预计到 2025 年底,公司 HPBC 2.0 电池、组件产能将分别达到 50GW。
另有一个信号是,一些主流组件厂家从 2024 年开始陆续发布了自己的 BC 组件产品。
其三是在管理层面,隆基绿能启动 " 精兵简政 " 举措。通过优化组织架构,消除无效劳动和内耗,并以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减少生产端人力需求并以面向前端的技术创新,提升了运营效率。
2024 年,营业成本 764.40 亿元 , 同比下降 27.54%,其中管理费用 34.30 亿元,较 2023 年的 49.15 亿元,下降 30.22%。降低了经营成本,也为新技术的研发和扩产腾出了空间,使其在行业寒冬中能够更快地调整战略,适应市场变化。
BC 产能爬坡提速,有望率先企稳
在光伏行业供需失衡的严峻态势下,即便提前预判了市场风险,但光伏产业情况之惨烈仍令全行业始料未及,隆基也不例外。
钟宝申表示," 虽然管理层在 2023 年已经预判了市场的下行,但是组织惯性强大,没有及时调整资本支出和预算,直至 2024 年第二季度才开始彻底的成本转型。"
但在上述前瞻布局下,隆基已显露出企稳向好的积极信号。
从财务健康度来看,相较于多数企业 70%~80% 的负债率,隆基始终保持在 60% 以下,处于行业优秀水平。
截至 2024 年,隆基货币资金 531.57 亿元,其中,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 509.48 亿元,充分保障后续持续性研发投入、市场开拓等公司运作,以财务稳健践行最好的产品质保是 " 企业的寿命要大于产品的寿命 "。
据了解,隆基已连续多年获得 PV ModuleTech 权威认可的可融资性最高评级,财务健康指数持续行业领先。
在产品与市场端,通过精准服务重点市场与关键客户 , 2024 年隆基实现硅片出货量 108.46GW(对外销售 46.55GW),电池组件出货量 82.32GW,革新性产品泰睿硅片、HPBC 2.0 组件产品上市以来高效价值广受认可。
组件业务渠道下沉与价值推广上,隆基中国、欧洲集中式市场占有率居首;新兴市场塑造品牌、渠道优势卓有成效,中东非地区组件销量大幅增长 76%,亚太新兴重点市场巴基斯坦销量同比激增 136%。
同时,公司新业务领域不断突破," 和美乡村 " 整村开发业务模式在陕西区域跑通并复制,全年完成 20 个示范项目建设;氢能业务实现海外首个规模化项目顺利发货,欧洲市场实现订单突破。
2025 年,隆基将重点优化产能结构,集中资源开展 HPBC 2.0 先进产能替换和升级迭代,已投产电池良率达到 97% 左右。
而随着贱金属等降本方案的推进,公司 HPBC2.0 成本将显著下降。
预计到 2025 年底,公司 HPBC 2.0 电池、组件产能将达到 50GW。2025 年,隆基计划实现硅片出货量 120GW,组件出货量 80-90GW,其中 BC 组件出货占比将超过四分之一。
"BC 技术成熟比重约能达到 80% 的水平,后面还会有一些优化空间,但是大的堵点和卡点问题已经没有了,已经完全可以真正地在行业里大规模推广。" 李振国表示,2025 年是 BC 产能爬坡之年,BC 产品真正发挥作用会在 2026 年,越往后展现的效果会越强。
尽管行业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市场洗牌进程也尚未结束,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充裕的资金储备,隆基有望率先走出行业低谷。2025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136.52 亿元,亏损幅度显著收窄,这或许正是企业触底回升的重要信号。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信息披露内容以公司公告为准。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