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虎嗅APP 04-21

“被退出”的滴滴,重回巴西做外卖了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

作者|王子捷

编辑|周月明

题图|视觉中国

曾因本土巨头 iFood 的霸王条款而被迫 " 隐退 " 的滴滴,带着墨西哥市场的经验,再度亮相南美最大经济体的外卖市场。

从 2011 年开始扎根巴西的外卖平台 iFood 曾是巴西外卖市场的绝对垄断者。面对新的入局者,iFood 向巴西餐厅发出对外卖平台 " 二选一 " 的要求,最终使得滴滴的 "99 Food" 等众多外卖平台陆续退出竞争。

4 月 5 日,滴滴出行宣布以 "99 Food" 品牌重启巴西外卖业务。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复出。

根据滴滴披露的数据,其巴西业务已积累 5000 万活跃用户、70 万活跃骑手,服务覆盖 3300 多个城镇,近三年两轮出行订单量突破 10 亿单。

重启后的外卖业务将结合滴滴既有的出行网络,骑手可同时承接 " 送人、送货、送餐 " 任务。这种站内转移用户的方式,或许能够让滴滴攻下老牌餐饮外卖平台的护城河。

曾面临一超多强局面

虽然总体规模不小,但外卖在巴西算不上普及。根据第三方数据服务商欧睿国际(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2023 年巴西外卖市场的规模达到了 1390 亿雷亚尔(约 1747 亿人民币),但其外卖用户仅占人口的 30% 左右。而且,巴西中小城市的外卖渗透率不足 30%。

但巴西外卖市场的增速超出平均水平。欧睿国际数据显示,从 2019 年到 2023 年,巴西的外卖市场的年增长率约 15%-20%,而全球平均水平为 8% — 12%。

巴西有可能成为外卖平台的蓝海。事实上,巴西也的确吸引了不少玩家入场。

首先是本土巨头 iFood。它的母公司是南非投资集团 Prosus,也是腾讯最大股东 Naspers 的关联公司。根据 Sensor Tower 的数据,2024 年 iFood 占据了 80% 的市场份额。除了专注于一线城市的餐饮,iFood 的业务也拓展到超市、药店配送等非餐类订单。2022 年的巴西经济月刊显示,iFood 市价 1321 亿欧元, 有 33 万家合作单位(包括餐馆和商店),20 万名送货司机,4000 多万消费者,覆盖范围达到 1700 个城市,每月约有 7000 万份订单。

其次是主攻巴西中小城镇的 aiqfome。它的母公司是巴西零售巨头 Magazine Luiza,这一背景或许有利于 aiqfome 依托母公司的零售网络,整合配送资源。在市场定位上,aiqfome 专注于中小城镇,避开与 iFood 直接竞争。目前,aiqfome 覆盖范围包括 700 个城市,月订单超 200 万单,营业额达到 14 亿雷亚尔(约 17.36 亿人民币)。

最后是较为边缘化的 Rappi 与 Loggi。食品外卖领域的 Rappi 是哥伦比亚首家独角兽公司,曾有 2 亿美元的融资。同为独角兽的 Loggi 则是物流供应商,业务包括快递、外卖等方面。

看上巴西外卖市场的不仅是本土的餐饮与供应平台。几家互联网出行大公司,也盯上了这块蛋糕。

晚于 iFood 三年,Uber 在 2014 年把手伸向了外卖领域,2016 年 Uber 推出了外卖平台 UberEats,希望借此在巴西分一杯羹。

滴滴也看到了巴西市场。2018 年,滴滴通过收购本土出行平台 99 入场,并保留其品牌。2019 年,滴滴推出 99 Food 试水外卖市场。

不过,滴滴初入巴西外卖市场时,有不少挑战。在 " 一超多强 " 的商业格局下,滴滴的市占率曾一度仅有 5%。

此外,尽管巴西有着较高的城市化率,但在中小城市不够密集的出行网络中,外卖订单的密度算不上高。而且,配送成本占订单金额比例的 30%。

巴西的支付生态里,数字钱包不如中国普及,现金支付习惯残留。线上支付又分为分期支付(占 58% 订单)和即时支付,后者使用的是巴西央行推出的 PIX 系统。据社交媒体反馈,除了游客难以使用 PIX,似乎并非每一个拥有巴西身份的用户都可以用 PIX 来支付。

再加上,彼时巴西本土的外卖巨头 iFood 一家独大,发出了 " 有我没它 " 的江湖追杀令。2020 年,iFood 告知巴西的餐饮商家,如果商家选择把餐品放进其他平台的餐盒里,那么 iFood 的红色餐盒将对他们永远关闭。

干不过 iFood 的排他性协议,当时的 99 Food 知难而退,宣布暂停外卖业务,Uber eats 也做了策略性撤退。2023 年左右,iFood 的红色餐盒独步于外卖江湖,巴西街头实现了 " 万里江河一片红 "。

盯上下沉市场

在巴西市场,需要新的打法。

杀回巴西之前,滴滴在墨西哥布局了 7 年。

与出击巴西外卖市场的动作同步,2018 年,滴滴也在布局墨西哥的出行市场。以墨西哥州首府托卢卡(Toluca)为第一站,滴滴正式进入墨西哥网约车市场,推出 " 滴滴快车 " 服务。

2019 年,滴滴在墨西哥上线 DiDi Food,将外卖业务推广到海外市场。截至目前,滴滴在墨西哥渗透 70 余座城市,拥有 1600 万月活用户、50 万骑手,与 9 万家餐厅深度绑定。如果说 iFood 是巴西版美团,那么滴滴已经是墨西哥第一大外卖平台,市场占有率超过 50%,日均商单超 30 万,堪称墨西哥版 iFood。

在墨西哥市场,滴滴得到两条重要经验。

一是 " 农村包围城市 "。滴滴曾用此策略在墨西哥追逐 Uber。

2016 年起步的 Uber Eats 带动了 Uber 业务的快速增长,即便疫情期间也未曾疲软。据媒体报道,2020 年 Uber 的 Rides 应用程序中已经加入了关于 Eats 的板块,平台中约 40% 的司机被调用到送餐服务中,实现了送人与送餐的相互导流。

不同于 Uber 定位的高端网约车,滴滴用低价快车和摩托服务,从三四线城市向中心包抄,对 Uber 实现了弯道超车。从 2018 年 Uber 垄断 87% 的市场,到如今双方可以平分秋色。

二是出行 + 外卖 + 支付的三线并行。

滴滴的司机可以充任骑手,同时接外卖订单,这既可以提升效率,也用 " 走量 " 来降低边际成本,减少平台的配送成本。据媒体报道,通过 " 出行 + 外卖 ",滴滴在墨西哥的外卖平台 DiDi Food 的单均成本下降 15%,用户留存率提升至 68%。

出行业务和外卖业务的联动,提高了用户对滴滴的粘性。在获取更多用户数据的基础上,形成更完整的用户画像,或许便于平台优化偏好推荐。

支付方式则可以和其他业务形成交叉补贴。在滴滴,对支付业务的使用可以转化为一定的现金返还。

如今,滴滴计划将墨西哥经验 " 巴西化 "。

从一线城市的布局来看,iFood 的用户定位偏向于中高收入人群。而滴滴重点攻坚外卖渗透率不足 5% 的中小城市,并开展夜间配送、生鲜杂货等服务,试图在时间、品类上和 iFood 形成差异化竞争。

在滴滴的数年布局下,99 出行已经接近覆盖了全国城镇的 60%。考虑到巴西对于两轮出行的需求,滴滴还推出了 99Moto 服务,为城镇居民提供共享摩托。

巴西的外卖市场已经 " 苦秦久矣 "。

据媒体报道,iFood 用二选一条款逼退竞争者时,巴西酒吧和餐馆协会执行主席保罗 · 索尔穆奇曾表示,外卖平台失去制衡,成本将转嫁给餐饮企业和消费者。今年 3 月,巴西的网约配送员要求上涨最低配送费至 10 雷亚尔,每公里的配送费也得提高到 2.5 雷亚尔。

伴随着巴西骑手、商家对于 iFood 垄断的不满声音,滴滴此次入局,或许能与即将杀进巴西的美团一起,改变巴西餐饮平台的竞争生态。

# 我是虎嗅商业消费组编辑王子捷,关注出海、消费领域,行业人士交流请加微信:wxid_hjz3uhs3wddv22,请注明身份,新闻线索亦可邮件至 m15797760578@163.com。

虎嗅长期关注出海,为应对急剧变化的出海环境,特推出 " 出海潜望镜俱乐部 ",为大家提供一手出海资讯、链接头部出海平台,扫码下方图片二维码了解详情。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虎嗅APP

虎嗅APP

有视角的商业资讯与交流平台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