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ZAKER陕西 2023-06-12

【经济】黄奇帆:制造业占 GDP 比重下降过快,应引起关注

" 我们的消费互联网场景比较多,但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还有很多提升空间;互联网目前的 90% 投入在消费互联网,集中在生活消费场景,但工业互联网的场景还不够多 …… "

上周,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西安作题为 " 围绕绿色化数字化服务化集群化,推动西安经开区的产业高质量发展 " 的大会主旨演讲时,这样说。

01

探索绿色化发展,有序推进 " 双碳 "

通过碳中和技术方式走高质量发展

观察当今世界发展,一些在绿色化、数字化、服务化、集群化等方面做得比较好的经济体,往往能够在激烈的世界竞争中胜出。而一些制造业不理想的经济体,可能就会跟发达区域拉开差距。

2020 年,中国明确提出 2030 年 " 碳达峰 " 与 2060 年 " 碳中和 " 目标。近年来,对于 " 碳达峰 " 和 " 碳中和 ",相关方面多次提出要求。低碳、绿色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能源结构调整,是实现 " 双碳 " 目标的关键一环。

近年来,我们稳妥有序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同时,在一些领域发展情况不同。比如,在个别工业领域,有的碳排放占比有待改变,在一些制造业企业碳排放占比较高也有待改变。

按照规划,要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双碳目标,需要从工业源头想办法减少,改变消耗大量物资的情况。然后是节能减排,降低单位能耗,碳排放就会下降。应该说,跟欧洲的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单位能耗、能耗水平还有改进的空间。

工业资源方面,通过废物回收、循环利用,向一些发达国家学习,提高循环利用率,其实相当于一个巨大的矿山,地下挖掘和采掘会减少,可以实现大的循环利用。

此外,工业领域的一些工艺流程需要迭代更新和技术升级。比如在石油化工方面,探索大幅度利用清洁能源。各行业都在双碳目标下进行技术进步和流程优化。制造业可以从工业源头减量,节能减排,提高循环利用率。呼吁各界积极参与,进行探索和变革,促进制造业的排碳量减少。通过碳中和技术方式走高质量发展,走绿色发展之路。

02

本应需要 5G 的工业互联网发展不到位

导致一些基站使用率不高

我国较早提出数字化发展,提出 " 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 ",探索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

黄奇帆举例说,移动互联网、区块链拥有各自的性能,相当于人身上细胞。如果用人来做比较,这种数字化平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等网络体系相当于人身上的神经体系,云计算就相当于人身上的脊梁,大数据相当于人身上的五脏六腑。

数字化与工业结合就是智慧制造 4.0,与城市结合就是智慧城市,与交通物流结合就是智慧物流,与金融结合就是科技金融。

传统产业数字化赋能,就是希望通过大数据,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增加产出,在不消耗材料的情况下有产出,有 GDP、有利润,可以额外增加工业增加值,相当于增加产值,不增加投入消耗,这是一个极其伟大的工程,为了实现这个工程,就需要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把工业互联网持续提升。

目前,我们在消费互联网上发展较快,甚至有的细分领域走在了前列,但主要集中在生活服务场景。在工业互联网方面、产业互联网方面还有一些提升空间。我们提出发展工业互联网、" 中国制造 2025 "、发展信息产业等等,同时,距离真正的产业互联网还有一段距离。

在互联网领域,目前 90% 几乎都投入在消费互联网,在工业互联网方面的场景还是比较少。在消费互联网方面,随着基站全覆盖,打电话、发微信,3G、4G 已经足够使用。5G 主要是为工业互联网服务,为制造业互联网服务的。为支持 5G 建设了很多基站,理论上应该广覆盖,但目前的问题民生生活暂时不需要 5G。本应需要 5G 的工业互联网发展不到位,导致一些基站使用率不高,这就好像高速公路建设好了但车辆很少,投入产出效益不理想。目前的产业互联网是不符合发展要求的,不到位的。

对我们来说,数字化就是各个地区、一些企业在产业互联网方面下功夫,而不是集中在消费互联网。目前,一些地方,产业互联网不够发达,或者发展不到位,这些问题导致制造业发展不理想,制造业占比下降,这个趋势需要引起重视。

目前,一些互联网企业精力主要集中在消费互联网。其实可以在产业互联网方面下功夫,而不是一直在消费互联网方面做文章,与百货店抢生意,与超市抢生意。这会导致消费互联网领域产能过剩甚至出现泡沫。

03

制造业不宜过快下降、过早下降

最好能够逐步下降

制造业是经济的基础、民生的保障,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一环,以实体经济为主体,需要制造业保持一定的比重。然而,大约从 2011 年以来,制造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出现了回落。

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制造业占比会逐步下降,但不宜过快下降、过早下降,最好能够逐步下降。目前,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这一标准,就出现了制造业比重下降的现象,应该引起关注,希望制造业能够延缓下降的趋势。

随着制造业占比下降,如何发展实体经济引起了各方面关注。制造业出现脱实就虚,经济的资源中心倾斜到了房地产、金融业、互联网。当然,近年来一些地方已经注意到脱实就虚的情况,注意到了制造业融资难、融资贵。

黄奇帆表示," 创新是制造业的灵魂。" 我们提出,大体上在 2035 年以前,制造业占 GDP 的比重不能低于 25%。上海也明确,制造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底线为 25%,到 2035 年上海的制造业比重不能掉到 20% 以下。广东提出,促进制造业逐步回升,到 2025 年制造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保持在 30% 以上。

从服务业发展来看,目前生活服务业比重过大,而生产服务业发展不到位。

04

发展产业集群化,今后二三十年

能够形成万亿美元级别的 " 五大件 "

根据有关材料统计分析,全球目前有 60 多个万亿美元级的产业集群可以与数字化结合,实现数字化转型。

推动产业互联网,各地方都可以关注。通过产业链上中下游,万物发声、数字化发声、机器发声,收集的全方位信息。要实现 " 万物万联 ",通过 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等通信基础设施,把所有能够 " 发声 " 的单元连接在一起。

根据供应链发展,结合苹果产业链在郑州的发展,以及欧洲等发达经济体的发展,黄奇帆分享了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和思考。

演讲中,他结合 ChatGPT、人工智能技术、脑机互动、虚拟现实等,分享了人工智能时代、信息化时代的一些特征,希望我国跟上世界潮流,拥有更多自主发明。

黄奇帆预测,今后二三十年能够形成万亿美元级别的 " 五大件 ":一是无人驾驶的新能源汽车;二是家用机器人;三是头戴式 AR、VR 眼镜和头盔;四是柔性显示产品;五是 3D 打印设备。希望我们的企业积极进行前瞻性的布局并积极主动创新,围绕这些重点产业,形成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链集群。如果能有两三个领先,就已经非常不错了,一旦一个企业达到万亿美元级别,就非常了不起。自主研发,掌握主动权,关键依靠创新。

演讲最后,他表示,看到陕西、西安吸引了众多企业,形成了产业集群,实际上都可以探索数字化融合,形成传统产业数字化。

来源 / 东市西市公众号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