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宣讲家网 刚刚

从县县通高速到中心城市高铁全覆盖,看交通强国贵州画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亲自擘画、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交通强国战略实施,赋予交通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的战略定位。在贵州,十年前,实现 " 县县通高速 ",今天,盘兴高铁通车为所有市(州)中心城市实现高铁全覆盖画上句号。这是抵达,更是新起点。"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 的愿景,正加速照进现实。

桥隧比近 91%、极限坡度达 30 ‰、线路上平均每公里暗藏 6 处溶洞…… 11 月 28 日,盘兴高铁正式开通,贵州全面汇入全国高铁网的澎湃律动。

盘兴高铁的建设,是贵州交通攻坚的缩影。这条穿越了被称为 " 地质博物馆 " 复杂地貌的高铁,建造难度刷新纪录,彰显了中国高铁建设的硬核实力。

盘兴高铁试运行列车驶入兴义南站

俯瞰多彩贵州,苍山如海,路网如画。交通强国的宏伟蓝图,正以可触的温度、可见的脉络,织入每个贵州人的日常肌理。

01 破茧之路:" 洞穿 " 千山,飞架 3 万座桥

越岭穿山,千年之变。

" 相望六千里,天地隔江山。"900 多年前,宋代诗人黄庭坚在《谪居黔南十首》里形容 " 黔道难 "。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喀斯特地貌占全省面积 73%,占比位居全国第一,既造就神奇秀丽风光,也让交通建设难度跃升 " 世界级 "。

5 层立体交叉设计的黔春立交桥

纵然 " 天险 " 横亘,如今,贵州 126 万座山间高速、高铁如 " 银龙 " 穿梭—— 3 万座桥梁、2800 座隧道," 串 " 起万里路,突破山水阻隔,正不断演绎发展奇迹。

高速,让 " 翻山越岭 " 变 " 抬脚即达 "

1986 年,贵阳至黄果树高等级公路的开工,拉开全省高等级公路建设序幕。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建设里程快速增多,2001 年,贵州省第一条高速公路——凯里至麻江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2009 年,全面启动县县通高速公路项目。

2012 年,国发 2 号文件,将贵州定位为 " 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 ",高速公路建设 " 三年会战 " 吹响冲锋号,每年 500 公里以上的建设速度,创造了 " 贵州奇迹 "。

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

2015 年,成为西部地区首个 " 县县通高速 " 的省份。

2018 年底,全省高速公路综合密度上升至全国第 1 位,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基本建成。

高铁,让 " 千里之外 " 成 " 朝发夕至 "

2008 年,贵阳北站破土动工,埋下了 " 高铁梦 " 的种子;

2014 年,贵广高铁全线开通,贵州首条高铁让 " 黔粤一日达 " 成真。

此后十年,贵州高铁建设开启 " 加速度 ":

沪昆高铁,渝贵快速铁路、成贵高铁、贵阳环城快铁、贵南高铁相继开通……一张以贵阳为中心,穿梭于群峰之间的高铁网加速织就。

今天,盘兴高铁的开通,标志着贵州全面融入国家 " 八纵八横 " 高铁网络,东接长三角,北连京津冀,南融大湾区,西通东南亚,贵州西南陆路交通枢纽的地位和优势进一步彰显。

兴义南站

" 以前去贵阳谈生意,光在路上就要耗一天,现在坐高铁 2 小时直达,商谈结束还能赶回家吃晚饭!" 黔西南州兴义市民周明华轻点手机里的电子车票,难掩兴奋。

常年四处奔波做建材生意的他,亲历了贵州交通的巨变——曾经的 " 路途遥远 ",如今是 " 说走就走 "。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黄强说:" 盘兴高铁的通车,不是终点,而是贵州迈向更高水平开放、更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

02 兴业之脉:从 " 通行之便 " 到 " 路旅融合 "

在贵州,高速与高铁不再是单纯的通行载体,而是串联美景、链接文化、赋能民生的 " 风景廊道 "。

" 为迎接高铁时代,我们已在打造‘高铁 + 景区’一站式旅游动线,让游客 1 至 2 小时内直达万峰林‘山水画廊’。" 万峰林旅游集团副总经理王舒娴认为,盘兴高铁串联起万峰林、马岭河峡谷等优质旅游资源,是黔西南旅游业发展的重大机遇。

万峰林景区

" 高铁开通会吸引更多人停留、深入体验。" 万峰林合壹茶事民宿主理人吴方沛十分看好盘兴高铁开通带来的发展前景:" 我们的床位已扩展至二十多张,不久后,第六家民宿也将正式投入运营。"

" 脚下是深不见底的峡谷,眼前是气势磅礴的大桥,太奇妙了!" 四川游客王远举着相机,镜头里桥体与峡谷风光相映成趣。

两个月前,六安高速关键控制性工程、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以大桥为核心的花江峡谷大桥旅游区开门迎客,这座交通枢纽,摇身一变,成为集极限运动、地质观光、民俗风情游等于一体的 " 桥旅融合 " 超级游乐场。

高桥跳伞运动

一路通,百业兴。坦途铺就乡村振兴 " 加速带 "。

近年来,贵州按照 " 绿色公路 + 旅游 " 的理念,着力打造 " 路旅融合 " 项目,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大做文章的同时,大量的普通公路亦成为全省各地旅游发展、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154 公里长的赤水河谷旅游公路从仁怀出发,伴着美酒河一路经习水到赤水,见证了黔北旅游井喷、群众脱贫致富。

梵净山环线公路融旅游路、消防路、生态路、致富路于一体,让江口、印江、松桃 3 县近 30 万沿线群众靠山吃山,吃上了旅游致富饭。

在荔波 ,G243、S418、S312 等国省干线公路将丰富的旅游资源与周边多条高速公路紧密串联,助力绿水青山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金山银山……

03 破局之路:从 " 内陆腹地 " 到 " 开放前沿 "

曾经 " 望山兴叹 ",如今 " 联通天下 "。

新时代赋予贵州新定位,《贵州省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构建布局合理、外联内畅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体系。

盘兴高铁沿线,很多开放型企业迎来新机遇。旋切、排板、热压、刮边等生产线有序运转……在黔西南州兴义市贵州省霖生木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霖生木业 ")生产车间,一块块家具板材顺利下线后装车即将发往东南亚市场。

霖生木业板材生产车间

" 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和区位利好,我们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国销售推广香杉家具板材,目前已经与东南亚多家建材商达成长期采购意向。" 霖生木业董事长桂保益表示,接下来将增加生产线建设,持续拓展东南亚市场。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连接点,贵州依托贵阳国际陆港的枢纽作用和省际协作的深化,推动 " 黔货 " 搭乘班列,让白酒、辣椒、茶叶、吉他、轮胎等特色产品便捷 " 出海 ",覆盖超 120 多个品类,通达全球 87 个国家的 221 个港口。

走进贵阳国际陆港,一列列国际班列陆续停靠场站,巨大的龙门吊抓起集装箱,精准装卸。货物清单上的 " 主角 ",从家电家具到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不一而足,发货种类日益丰富。

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驶出贵阳国际陆港都拉营站

" 一批批‘贵州制造’,从这里走向世界。" 贵阳国际陆港公司事业部部长汤明剑说,如今,东西向亚欧陆海贸易大通道与南北向西部陆海新通道正在贵州交汇。

数据显示,贵州已与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 3300 余家,吸引了苹果、沃尔玛等一批全球 500 强企业落户。2025 年前三季度,贵州进出口总值 605.3 亿元。

一条条高速蜿蜒山间,一座座大桥跨越天堑,一列列高铁驰骋黔中。从 " 县县通高速 " 到所有市(州)中心城市高铁全覆盖,贵州用交通建设的 " 硬实力 ",破解了发展的 " 软实力 " 瓶颈。

盘兴高铁运行试验列车经过兴义市纳怀河特大桥。图 / 刘朝富

数据最有说服力:2012 年以来,贵州经济如同按下了 " 快进键 ",增速稳居全国前列。" 十四五 " 期间,贵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量预计超过 5000 亿元,2025 年贵州人均 GDP 预计突破 6 万元,较 2020 年增加 1.2 万元以上。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党委委员谢旭轩说:" 盘兴高铁的开通,是民族地区在高铁时代‘一个也不落下’的庄严承诺。"

未来,贵州将持续深化交通与产业、文旅、民生等领域深度融合,让每一条道路都成为致富路、幸福路、振兴路。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