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5.6 万亿元 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市场迎来最新规范。
近日,沪深交易所发布修订版《上海证券交易所基金业务指南第 1 号——业务办理》《深圳证券交易所证券投资基金业务指南第 1 号——相关业务办理》,对基金命名进行了规范。其中要求,ETF 基金扩位简称应按照 " 投资标的核心要素 +ETF" 结构命名,并包含基金管理人简称;存量 ETF 基金扩位简称必须包含基金管理人,需要在明年 3 月 31 日之前完成产品更名。
多位受访公募人士告诉记者,新规意味着 ETF 命名进入规范化时代。提高产品的辨识度,有利于投资者精准投资相关指数产品,也将进一步促进我国 ETF 市场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新规落地后,ETF 市场将迎来新一轮更名潮。
ETF 市场将迎更名潮
记者注意到,相关新规中明确规定:ETF 基金扩位简称应按照 " 投资标的核心要素 +ETF" 结构命名,并包含基金管理人简称;增强 ETF 基金扩位简称应按照 " 投资标的核心要素 + 增强 +ETF" 结构命名,并包含基金管理人简称;存量 ETF 基金扩位简称未包含基金管理人简称的,应增加基金管理人简称,并于明年 3 月 31 日前有序完成更名业务,保障业务平稳运行。
事实上,此前 ETF 产品已经掀起过一轮改名潮,年内不少公司相继宣布旗下 ETF 产品变更场内简称。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包括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嘉实基金、天弘基金、华泰柏瑞、平安基金等在内的十余家头部机构都发布过类似公告,旗下近百只产品陆续完成简称变更。
例如,今年 1 月易方达基金在业内率先大批量调整旗下 17 只 ETF 简称,2 月又批量变更了旗下 8 只 ETF 简称,统一按 " 标的指数 +ETF+ 易方达 " 的命名规则进行调整。
4 月,华夏基金旗下基金也公告类似事项,比如将 " 创业板 100ETF 华夏 " 变更为 " 创业板 ETF 华夏 "。
5 月,天弘基金宣布旗下 8 只 ETF 变更场内简称,更名后的 ETF 简称将更加突出核心指数特征、完善资产类别和品牌标识,其中多数基金末尾都加入了管理人名称。
6 月,头部机构嘉实基金和广发基金先后宣布对旗下多只 ETF 产品的场内扩位简称进行集体更名,从该基金简称中可以直观地看到该基金跟踪的标的指数关键词、产品类型和管理人三大核心信息,提升 ETF 投资便利性。
7 月,华泰柏瑞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华泰柏瑞中证 A500ETF 的扩位证券简称正式变更为 "A500ETF 华泰柏瑞 "。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沪深交易所发布的命名新规,要求明年 3 月 31 日起 ETF 必须包含基金管理人简称,将引起新一轮的 ETF 更名潮。
将有效增强产品辨识度
根据 Wind 数据,截至 11 月 24 日全市场共有 1367 只 ETF 基金,资产净值 5.61 万亿元,在整个公募基金市场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配置地位,成为承载居民财富配置、衔接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重要工具。
但随着 ETF 数量的日益增加,跟踪同一指数的 ETF 产品数量日益增多,部分热门指数的相关产品多达十几只甚至几十只,近似的名称导致投资者难以区分。近几年沪深交易所相继发布业务规则,推动 ETF 扩位证券简称,提升 ETF 产品名称辨识度成为基金行业的共识。
对于此次修订,易方达基金指数研究部总经理庞亚平表示,这是落实《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重要举措,将有效增强 ETF 产品辨识度、提升投资者决策效率,进一步促进我国 ETF 市场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广大投资者。
多位受访人士表示,修订后的扩位简称命名规则更加清晰明确。一方面,采用 " 投资标的核心要素 +ETF" 命名结构,确保简称与实际投资标的一致性,避免产生歧义或误导投资者;另一方面,将基金管理人简称纳入 ETF 简称,将显著提升同标的产品的辨识度、降低投资者信息筛选成本,为投资者带来更佳的 ETF 投资体验。
也有公募人士对记者分析,ETF 简称是投资者搜索、交易时的核心入口,尤其是在散户占比高的市场中,简短、无额外标识的简称更易获得流量倾斜,因此过去基金公司曾为争夺此类简洁命名资源而抢跑布局。对于行业头部公司来说,通过 " 标的 +ETF+ 管理人 " 的命名方式可强化品牌绑定,但中小公司因为品牌辨识度不足,在产品名称中加入管理人简称则有可能削弱产品竞争力,因此之前积极性并不高。
但正如庞亚平所说,这一规则在便利投资者的同时,也对基金管理人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需要在产品运作管理与服务质效等方面持续精进,不断强化品牌效应。" 长远来看,统一、清晰的命名规范有助于 ETF 市场深度发展与生态优化,推动基金行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