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发布 2026 年全球战略展望,预计政策三重刺激与 AI 投资周期共振,将推动风险资产迎来强势年份,叠加强劲的企业盈利增长,美股有望领跑全球市场。
11 月 17 日,据追风交易台消息,大摩在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将2026 年定义为 " 风险重启之年 "(The Year of Risk Reboot),认为市场焦点将从宏观不确定性转向微观基本面,为风险资产创造了强劲的上涨环境。
大摩认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放松监管的 " 政策三重奏 " 将在 2026 年形成罕见的顺周期组合,为风险资产营造有利环境。与此同时,AI 相关资本支出周期仍处于早期阶段,预计将为企业盈利提供持续动力。
该行首席美国股票策略师 Michael Wilson 将 2026 年标普 500 指数年末目标价上调至 7800 点,较当前水平上涨约 15%,成为华尔街最乐观的声音之一,主要得益于强劲的盈利增长、AI 驱动的效率提升以及有利的政策环境支撑。

大摩对美元的看法发生了重大转变,不再极端看空,预计上半年走弱下半年反弹。在大宗商品领域偏好金属而非能源,黄金仍是首选品种,将黄金目标价设定为 4500 美元 / 盎司(上涨空间约 9%)。
" 政策三巨头 " 罕见合力!
大摩首先在报告中指出,2026 年风险资产将迎来强劲表现,其驱动力正从主导 2025 年的全球宏观叙事(如贸易紧张和政策不确定性)转向微观和特定资产的故事。
这一转变的关键催化剂是罕见的 " 政策三位一体 "(policy triumvirate),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放松监管这三大力量将以顺周期的方式协同发力,而这在经济并未陷入衰退的时期是十分少见的。具体来看:
财政政策: 报告预计,美国的《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 ( OBBBA ) 》法案将在 2026-27 年为企业减税 1290 亿美元。
货币政策: 预计美联储将在 2026 年上半年进一步降息 50 个基点,以应对稳定的宏观环境,从而放松金融条件。
放松监管: 美国政府将优先考虑放松监管,尤其是在能源和金融领域。
大摩认为,这种组合拳将共同提振市场情绪和所谓的 " 动物精神 "(Animal Spirits)。
报告强调,这种财政、货币和监管政策在经济非衰退期同时以顺周期方式发力的组合极为罕见,上一次出现类似情况还要追溯到 1980 年代末期。这种独特的政策组合将为风险市场注入强心剂,使投资者能够更专注于企业盈利、AI 投资等微观基本面。

AI 是 2026 年最重要的微观主题之一。
大摩认为,AI 相关的资本支出是长期且不受商业周期波动影响的。在预计总规模近3 万亿美元的数据中心相关资本支出中,目前已部署的部分尚不足20%,意味着大部分投资支出仍在前方。
这笔巨大的投资将如何融资?报告测算,尽管约一半的资金将来自科技巨头们的经营现金流,但仍留下高达1.5 万亿美元的融资缺口。这个缺口需要通过各类信贷渠道来填补,包括:
公共信贷市场:大摩预计,2026 年美国和欧洲的投资级(IG)企业债将迎来大量净发行,主要来自 AI 领域的 " 超大规模计算公司 "(hyperscalers)。
证券化信贷市场:数据中心资产支持证券(ABS)的供给也将显著增加。

美股独占鳌头,标普 500 指数目标 7800 点
在 " 风险重启 " 的大背景下,大摩明确表示美股将跑赢全球其他市场。
而除了政策环境、AI 投资周期之外,摩根士丹利看涨美股的最核心逻辑来自于超越市场共识的每股收益(EPS)增长。
该行预测标普 500 指数 2025 年每股收益为 272 美元 ( 增长 12% ) ,2026 年为 317 美元 ( 增长 17% ) ,2027 年为 356 美元 ( 增长 12% ) 。这一预测基于 Wilson 列举的四大支柱:
企业定价能力改善、人工智能驱动的效率提升、宽松的税收和监管政策,以及稳定的利率环境。这些因素将共同推动标普 500 指数未来两年每股收益分别实现 17% 和 12% 的增长。
虽然大摩在报告中承认,美股估值处于高位(CAPE 市盈率高达 38 倍,接近历史高点),但认为在强劲的宏观驱动因素下,高估值可以持续存在。
标普 500 指数今年迄今已累计上涨 14%,此前两年涨幅均超过 20%。再加上大摩最新的预测目标,这意味着标普 500 指数将连续第四年实现双位数涨幅。
值得注意的是,这位策略师在今年 4 月美国全面加征关税导致股市下挫时,罕见地坚持了看涨立场,最终被市场证明正确。
该行同时看好日本股市,对欧洲和新兴市场相对谨慎。
日本市场将受益于通胀回升和企业治理改革。在新任首相高市早苗政府的财政和监管改革推动下,日本企业 ROE 改善前景乐观。国内资金流入股市,包括回购和 NISA 2.0 计划,也将为市场提供结构性支撑。摩根士丹利将 TOPIX 目标价设定为 3600 点,较当前水平上涨 7%。

欧洲市场面临结构性挑战。该行指出,欧洲老经济占比较高,盈利增长前景相对黯淡。虽然预计欧股将受益于美股上涨的外溢效应,但增长主要来自估值扩张而非盈利改善。
新兴市场表现预计分化。在美元企稳预期下,该行对新兴市场整体持中性态度,但看好印度 ( 受益于强劲的国内信贷增长和税收减免 ) 、巴西 ( 总统选举可能影响市场轨迹 ) 和阿联酋等特定市场。
固定收益市场:美债曲线 " 牛陡 "
大摩的核心观点是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将在上半年出现显著的 " 牛市陡峭化 ",市场尚未完全消化美联储未来的降息预期和经济增长放缓的尾部风险。
大摩预计,随着美联储降息,曲线前端(短期)收益率将大幅下行,而长端收益率则保持区间震荡。
该行预计,到 2026 年底,美国 2 年期国债收益率预计将降至 2.60%,而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将收于 4.05%。
这意味着 2 年期和 10 年期国债的利差将扩大至 145 个基点,是自 2021 年以来的最陡峭水平。但与 2021 年长端利率飙升导致的 " 熊市陡峭化 " 不同,这次将由短端利率下行驱动。

大摩对美元的看法发生了重大转变,不再极端看空。
摩根士丹利对美元走势预测呈现明显的 " 两个半年 " 特征。预计美元指数将在2026 年上半年继续走弱至 94,随后在下半年反弹至 99,全年基本持平。

欧元兑美元预计将升至 1.23 后回落至 1.16。欧洲央行被迫将利率降至宽松区间,与美国政策分化日益明显。英镑面临的压力更大,随着英国央行大幅降息,英镑的利差优势将显著削弱。
日元走势将大致跟随美国债券市场。美元兑日元预计将下跌至 140,然后反弹至 147。澳元等风险货币将在上半年表现出色,得益于乐观的风险情绪和积极的本地因素支撑。
信用债市场分化:高收益债优于投资级
摩根士丹利预计 2026 年信用债市场将出现显著分化,高收益债券有望跑赢投资级债券。这主要源于 AI 相关融资需求激增对不同信贷板块的差异化影响。
投资级公司债市场将面临供应压力。该行预计美国投资级债券净发行量将增长 60%,主要来自 AI 和数据中心相关融资需求。虽然需求仍然强劲,但大量供应预计将推动投资级债券利差走阔至 95 个基点。

欧洲信用债市场表现预计优于美国。欧洲企业 " 动物精神 " 复苏程度较温和,供应压力相对较小。同时,相对稳定的 GDP 增长、央行降息和 EPS 增长扩散等因素将为欧洲信贷提供支撑。
结构化产品将受益于监管放松。美国和欧盟的监管放松预计将释放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资本,增加对结构化产品的需求。该行建议增持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 MBS ) ,并从投资级信贷转向优质结构化产品。
大宗商品:金属强于能源,黄金为首选
摩根士丹利在大宗商品领域偏好金属而非能源,黄金仍是首选品种。该行将黄金目标价设定为4500 美元 / 盎司,预期上涨空间约 9%。
黄金需求结构持续改善。ETF 资金流入已基本扭转了四年的净流出趋势,央行购金虽有放缓但仍在继续,珠宝需求也显示出企稳迹象。实物资产对冲通胀上行风险的需求以及持续的经济不确定性都为金价提供额外支撑。

能源市场前景相对黯淡。布伦特原油面临需求疲弱、非 OPEC 供应增长和 OPEC 产量处于高位等多重压力。该行预计油价将维持在 60 美元 / 桶左右的区间震荡,难有显著上涨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