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尼电子财务数据存在虚假记载,重大合同履约滞后,这场财务 " 魔术 " 最终被证监会撕开伪装。高达千万的罚单不仅砸向企业,更精准问责时任高管,折射出 A 股市场对财务造假的零容忍。当业绩注水成为 " 潜规则 ",监管利剑正以雷霆之势重塑市场秩序。
近日,东尼电子发布公告称,公司于 2025 年 11 月 12 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 [ 2025 ] 18 号 ) 。
经查明,东尼电子存在重大合同进展披露不及时、2022 年年度报告、2023 年半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综合两事项,浙江证监局决定对浙江东尼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给予警告,并处以 700 万元罚款 ; 对沈新芳给予警告,并处以 350 万元罚款 ; 对沈晓宇给予警告,并处以 170 万元罚款 ; 对杨云给予警告,并处以 100 万元罚款 ; 对钟伟琴给予警告,并处以 100 万元罚款 ; 对翁鑫怡给予警告,并处以 90 万元罚款 ; 对罗斌斌给予警告,并处以 60 万元罚款。
东尼电子专注于超微细合金线材、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它新材料的应用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生产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太阳能光伏、医疗、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五大领域:无线充电隔磁材料、超微细电子线材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行业 ; 金刚石切割线主要应用于光伏行业 ; 线束主要应用于医疗行业 ; 线路板、极耳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行业 ; 碳化硅半导体材料主要应用于半导体行业。
千万罚金绝非简单惩戒,而是向市场释放三重信号:其一,财务数据真实性是资本市场基石 ; 其二,信披时效性关乎投资者公平知情权 ; 其三," 关键少数 " 责任终身制正在落地。新《证券法》实施后,此类案例将成为标本兼治的监管范本。
东尼电子的教训恰似一记暮鼓晨钟:当企业沉迷于数字游戏,终将陷入 " 造假—掩盖—暴雷 " 的死循环。唯有将合规视为生命线,构建内控、审计、信披三位一体的防火墙,方能在资本长跑中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