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每日经济新闻 12分钟前

12 年深耕,跨国巨头验证西安“投资密码”

在 " 一带一路 " 关键节点城市西安,一场关于全球产业资本与地方高质量发展的深度协同正在上演。

世界领先的工业气体公司——空气产品公司 ( AirProducts ) ,自 2012 年落子西安高新区以来,持续加大投资,其发展轨迹与西安的产业升级和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从服务西安高新区的存储芯片项目(改革开放后中西部最大外资项目),到如今精准匹配光子、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空气产品公司既是西安发展的见证者,亦是积极的参与者。

" 在西安,政府没有任何阻力,都是在帮企业解决问题。" 空气产品公司中国区副总裁兼北部和西部地区总经理李曙胜感慨道。

眼下,越来越多的跨国巨头加速布局,以其技术、服务和全球经验,为这座城市的产业链强链补链注入关键动能,共同书写着 " 扎根西安,枝繁叶茂 " 的合作新篇。

气体巨头深度嵌入 " 西安制造 "

工业气体被称为 " 工业血液 ",看似隐于幕后,却深度嵌入芯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高端产业链,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以空气产品公司为例,其服务的领域覆盖电子、化工、医疗、食品等众多行业——超市冷冻食品的锁鲜靠液氮速冻,医院核磁共振的精准成像依赖氦气,半导体设备的超高速运转更需超高纯气体加持。

" 在 41 个制造业门类里面,80% 以上制造过程中都要直接用到气体。" 李曙胜介绍," 这些应用提升产品的产量、品质和环保绩效,是看不见却每天在发挥作用。"

2012 年,西安引进改革开放后中西部最大外资项目,空气产品公司同步落地高新区,投资建设占地 5.5 万平方米的气体工厂,配备两座大型空分装置和一座氢气发生装置,为客户供应超高纯氮气、氧气等关键气体。

十余年间,这座工厂不仅保障了客户产线的安全高效运行,也助力支撑起西安从 " 芯 " 出发的产业底气。

""

在李曙胜看来,西安的独特吸引力不仅在于区位、人才与科研实力,更在于新旧产业的深度融合。" 传统产业提供了丰厚的资源基础,新兴产业如 AI、绿电又带来技术迭代需求。这种‘传统 + 新兴’的产业共生模式,是沿海地区难以复制的差异化优势。"

随着西安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迅猛崛起,空气产品公司的角色也在悄然转变。从服务化工、金属加工等传统产业,到为新能源汽车、光子产业提供特种气体解决方案,空气产品公司深度嵌入西安 "6+5+6+1" 现代产业体系。

" 我们将继续围绕西安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高纯气体和先进工艺解决方案,支持本地高科技制造业的升级。" 李曙胜说。

这种与地方产业规划高度契合的投资逻辑,使其在西安的业务版图持续扩展,也印证了跨国企业对西安长期发展潜力的坚定信心。

从 " 有求必应 " 到 " 共同成长 "

外资企业的持续加码,离不开西安营商环境的 " 硬核支撑 "。

李曙胜提及一个细节:公司高新区气体工厂曾在消防验收上面临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在市投资局、市住建局等部门的统筹协调下,问题得以高效快速解决。

" 西安的办事效率和魄力确实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李曙胜坦言," 政府没有任何阻力,都是在帮企业解决问题。"

这种 " 全周期陪跑 " 式的服务机制,正是西安吸引跨国巨头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近年来,西安招商引资服务与政策走深走实,围绕 19 条重点产业链强化精准招商,绘制《西安市重点产业链招商图谱》,建立重大招商项目首谈首报等六项机制,推行 " 拿地即开工 " 等改革举措,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西安市产业项目筹建全周期服务方案》更是将服务前置至签约前,延伸至达产后。与此同时," 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 的政企关系逐步成型。

""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西安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的会长单位,空气产品公司积极搭建政企沟通桥梁。" 协会不仅组织企业互访,也及时向政府反馈共性诉求," 李曙胜表示," 同时,把西安高效的招商环境和优惠政策传递给更多潜在投资者。"

这种健康而频繁的政企互动,进一步释放了外资 " 磁吸力 "。

空气产品公司以其自身实践表明,当一座城市既能提供贴近客户的产业集群,又能以系统性服务破解企业痛点,外资便不再只是 " 过客 ",而是与城市共同成长的 " 合伙人 "。

西安与跨国企业的 " 双向奔赴 ",正在政策、产业与资本的多重共振下,跑出新的加速度。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每日经济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

经济数据提前公布,事实新闻一手掌握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