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的小鹏科技日,何小鹏明显更有底气了。"
在 2025 小鹏科技日散场后,出席发布会的媒体们小声讨论道。去年的小鹏科技日,所有人都在期待那个在工厂拧螺丝的 IRON 出现在现场,然而期待落空,总留有一丝遗憾。

第二代 VLA:拆掉 " 语言转译 " 的墙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AI 技术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然而,当大多数企业还在数字世界的 AI 领域深耕细作时,小鹏汽车已经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世界 AI。

本次科技日上,小鹏汽车发布的第二代 VLA(Vision-Language-Action)大模型无疑是最大的亮点。
该模型颠覆了行业传统的 " 视觉 - 语言 - 动作 " 架构,首次实现了从视觉信号到动作指令的端到端直接生成,彻底去掉了语言转译环节。它能在理解真实世界交互规律的同时,进行自我演进式学习,可跨域驱动汽车、Robotaxi、机器人、飞行汽车。

据何小鹏介绍,第二代 VLA 的数据训练量接近 1 亿 clips,相当于人类司机驾驶 65,000 年才能遇到的极限场景总和。
这种海量数据的训练使得模型能够更好地理解真实世界的交互规律,并进行自我演进式学习。同时,得益于小鹏汽车全球领先的 3 万卡云端算力集群和 720 亿参数基座大模型的支持,第二代 VLA 每五天就能完成一次全链路迭代。

基于第二代 VLA,小鹏汽车即将发布 " 小路 NGP" 功能,显著提升复杂小路与混行环境下的智驾表现,复杂小路的平均接管里程(MPI)提升了 13 倍。在测试过程中,小鹏第二代 VLA 智能涌现出全新能力,如可识别交警手势、可提前应对红绿灯通行等,这些未曾训练的复杂路况都能从容应对。此外,小鹏汽车还行业首发 " 无导航自动辅助驾驶 "Super LCC+ 人机共驾,不依赖导航全球范围均可开启,在漫游的过程中轻转方向盘,车辆即可协同完成变道和转向。

更具行业意义的是小鹏的开源战略。何小鹏宣布第二代 VLA 将面向全球商业伙伴开源,大众成为首发客户,图灵 AI 芯片同步获定点。这种 " 技术开放 + 生态共建 " 的模式,打破了智能汽车行业的技术壁垒,也让物理 AI 的进化速度从 " 单点突破 " 转向 " 生态共振 "。
三驾马车落地:Robotaxi、机器人、飞行汽车的场景革命
如果说第二代 VLA 是物理 AI 的 " 操作系统 ",那么科技日发布的三大具身智能产品,就是这套系统的最佳应用载体。与其他企业 " 概念先行 " 不同,小鹏的每款产品都带着明确的量产时间表和场景解决方案,展现出 " 技术落地派 " 的鲜明特质。
Robotaxi 领域一直受制于改装成本高、依赖高精地图等痛点,小鹏给出的解法是 " 前装量产 + 纯视觉方案 "。其即将在 2026 年推出的三款 Robotaxi 车型,搭载 4 颗图灵 AI 芯片实现 3000TOPS 算力,不依赖激光雷达和高精地图就能适配全球路况。

全新一代 IRON 机器人则回应了 " 人形机器人是否需要极致拟人 " 的行业争论。小鹏用 82 个自由度的仿人脊椎、仿生肌肉和柔性皮肤给出答案——只有极致拟人,才能适配人类主导的物理世界。这款机器人搭载 3 颗图灵芯片,通过 "VLT+VLA+VLM" 组合实现对话、行走、交互的高阶智能,22 个手部自由度能完成精细操作,全固态电池则解决了轻量化与安全性的平衡难题。



小鹏科技日的诸多突破,本质上是一场行业逻辑的重构。过去十年,智能汽车行业的竞争焦点是 " 单点技术领先 ",而小鹏通过全栈自研的物理 AI 体系,构建了 " 芯片 - 操作系统 - 智能硬件 " 的垂直整合能力,将竞争维度提升至 " 生态能力比拼 "。
这种生态能力的核心是 " 技术复用与协同进化 "。第二代 VLA 大模型可以跨域驱动汽车、Robotaxi、机器人、飞行汽车,图灵芯片的算力优势则在不同载体上实现规模化复用,这种 " 一次研发、多场景落地 " 的模式,大幅降低了新技术的商业化成本。3 万卡云端算力集群 90% 以上的运行效率,720 亿参数基座模型每五天一次的全链路迭代,更让小鹏的技术进化速度形成 " 复利效应 "。

何小鹏将小鹏的新定位定义为 " 面向全球的具身智能公司 ",这一定位背后是更宏大的行业构想:当数字世界的 AI 与物理世界的出行载体深度融合,汽车、机器人、飞行器将不再是孤立的产品,而是构成 " 立体出行生态 " 的节点。从第七届科技日的成果来看,小鹏已经走完了从 " 提出概念 " 到 " 落地产品 " 的关键一步,而其开源战略与生态合作,更将带动整个行业加速进入物理 AI 时代。
这场科技日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一场产品发布会。它证明智能出行的下一站,不是单一技术的突破,而是技术体系的协同落地;不是少数人的科技尝鲜,而是人人可及的生活方式变革。当物理 AI 的浪潮真正袭来,小鹏已经站在了浪潮之巅。
更多原创热点汽车资讯可关注 58 汽车微信号:wuba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