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宝,一名不只懂保险的理财博主 ~
上周发文,提了下想给闺女储备一笔长线的应急账户,以备不时之需。
回顾戳→《应急账户初衷》
先搞个三五万打底,放在活期账户里面,比如微众的活期 +plus。
既能比活期存款和货币基金,多挣些利息,同时又能兼顾流动性,持有满 7 天,随时想提就提。
剩余的资金,预计每月定投几千块慢慢增值,放 5 年以上再考虑动用。
投啥好呢?
做了个投票,结果如下——

其次是类存款和 A 股,港险则排到最后。
讲真,这个投票结果跟我自己的想法,还是比较接近的哈。
一方面我配置的储蓄险已经够多了。
加上给女儿买的那份另类产品,单纯计划用在他身上的就累计近 200 万。
要是应急账户再追加进储蓄险,有点多。
另一方面,自从玩 " 打新 " 以来,基本已经远离普通的二级市场了。
A 股早已止盈清仓,美股要是不考虑港险资产包里的部分,也算分币没放。
考虑到美股慢牛 + 回撤修复快的特点,日拱一卒地定投定投,倒也挺合适。
用后视镜看——

而如果是用定投,过去 5 年投下来,累计收益则有 60%。
仔细看业绩曲线,其中只有 1 年左右的时间,持有体验比较差,账户是绿的,其余时间都在涨涨涨,而且平均每年都是 10%+。
所以拍脑袋决定了,自己常规的投资还是继续保持,然后用不影响日常生活的小钱坚持定投定投,相信结果还是值得期待的
……
想好要定投纳指和标普了,投在哪里,让我纠结了好一阵。
原本是计划用港股牛牛的,没限额,想买多少买多少。
但是想想最近 CRS 闹得沸沸扬扬,搞不好要被收 20% 的资本利得税,感觉不太划算。

但是界面不太友好,不符合我们大陆人的习惯,而且老得换汇入金有点麻烦。
当一项长期投资的流程过于繁琐的时候,按照人性好吃懒做的特点,结果容易不丰满
左思右想,反正一个月投几千块,金额不大,老老实实用支付宝,选个 QDII 基金日定投算了。
一来支付宝绑定了常用的银行卡,每天自动扣款,不怕忘了充值导致定投中断。
二来 QDII 基金目前盈利是免税的,不用担心被砍一刀,小金额的用它,挺方便 ~
哪天要是跌破 60 或 120 日均线的时候,再考虑用 IB 补仓。
至于为啥是日定投,而不是月定投或周定投?
原因在于 QDII 基金的,限额。
每日最多 10-300 块,每只基金不大一样。
比如南方基金的,每日限额 300 元,天弘的每日限额只有 50 元,而广发的就只有 10 元。

另外,考虑到是长期持有,持有 A 类基金会更划算。
所以先把 A 类的纳指和标普买够了,然后再补充了几个 C 类的,以达成月定投目标。
四只基金,每天定投 310 元,其中波动小的标普占 100 元,波动更大的纳指占 210 元。
反正支付宝里面只有这项投资,后续会不定期的给大家截图分享,我们一起看看这份定投的实盘收益到底咋样。
当然,中间不排除会有波段操作,逢高减仓逢低抄底,
适当加入一点人工干预,找点投资的乐趣嘛
说回本行保险,再再感叹一次,简直就是我们的大救星!

太牛了,最近一口气帮身边好几个过去买不了的朋友,解决了医疗险问题。
一位是同学的妈妈,之前做过好几个小手术。
虽然通过好医保理赔过几千块回来,但根据她描述的就医经历来看,99.99% 触碰到健康问卷了。
最近的理赔金额小,保险公司审核不严格,拿到了理赔款,不代表这份保险以后就安全了。
万一遇上重大案件,理赔金额比较大,保险公司还会启用更严格审核程序,去了解投保前的健康情况,拒赔概率非常高。
所以,一通远程指导之后,在好医保中老年版被风控的情况下,选择了用超越保无忧版过渡。
讲真,要不是有无忧版顶上,我真不知道阿姨还有啥保障可选。
在此之前,或许只能考虑交 1 年保 1 年的众民保了
另一位是同学的弟弟,不到 30 岁,但健康问题特别多。
过往体检中,查出好多个部位的结节和囊肿,同时还有桥本甲状腺炎。
这种情况,说实话基本跟重疾险是无缘了,就算能买,也会被除外好多个部位。
比如甲状腺、肺部之类的重疾,以后就不保障了。
交同样的钱,保障范围却小了很多,实在不划算。
咋办呢,我也是推荐他选择无忧版进行过渡。
没有健康要求,可以直接上车,而且能保证续保 10 年。
重疾险直接放弃算了,不如配置一份储蓄险给自己储备健康和养老基金。
比如选择最新的王牌[557]——

持有满 10 年,预计增值到 6.6 万,折合单利 4%
持有满 20 年,预计增值到 13.88 万,这个单利 9.87%
如果遇到疾病问题了,前 10 年用无忧版医疗险报销抗着。
10 年之后,要是无忧版能续下一个 10 年,当然是最好。
如果不能续,也没有代替品出现,之前存进去健康基金的钱已经增值起来了,可以根据需要提取使用。
比如第 11 年账户预计有 7 万刀,相当于人民币 50 万,顶得上一份重疾险了。
当然,有些小病小灾,虽然不好买保险,但不代表一定会恶化成重大疾病。
这份储备下来的健康基金,如果一直没用上,等到自己将来退休了,那它就变成我们的养老基金。
增值 30 年,账户最初投入的 5 万刀,预计能增值到 29.25 万刀。
换算成人民币,也有 200 多万了,养老妥妥的 ~
所以,在重疾险越来越贵的当下,这种方案,也是现在很多人所青睐的。
交进去的钱没有 " 打水漂 ",而是在利滚利的增值。
有问题,拿出来应对,没问题,就留着以后养老,一举两得 ~
OK,感兴趣的欢迎私聊制定专属方案
推荐阅读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属于《荔枝保》微信公众号(lgbaoxian),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及二次修改。
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dukept@126.com
点击 "阅读原文",查看小宝精选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