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加速推动人工智能 + 领域应用场景培育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 金朝力 程靓 网编:王巍 2025-11-10
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发布后,11 月 10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有关情况。会上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加速推动 5G+、人工智能 +、机器人 +、工业互联网 +、北斗 + 等重点领域应用场景的培育。有关分析指出,《实施意见》聚焦的五个方面的 22 类重点领域场景培育和开放,将带来技术—行业的深度嵌入、供给—需求的精准撮合和制度—要素的协同创新三类确定性商机。同时,场景开放为区域经济提供了 " 弯道超车 " 的制度空间和产业抓手,区域经济有望把 " 场景优势 " 沉淀为 " 产业集群优势 ",把 " 项目清单 " 沉淀为 " 长期现金流 "。
试验场变身新产业加速器
" 什么是场景?" 吹风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场景这一源于影视领域的概念,近年来被引入到了经济、社会、科技和产业等领域,成为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创新性应用的具体情境。
李春临介绍,此次制定出台《实施意见》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场景培育和开放这种新方式,发挥出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的优势,拓宽拓深市场准入,畅通要素自由流动,优化新业态新领域的发展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打造新技术新产品的 " 试验场 "、新兴产业发展的 " 加速器 "、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 " 试金石 "。
根据《实施意见》,将聚焦 " 打造一批新领域新赛道应用场景 "" 建设一批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业态应用场景 "" 推出一批行业领域应用场景 "" 创新社会治理服务综合性应用场景 "" 丰富民生领域应用场景 " 五个方面的 22 类重点领域进行场景培育和开放。
在知名商业顾问、企业战略专家霍虹屹看来,五大板块、22 类重点,直接把 " 试验场 " 变成 " 新产业加速器 ",带来三类确定性商机。" 其一,技术—行业的深度嵌入,像工业软件、垂直大模型、机器视觉、数字孪生、虚拟电厂、车网互动等,都从‘好技术’走向‘可落地的标准化解决方案’;其二,供给—需求的精准撮合,围绕重大工程、重大活动与公共服务的开放清单,形成可预期、可采购、可复制的市场化机会;其三,制度—要素的协同创新,数据要素、算力、时空定位等底座能力,通过场景开放实现‘按需配置、按效付费’,释放新的商业模式。"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姚珺介绍,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 " 工信部 ")下一步将加速推动 "5G+""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工业互联网 +"" 北斗 +" 应用场景的培育。例如,工信部将推动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进工厂,优先在焊接、装配、喷涂、搬运等细分场景实现落地应用;聚焦采矿、民爆、应急等领域复杂恶劣的生产环境推广机器人产品,提升危险、恶劣环境下智能作业的水平等。
中国数实融合 50 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表示,工信部强调的 "5G+""AI+"" 机器人 +"" 工业互联网 +"" 北斗 +" 体现出政策导向从 " 技术突破 " 转向 " 应用深化 ",意味着政府将以应用需求为导向,加快标准体系、示范工程和产业链协同创新。尤其是 "AI+ 制造 ""5G+ 物流 "" 北斗 + 出行 " 等,将成为地方布局未来产业、推动中小企业融入创新链的重要突破口。
民企转向 " 核心参与者 "
除明确场景培育和开放的主要领域外,此次出台的《实施意见》还进一步明确场景开放的主要路径,要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应强化示范引领,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要主动开放主业领域场景,吸引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科研院所参与;提出促进场景开放和公平高效配置的主要举措,加大各类场景开放力度,健全场景资源供需对接方式,协同推进准入、场景、要素改革,推动铁路、水利、能源等重大项目以及运动会、博览会等重大活动场景培育和开放,努力实现场景资源公平高效的配置等。" 上述措施将为社会资本、民营企业参与场景建设提供难得机遇。" 李春临说。
洪勇表示,《实施意见》特别提出鼓励社会资本、民营企业参与场景建设,这是国家首次在 " 应用场景开放 " 层面明确民企主体地位。其利好体现在三个层面:政策门槛下降,民企可通过联合体、创新平台等形式平等参与公共场景项目;资金渠道拓宽,地方政府专项资金、产业基金、创新券等政策工具将向场景项目倾斜;数据与平台资源共享,促进民企在智能制造、数字交通、医疗健康等领域形成自主创新生态。换言之,民企将从 " 技术外溢的被动接受者 " 转向 " 场景创新的核心参与者 "。
另据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负责人桂刚介绍,在场景开放方面,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中央企业发挥场景优势,坚持开放协同,与各类所有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产业生态;会同工信部,深入推进中央企业产业链融通发展供应链行动,聚焦重点产业链关键场景,累计举办了 45 场专题活动,发布供需对接清单超过 1 万项;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各类主体近 1.5 万家;创新探索 " 十百千万 " 合作伙伴计划,研发供货一体化等合作模式,联合民营龙头企业打造了一批场景示范标杆。此外,中央企业持续加大科技创新、产业焕新、设备更新等重点领域投资力度,前三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 3 万亿元,逆势增长超 3%,新兴产业投资占比约 40%,通过大工程、大项目建设带动,为各类市场主体在技术应用和产业融合方面提供了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 下一步,国务院国资委将与有关部门共同推动中央企业落实好《实施意见》部署要求,进一步强化高价值场景供给,拓宽场景开放广度深度,提升场景应用保障能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非常欢迎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科研院所等各类经营主体融入场景建设,与中央企业在技术、产业、人才等一系列环节深化合作,共同承担重大项目,共同开展科技攻关。" 桂刚说。
北京商报记者 金朝力 程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