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诺诚游戏法朱骏超陈杰
01
诋毁米哈游,博主被判赔偿
11 万元并道歉
近日,米哈游法务部公布一则维权进展。法院针对米哈游诉网络博主 " 潇潇枫汐 " 名誉权侵权案做出二审终审判决,二审法院认定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此前,网络博主 " 潇潇枫汐 " 在各大网络平台发布大量音视频,恶意侮辱、抹黑米哈游,辱骂《原神》《绝区零》游戏玩家,其中包含大量不实信息和不堪入目的污言秽语,累计播放量超过 200 万,严重损害了米哈游及用户的合法权益。
2025 年 7 月,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做出一审判决,认定彭某某持续发布大量侮辱、诽谤言论的行为,超出合理行使消费者批评权的范畴,构成对米哈游名誉权的侵权,判决其立即删除所发布的全部涉案侵权内容,在相关平台显著位置公开发布道歉声明,并赔偿米哈游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开支共计 11 万元。
诺诚评论:
实践中,部分法院认为游戏公司应对消费者评论保持一定包容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模糊 " 合理批评 " 与 " 名誉侵权 " 的界限。
基于已公开、可证实的事实,针对游戏玩法、剧情设定、运营策略等具体问题开展的客观理性批评,属于 " 合理批评 ";而无中生有、散布虚假信息,或使用污言秽语对公司、开发人员及玩家进行人身攻击的行为,则可能构成 " 名誉侵权 "。
游戏公司如欲防范与处置类似侵权行为,及时排查侮辱、诽谤等不实信息,可以考虑采取如下措施:
1. 采用技术监测与人工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公司、产品及相关关键词,强化对各大网络平台的日常监测力度;
2. 建立便捷畅通的官方侵权举报渠道,如设立专属邮箱、客服入口等,鼓励玩家积极提供侵权线索,并对有效举报适当给予奖励。
02
以游戏账号无法交易为由主张退款,
法院:驳回全部诉请
原告王某春于 2024 年 2 月至 5 月期间,在案涉游戏中累计充值 34250 元。2024 年 3 月,王某春联系游戏客服询问账号交易事宜。客服告知,账号不能交易,仅能自己使用,否则只能连同微信号一并出售。游戏登录界面有 " 公正游戏声明 ",明确表示官方不支持玩家私下交易账号,并对因此产生的纠纷概不负责,且可能冻结相关账号。
王某春认为,其充值是为了提升游戏账号的角色价值,以便进行交易。现在账号无法自由交易,导致其合同目的无法实现,被告某某公司(案涉游戏的运营方)构成违约,应当向其退还已充值费用。
一审法院审理后,基于以下三点理由驳回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二审法院维持原判:
1. 网络服务合同的核心目的是获得游戏内容和体验。本案中,游戏正常运行,玩家充值的道具可以正常、无限期使用,其账户也未受限。因此,游戏运营方已经履行了提供游戏服务的主要合同义务,合同的主要目的已经实现。
2. 游戏运营方未承诺账号可交易,且已尽到提示义务。游戏登录界面的 " 公正游戏声明 " 明确表示不支持和保障玩家间的私下账号交易,并说明了相关风险。王某春在注册登录时理应知晓且应当接受该声明的约束。
3. 账号绑定方式由玩家自主选择,后果应自行承担。案涉游戏提供三种注册登录方式,即账号密码、手机号码和微信 /QQ 号码,王某春自愿选择使用微信号注册并绑定游戏账号,从而增加了交易难度。对于该结果,游戏公司不存在过错。
从本案审理来看,法院认可游戏充值消费为娱乐消费,而非投资行为,因此否定了玩家将 " 充值提升角色价值以便交易获利 " 作为合同主要目的的主张。
网络服务合同的核心标的物是 " 游戏服务 " 本身,判断合同目的是否实现,应检视服务提供方(游戏公司)是否持续、稳定地提供了可消费的游戏内容、功能和环境。
正是基于游戏公司与玩家之间的合同关系,游戏公司应当通过用户协议、在显著位置公示的各类声明、公告等,牢筑防范法律风险的有效 " 防火墙 "。这些文件不仅要清晰界定双方权利义务,明确游戏规则、充值使用范围、虚拟财产属性等关键内容,还要兼顾合法性与合理性,既避免因约定不明引发纠纷,也充分保障玩家的合法权益,实现双方利益的平衡与共赢。
03
长期信息披露违规,
游戏上市公司遭罚3200 万元
10 月 31 日,某 A 股游戏上市公司因多项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处以总额约 3255 万元的罚款。主要违法事实包括:
2014 至 2020 年年报披露的股东持股情况存在虚假记载;2018 年年度报告未披露收购江苏某公司股权事项为关联交易,存在重大遗漏;公司 2020 年间接收购广州某公司股权事项为关联交易,2020 年 12 月 7 日披露的临时公告虚假记载、2020 年年度报告存在重大遗漏;2018 至 2021 年年报未披露与其他公司发生的关联交易,存在重大遗漏。
公司本身被警告并罚款 900 万元。公司董事长被罚款 1400 万元,其他多名高管也被处以不同金额的罚款。
据悉,此次处罚案件在两年前便已开始立案调查。2023 年 6 月,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公司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公司副董事长立案。
04
手游加速器 " 永久免费无广 ",
构成虚假广告被罚
日前,昆明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昆明市公安局网安支队联合发布 2025 年第三批网络违法违规典型案例。其中,某手游加速器因虚假广告被行政处罚。
2024 年 6 月 4 日起,云南某科技有限公司与快手、B 站、百度等平台合作推广其开发的游戏加速器软件,在宣传中多次使用 " 永久免费无广 " 等广告用语。然而,该公司于 2024 年 12 月在其官方平台上发布《看广告获取加速时长上线公告》,称使用 Gi 手游加速器软件时须支付使用费或看广告免费。
市场监管部门认定该行为构成虚假广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五条,对该公司进行行政处罚。
本案给所有游戏相关企业敲响了合规警钟。在市场竞争激烈、商业策略需灵活调整的行业背景下,绝对化宣传不仅易触碰法律红线,更会堵死企业后续优化运营的空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明确禁止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 永久 "" 无广 " 等绝对化承诺若无法长期兑现,极易被认定为虚假广告,面临行政处罚。
游戏企业的宣传需兼顾吸引力与可行性,避免为短期引流而作出无法兑现的承诺。对外宣传应采用客观中性的表述,清晰地告知玩家服务的核心内容与可能的调整场景,既保障用户的知情权,也为自身商业策略调整预留合理空间。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详情
推荐阅读
游戏行业书籍推荐: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公众号
(星标可第一时间收到推送和完整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