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30 日,在第十三届汽车与环境创新论坛上,智驾大陆 neueHCT 产品与市场总经理卢游介绍了智驾大陆的业务布局与发展理念。秉持着 " 立足中国,服务中国及全球 " 的理念,智驾大陆规划了主打 " 安全平权 " 的皓月 HCT Luna 和提供全场景 NOA 功能的繁星 HCT Astra 两条产品线。
卢游还就一段式方案与两段式方案优势展开了分析。他指出,一段式方案相较于两段式方案在用户体验上更具优势,能够显著提升驾驶连贯性、拟人性和安全性,同时具备强大的泛化性,能快速适配不同地区驾驶习惯。此外,基于地平线单 J6M 计算方案,智驾大陆的一段式端到端方案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亦能有效控制成本。
卢游|智驾大陆 neueHCT 产品与市场总经理
以下为演讲内容整理:
智驾大陆 neueHCT(下文简称为 " 智驾大陆 ")成立于 2022 年,公司在国内的上海、南京、北京等地设有办公点;国际总部设于新加坡,同时在海外的日本、欧洲、印度等地均有本地员工,并且部署了 demo 资源。
智驾大陆自成立之初便秉持着 " 立足中国,服务中国及全球 " 的理念,在中国的研发基地迭代先进技术方案,并不断推向全球市场。在此过程中,智驾大陆已迅速在各地推进了相关技术落地,并持续与客户保持密切交流。
对于国内的智驾供应商而言,出海拓展业务一直面临许多挑战,其中一大挑战便在于数据。
目前,智驾大陆正着力提升相关能力,且已构建起海外数据闭环体系,并于海外多个国家合规开展路测工作。
当前,智驾大陆规划了两条产品线,分别是 HCT Luna 和 HCT Astra,命名寓意为皓月与繁星。在确定这一命名时,智驾大陆经过了深思熟虑。对于用户而言,智能驾驶产品的核心价值之一在于,能护送用户安全归家。因此,智驾大陆以 Luna 和 Astra 命名这两条产品线,期望它们能如星光与月光般,照亮用户的归家之路,确保用户平安抵达。
图源:演讲嘉宾素材
HCT Luna 产品线主打 " 安全平权 " 理念。对于所有车辆而言,必须确保车辆安全、驾驶员安全以及车外人员安全,这是智驾大陆坚守的底线。在此基础上,智驾大陆期望以极低的成本将行车与泊车功能集成于一体,打造极具性价比的行泊一体产品,从而实现 " 安全 + 智能平权 "。
HCT Astra 产品线的定位则是为用户创造更好的高阶体验。Astra 提供全场景 NOA 功能,让用户在从家出发前往公司或商场等目的地的整个过程中,无需操心驾驶事宜,无需查看导航,更无需担忧碰撞风险。智驾大陆希望通过 Astra 产品,为用户带来全程的安心体验。
当前市场上,大部分量产方案仍采用两段式算法架构设计。尽管一段式方案具备诸多优势,但也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下一代方案而言,在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需重点解决两大核心问题:一是如何提升用户体验,二是如何有效控制成本。智驾大陆的核心目标是让更多用户能够使用这类产品,而非仅仅追求产品性能的卓越。智驾大陆认为,真正的下一代方案,在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必须同时满足 " 提升用户体验 " 与 " 实现成本可控 " 这两大要求。
首先需明确两段式与一段式方案的核心区别。比如两段式方案中感知与规控模块采用分段设计,中间涉及软件后处理流程,且横纵向控制解耦。因此,驾乘者有时会明显感受到两段式方案下车辆操作的 " 拼接感 "。
以路口右转这一常见且技术难度不高的场景为例,在两段式方案中,车辆在进入路口后,方向盘操作会显得小心翼翼,仿佛换了一个驾驶风格迥异的司机;而驶出路口进入下一段直道后,驾驶风格又恢复如常。众多两段式方案均存在此类问题。
在智驾大陆近期推出的一段式方案中,车辆在这类场景下的连贯性表现优异。一段式方案减少了场景切换的拼接感,在拟人性与体验方面也较原有方案实现了大幅提升,能够让用户体验更好。
尽管在碰撞、接管频次等指标上,两段式方案也在持续改进,但一段式方案在诸多方面具备天然优势。例如在一段连续道路上,一段式方案凭借去场景化的特点,在面对锐角路口、不规则路口等复杂路况时,车辆在左右转弯及绕行过程中的动作衔接流畅,不会出现卡顿现象,车辆的驾驶表现极为接近人类驾驶员,且能符合用户的预期。而预期的一致性对于此类系统而言至关重要,当用户明确知晓车辆的行驶意图时,便不会产生慌乱感;反之,若车辆的操作与用户预期不符,用户则会持续过分关注系统的操作而忽略了路况,反而更加不安全。
对于采用驾驶员专家信息模仿学习的一段式端到端方案而言,车辆行驶的路径平滑度高,避免了动作间断及不合理的横摆等问题。同时,架构的简化使得系统反应延迟更短,甚至在多数情况下低于人类驾驶员的反应时间。总体而言,一段式方案通过更优化的架构,能够带来更高的性能上限。
在量产过程中,智驾大陆十分关注安全性保障问题。在一段式方案中,感知来源更为丰富,模型会直接利用诸多中间结果乃至原始数据。在这种情况下,最终感知性能往往会优于传统的独立感知模型。在端到端架构下,车辆如同 " 看着图像行驶 ",同时结合各层级结果进行保底。因此,从安全性角度看,一段式方案呈现出天然的提升优势,再辅以安全规则兜底,它的安全性表现超出预期,且具备巨大的提升潜力。
在一些特定场景中,若依赖预设规则,采用两段式方案,在很多场景下极易产生规则冲突。以路口大车遮挡形成盲区的场景为例,人类驾驶员在实际操作中,面对此类场景会先减速,观察周围环境后再加速通过路口或斑马线,HCT Astra 的一段式端到端版本也采用了这样的行为。这一行为并非通过规则编写实现,而是通过学习达成。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的是精选数据,规范数据中的驾驶行为。如此一来,整个开发过程以及不同地区的适配工作将变得高度统一,实现高度自动化。因此,这种模式在泛化性方面具备天然优势。
以重庆的测试为例,此前智驾大陆从未在重庆进行过相关测试,但第一天驾驶时系统便呈现出较好的状态。这还因为,在数据驱动的模式下,系统能够覆盖不同城市存在的大量类似场景,仅需解决少量特殊场景问题。与以往针对不同城市编写不同规则的方式相比,这种模式在迭代节奏、开发速度以及问题解决的泛化适用性方面均显著提升。
今年 9 月,我们在德国进行了实地测试。测试反馈显示,大部分问题并非集中在性能、精度、延迟等技术层面,而是欧洲同事提出的一些关于驾驶行为的疑问。例如,他们询问为何在超车时系统会选择与左侧车道车辆博弈。这种操作在中国被视为亮点,但这在欧洲不被接受,应等待左侧车道车辆通过后再变道行驶。此外,他们还指出,在欧洲不应出现右侧超车行为,否则会引发投诉。
针对这些问题,智驾大陆发现,只要拥有相应的驾驶员数据,模型便会自然地吸纳这些驾驶习惯,无需对规则进行额外修改。以汇流口场景为例,在国内,驾驶员可能会选择避让并变道;而在欧洲,驾驶员则认为对方车辆会遵守规则,不会突然冲入,因此直接行驶即可,否则会影响其他车道。由此可见,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驾驶习惯存在差异,需要进行针对性适配。对于一段式方案而言,性能表现并非难点,在不同地区均能达到较高水平,真正需要关注的是如何适配各地的驾驶习惯。
关于如何提升用户体验,以及如何实现更可控的成本,让更多用户能够使用更好用的产品,这套系统就是现阶段智驾大陆给出的答案。这套一段式端到端方案可基于地平线单 J6M 计算方案运行,在有限的算力和成本条件下,仍能带来出色的用户体验。
智驾大陆虽成立时间不长,但已获得众多项目定点,其中不乏中国大陆以外的量产项目。从今年年底至明年下半年,将陆续有多款车型在全球实现量产。智驾大陆这一年在海外市场落地、海外数据闭环构建以及海外适配等方面的理解与实践,已初见成效。未来,智驾大陆期望将中国的先进方案推广至世界各大洲,为全球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卓越体验与可靠安全保障。
(以上内容来自智驾大陆 neueHCT 产品与市场总经理卢游于 2025 年 10 月 30 日在第十三届汽车与环境创新论坛发表的《" 技术 + 量产 " 驱动,面向量产的一段式端到端规模化之路》主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