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会变傻有了进一步科学依据!
缺乏休息后白天容易走神的生理机制找到了:正在被 " 洗脑 "。

而这个 " 洗脑 " 过程通常在睡眠时发生,用于清理日间积累的废物。在睡眠不足的人身上,这个夜间睡觉时限定的活动,则会在白天清醒时启动——而代价是注意力严重受损。
该研究已经登上了 Nature 子刊。


夜间睡眠是最佳洗脑时间
2019 年,波士顿大学的研究团队在Science期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成果,首次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与脑电图同步监测,清晰捕捉到了人类睡眠时的大脑清洗全过程。

其中就包括与阿尔兹海默症密切相关的 β 淀粉样蛋白。
醒来之后,周期不见了,脑脊液就没办法大量冲进大脑,完成有效的清洗。

通过对 13 名志愿者的监测,研究团队找到了答案。
睡眠时,大脑神经元会进入同步化节律活动(表现为脑电图记录到的慢波活动),大量神经元同时停止兴奋,对氧气和葡萄糖的需求降低,血液才得以大规模撤离;而清醒状态下,神经元活动分散且活跃,血液需持续为其供能,无法形成空档期,脑脊液自然难以进入大脑深处完成有效清洁。
于是,网友表示:没事洗洗睡了是真对啊。(doge)

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对于预防老年痴呆,着重增加 " 洗脑 " 的脑脊液总量,会成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现在,麻省理工的最新研究则表明,如果夜间睡眠不足,脑脊液无法完成清洁,则在白天注意力就会受影响。
白天走神是正在被洗脑
团队招募了 26 名健康志愿者,让他们分别在睡眠充足和睡眠不足两种情况下参与实验。
志愿者需要在两种状态下完成视觉、听觉方面的注意力测试。比如,在视觉任务中,要紧盯屏幕上的固定十字,当它变成正方形时快速按下按钮;在听觉任务中,则要在混合声音里识别特定声音并及时反映。

实验发现,睡眠不足的志愿者任务表现明显差,具体体现为反应时间延长,部分情况下甚至对屏幕变化或目标声音毫无反应,直接神游,进入放空状态。
更关键的发现在于大脑的内部变化。睡眠不足的志愿者走神时,脑脊液会出现异常流出;当注意力恢复,脑脊液又会回流。


正常情况下,大脑在深度睡眠阶段会启动清洁程序,脑脊液会规律流动,清除大脑在白天积累的代谢废物来维持大脑正常功能。
但睡眠不足时,这一清洁过程无法充分进行,导致废物在大脑内堆积。这时候,大脑就会病急乱投医——在清醒状态下强行启动类似睡眠时的脑脊液清洁过程。
这种操作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清除废物,但代价是占用维持注意力所需的神经资源,最终导致注意力下降。
也就是说,哪怕人是醒着的,也要硬启动睡眠式清洁,把原本用来维持注意力的 " 精力 " 占了,导致咱走神。

这项研究的一作是计算神经科学研究者 Zinong Yang,主要研究不同注意力状态下的大脑动力学。
她在圣地亚哥大学获得认知科学学士学位,后来在波士顿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导师是 Laura D. Lewis。
以上两篇研究都来自 Lewis Lab,通讯作者都是 Laura D. Lewis。
所以,像刷手机查资料,手指划着划着突然忘了自己要搜啥这种情况,可能不是单纯的没精神,而是熬夜后大脑在 " 违规 " 启动洗脑程序。
咱以后能不熬就别再熬了。
参考链接:
[ 1 ]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3-025-02098-8
[ 2 ] https://news.mit.edu/2025/your-brain-without-sleep-1029
[ 3 ]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771636
[ 4 ]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6/6465/628
一键三连「点赞」「转发」「小心心」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 完 —
年度科技风向标「2025 人工智能年度榜单」评选报名火热进行中!我们正在寻找 AI+ 时代领航者 点击了解详情
企业、产品、人物 3 大维度,共设立了 5 类奖项,欢迎企业报名参与
一键关注 点亮星标
科技前沿进展每日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