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猎云网 32分钟前

康迪科技“出海记”,配送机器狗方案初步完成

当一只配备储物箱的四足机器狗在印尼雅加达的街头自主穿行,将外卖包裹精准递送到用户手中时,背后是康迪科技从电动高尔夫球车制造商向具身智能方案供应商的跨界突围。

从 " 概念想象 " 到 " 场景落地 ",机器狗如何啃下硬骨头?

今年 9 月,康迪科技与印尼最大数字生态 GoTo 集团达成合作,康迪科技新成立的子公司杭州了望塔科技有限公司将为 GoTo 集团提供三台机器人用于测试与创新,双方联手解决外卖市场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未来,一只搭载智能储物箱的四足机器狗会在印尼雅加达的街头灵活避开行人,自主穿梭至公寓楼下,通过语音提示完成取件验证后自动开启箱门——这一幕将成为康迪科技跨界布局具身智能领域的实战画面。

从概念想象到场景落地,康迪科技在技术研发上不断突破。

据了解,此次康迪科技推出的配送机器狗方案,是基于云深处科技 Lite3 四足机器人平台改造,核心突破在于将 " 移动载体 " 与 " 智能储物 " 功能深度融合。

其方案已实现三大关键功能的闭环。

交互端,外卖员可以通过嵌入 GoTo 配送系统的软件,在相关场景完成机器狗的调用与储物箱开启操作,并精准输入目的地信息;

验证端,机器狗在到达收件点后则会自动触发语音提示,通过扫描条形码完成身份核验,若出现条码错误会即时反馈 " 对不起,条形码错误,请再试一次 ",核验成功则播报 " 谢谢你 ";

收尾端,储物柜在收件人取件后会通过传感器检测包裹移除状态,随后发出 " 请把储物柜关上 "" 交货完成,返回基地 " 的语音指令,确保整个流程的完整性。

在印尼市场,康迪科技选择了 " 配送箱 + 机器人 " 的模块化改造切入,这降低了试错成本,在快速抢占场景落地的同时,也能够尽快解决印尼外卖市场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东南亚物流,细分场景的 " 降维打击 "

康迪科技与印尼本土科技巨头 GoTo 合作,这背后是对区域物流痛点的精准判断。

根据国泰海通证券的数据,2024 年东南亚外卖行业市场规模达 199.8 亿美元。印尼是其中最大市场,占比超 27%,但 " 最后一公里 " 配送效率的问题却在制约行业的长期发展。

印尼《雅加达邮报》曾报道,雅加达市区外卖骑手日均配送订单约 25 单,其中 30% 的时间消耗在小区门禁登记、楼宇穿梭等非配送环节,遇上雨季或交通高峰,订单延误率可达 40%。

此外,人力成本的不断攀升也加剧了行业压力,印尼人力资源部数据显示,2023-2024 年雅加达外卖骑手月薪涨幅达 18%,平台的一部分压力和成本也会转移至消费者身上,导致用户流失。

康迪科技的机器狗配送方案则恰好切中这一痛点,据测算,一台配送机器狗日均可完成 40 至 50 单配送,是人工配送量的 1.6 至 2 倍,且无需支付薪资、社保等固定成本,配送机器狗的全面普及会使行业效率取得质的提升。

从场景切入,在细分市场进行降维打击,是康迪科技国际化的成功经验,康迪科技过去在北美的成功,就是从高尔夫场景切入开始的,从去年开始,康迪科技切入北美安防市场,也是同样的逻辑。

从 " 造车 " 到 " 造智能体 ",康迪的升维挑战

从电动高尔夫球车到配送机器狗,康迪科技的转型并非偶然,而是中国制造业 " 出海范式 " 升级的缩影。

早年间,康迪科技以 " 集装箱贸易 " 模式将电动高尔夫球车销往全球,虽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受关税、贸易壁垒影响较大,这种模式的长期毛利率也远低于智能装备行业的平均毛利率。

此次与 GoTo 达成合作,标志着康迪完成了从 " 产品出海 " 到 " 生态出海 " 的转型,通过与 GoTo 合作,康迪科技不仅输出硬件设备,还将参与配送流程的数字化改造,例如将机器狗的定位、电量、任务状态等数据接入 GoTo 的调度系统,实现 " 人机协同 " 配送。

这种模式下,康迪的收入结构将从一次性硬件销售,转变为 " 硬件 + 服务费 " 的长期收益,毛利率也有望进一步提升。

但目前康迪科技仍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其技术层面的自主导航算法能否完美应对复杂路况;如何完成本地化运维,机器狗的维修、保养;如何面对来自印尼市场竞争对手的挑战等等。

未来若成功突破这些难关,康迪科技有望复刻其在非公路车领域的 " 隐形冠军 " 路径——避开乘用车红海,在物流机器人细分场景建立优势。

更重要的是,康迪的探索将为中国具身智能企业出海提供参考:依托国内完整的供应链体系降低硬件成本,通过与海外本地平台合作快速切入场景,以 " 方案输出 " 提升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