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8 日,英伟达与诺基亚宣布达成战略合作。
诺基亚将在其 RAN(Radio Access Network,无线接入网)产品组合中,引入基于英伟达技术的商用级 AI-RAN(人工智能无线接入网)产品,使通信服务提供商能够在英伟达平台上部署原生支持 AI 的 5G-A 和 6G 网络。
英伟达还将以每股 6.01 美元的认购价,向诺基亚投资 10 亿美元,同时成其第二大股东。
合作消息一出,诺基亚股价应声大涨 23%,创近十年来新高。

伴随 GTC 2025 华盛顿场更多消息的释出,英伟达股价同样创下历史新高。10 月 29 日,英伟达市值首次站上 5 万亿美元大关,成为全球首家突破这一市值门槛的企业。
作为一家百年老企,诺基亚虽然在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逐渐被数码科技消费者「淡忘」,但其根基的通信技术领域,按照英伟达的话,依然处于「业界领先」地位。
不管是 3G、4G,还是 5G、6G 通信领域,拥有雄厚技术积淀和专利产品的诺基亚,都是其他行业企业(包括巨头),无法忽视的一大存在,尤其是在美国市场。
诞生于百年前(1925 年)的贝尔实验室,鼎盛时期几乎一直是美国首屈一指的技术研究中心,取得了数字通信、蜂窝电话等领域的多项划时代成果,累计获得 3 万多项专利,并培养出了 15 位诺贝尔奖。2016 年,贝尔实验室随阿尔卡特 - 朗讯被诺基亚收购,成为诺基亚旗下实验室(Nokia Bell Labs)至今,并一直致力于新一代网络技术研究。
今年初,诺基亚宣布其「5G 标准必要专利(SEP)」组合已突破 7000 项。拥有如此大量的 5G 标准必要专利,意味着任何一家生产符合 5G 通信标准的设备企业,都可能需要获得诺基亚的专利许可。「任何连接到蜂窝网络的设备,都在使用诺基亚的专利技术」,百年老企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据悉,目前已有超过 250 家公司获得了诺基亚专利技术的许可,公开信息的就有苹果、三星以及小米、OPPO、vivo 等。不只移动设备领域,其它消费电子产品领域,以及物联网设备、网联汽车等领域,皆有大量相关企业在使用诺基亚专利许可的通信技术。
诺基亚还特别强调,对 6G 的「积极」预标准化工作,使其在即将开始的 6G 标准化进程中,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可能有人会好奇,美国本土企业高通也拥有大量 5G 专利技术,为什么英伟达选择了与诺基亚达成战略合作呢?
一方面,英伟达已经与高通展开了合作,领域聚焦在了 AI 算力的提升上;一方面,在通信技术领域,诺基亚这样的百年老企,无疑拥有更多的底层专利技术,而这对英伟达来说,无疑是联手构建 AI 原生通信技术的重要保证;一方面,相比于高通的「全军出击」,当下的诺基亚,更适合与英伟达展开 5G-A 和 6G 通信技术领域的深度合作。
北欧还有一家老牌通信技术企业——爱立信。爱立信和英伟达的合作,目前更多集中在北欧(瑞典)本土市场。
根据市场研究咨询机构 Omdia 预测,到 2030 年,全球 RAN 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 2000 亿美元。作为其中一个技术风口,AI-RAN 市场正在加快发展。
作为创始成员,英伟达和软银、ARM、微软、亚马逊、三星、诺基亚、爱立信、T-Mobile 等于 2024 年 2 月共同组建 AI-RAN 联盟,旨在推动 AI 与新一代通信技术的深度融合。

英伟达和软银牵头组建的 AI-RAN 联盟,核心攻坚技术方向包括基站分布式 AI 处理、网络频谱效率优化、能耗管理以及边缘计算服务创新,确立了 AI for RAN(AI 赋能无线接入网)、AI and RAN(AI 驱动无线接入网)、AI on RAN(AI 加持无线接入网)——这三大技术路线。
作为联盟生态成果,英伟达与软银联手于 2024 年 11 月带来了试运行的 AI-RAN 平台,采用英伟达 Aerial 加速技术,实现全球首个同步处理 AI 推理与 5G 传输的电信网络架构,将自动驾驶指令延迟降至 10 毫秒以内;未来可支持自动驾驶汽车远程控制、机器人控制等应用场景。
此番,诺基亚在其 RAN 产品组合中,引入基于英伟达技术的商用级 AI-RAN 产品,可以看作联盟生态企业间的又一重要合作成果。
AI on RAN 领域,英伟达和诺基亚将联手把云计算能力扩展到基站边缘,提供分布式边缘 AI 推理能力的同时,创造一个「超低延迟」的计算环境,为自动驾驶汽车、工业机器人等应用场景提供可「实时决策和响应」的通信技术环境。
这类应用场景,也可让通信运营商们的闲置 RAN 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开辟新的业务增长领域。对运营商来说,可以在基站现场处理的数据,就不用再传回数据中心,同样将减轻网络传输负担。
与之同步,诺基亚将采用英伟达已经推出的 ARC(Aerial RAN Computer)、以及刚刚推出的 ARC-Pro(Aerial RAN Computer Pro)计算平台,来建构其与之兼容的 AirScale 基站的核心 AI 能力。

联手通信运营商,英伟达和诺基亚宣布,将在 2026 年与 T-Mobile 合作开展相关产品组合的技术测试,对其实际场景应用下的性能和效率提升进行验证。戴尔也在其 Dell PowerEdge 服务器场景下,推动诺基亚集成英伟达 AI-RAN 解决方案产品组合的应用创新。
推广普及后的 AI-RAN 产品组合,将确保用户在使用生成式 AI、AI 智能体以及物理世界交互型 AI 应用时,获得更加流畅的网络体验。AI-RAN 产品组合,也将更好支持和助力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AR/VR 眼镜等 AI 原生设备的技术实现和场景应用落地,并为 6G 时代的集成感知与通信(ISAC)等新应用做好准备。
4G 时代,并没有太多厂商预料到,AI 技术在 5G 时代迎来的这一轮「爆发式」增长。连带地,在 5G 技术标准制定、产品应用和场景推广上,并没有带入过多的 AI 能力。
5G 时代,汲取之前经验教训,从 5G-A 开始,各大厂商开始角力 AI 原生通信技术标准、产品应用及场景推广,努力为预计 2030 年开启的 AI 原生 6G 通信大时代「铺路」。
按照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话讲,「6G 或许将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智能觉醒』,它不再只是关于更快的网速或更低的延迟,而是要让网络本身变得能感知、能思考、能响应,成为一个真正的『智能伙伴』」。
在这样的新发展态势下,如何解决复杂 AI 计算与实时通信技术间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并将其深度融合发展,考验各方智慧。
作为 AI 计算领域的全球领导者,英伟达牵头搭建 AI-RAN 产业联盟、联姻诺基亚等生态共建合作伙伴,无疑是想给这一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给出一个英伟达版的「解决方案」来。而在这一过程中,英伟达也无疑走在了全球 AI 原生通信技术标准引领和产品落地的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