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ZAKER咸阳 18分钟前

胡国庆:记录时代变迁 100 个关键词(52)养老

1996 年 陕西长武

人总有干不动的那一天,当你步入晚年,不管有多么坚强,仍要依靠子女,除此之外,还能指望谁?所以,在中国传统里,养儿防老根深蒂固。

1996 年 陕西长武

所谓 " 百善孝为先 ",指的就是要孝敬老人,但如何衡量孝顺?大致体现在物质与精神层面,同时还存在城乡差异,比方城里人退休后有养老金,生活相对要稳定一些。

2018 年 陕西镇安

而对于乡村,年满 60 周岁以上老人每月可享受一二百块钱的高龄补贴。这点微薄收入,难以维持生计,所以,农民仍摆脱不了养儿防老。这样一来,家里就必须要有个男娃。

1995 年 陕西旬邑

在计生年代,乡村超生现象比较严重,其根源还是想要个男娃,农家不在乎娃多,所谓人多力量大,你一口、他一口就把老人给送走了。

1995 年 陕西长武

实在生不了,就会去外面抱养,或者两家交换,早期乡村过继现象十分普遍。

抱养的娃不存在歧视,和自己亲生的一样,虽然长大后他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但仍会给继父继母养老送终,很少听说哪个过继的娃不管老人了。

1992 年 陕西陇县

男娃成家后就要分家,因为人多挤在一口锅里吃饭难免发生矛盾,兄弟间好商量,而背后还有各自的女人,谁占便宜谁吃亏?其主要矛盾集中在赡养老人。

1995 年 陕西长武

如果老人还能从事农活,谁都愿赡养,这等于给小家增添了劳力。

有些老人生活还能自理,就会暂时避开家庭矛盾,自己单另过,给娃减少负担和矛盾。

2010 年 甘肃正宁

农户分家后,老人通常会跟小儿子过,因为他刚成家,底子薄,负担相对重,老人还想尽把力。

1995 年 陕西长武

如果老人主意已定,其他兄弟几个就要定时给生活费。

困难时期,每月大概 5 块 10 块不等,逢年过节提点糖果、糕点,或者买身新衣裳啥的。

乡村大多数家庭都是这样过来的,这种现象十分普遍,也称得上比较和谐的家庭。

1995 年 陕西长武

一旦老人身体欠佳就麻烦,农活做不了,还经常要吃药打针,这些开支均由和谁过来承担。

时间长了,就容易引发家庭矛盾,兄弟间好商量,毕竟是自己的老人,虽然分家,但仍要尽到孝心。

2012 年 陕西蓝田

但乡村家事非常复杂,后面还站着各自的女人,当面不说,回到家嘟嘟囔囔:" 凭什么要我们出钱?分家时不是谈妥了吗?"

女人在后面发牢骚,爷们也不好拍板,毕竟都有自己的小家。

1990 年 陕西长武

所以,谁都有理由赡养,也都有理由拒绝,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清官难断家务事。

但对于大多数人家来说,孝敬老人是责任,哪怕生活再艰苦,也要赡养老人。

2018 年 陕西旬阳

2006 年,我采访宁夏一个女孩带着母亲去上大学,因为母亲是个盲人。

女孩在她 14 岁那年父亲病重,家里没钱救治。寒冬腊月,女孩站在县长办公室门外却不敢敲门。

县长开门见雪地里站着一个女孩,得知后给了 1000 块钱。当女孩回到家时,父亲刚断气了。

女孩靠捡破烂读完高中,2003 年,考上湖北一所大学,因为家里交不起学费,仍是县长资助她上大学。

2006 年 3 月 18 日,女孩带着盲母上大学。

过年放寒假,老师从班费里给她筹了一点路费。

快到家时,女孩口袋里仅剩下两块多钱,在集市买了 2 斤豆腐,盲母手捧豆腐泣不成声。

母亲过年吃上了热豆腐。

由于女儿不在家,盲母经常摸不着家门,一个人待在雪地里,多亏村里的父老乡亲,不然早就没命了。

为了照顾盲母,女孩办理了休学手续,带着一起外出打工。一年后,又带着盲母回到校园继续完成学业。

人们常说孝敬父母,在这个女孩身上得到充分体现。

在商场里,盲母很想买下这床丝绸被面给孝敬的女儿做陪嫁。

但在现实中,不孝之子大有人在,虐待老人现象时有发生。

2000 年,我接到一条线索,称山里有对 70 多岁的老夫妇住在坟墓里长达 4 年之久。

2000 年 3 月 21 日,老两口住在坟墓里。

我有点不信,活人咋可能住在坟墓里?子女都干啥去了?咋对得起养育自己的爹娘?

当我看见半山坡上一座孤零零的合葬墓,老人弯着腰在墓穴里爬进爬出简直不可思议,这可是真人真事。

母亲生了 6 个娃。

老人膝下 3 儿 3 女,除小儿子外,其他几个都已娶妻或嫁人生子,却没哪个愿站出来赡养老人?理由都很充分,听上去比他们老爹老娘还活得累。

老人本想和小儿子一起过,等死了就把房子留给他。

但小儿子一直没娶上媳妇,整天怨天载道地气老人:" 要住,就住到死人墓里去!" 搞得家里整天是鸡飞狗跳,气得老两口干脆搬到墓里去了。

由于子女不孝,老人在村里抬不起头。几年前,老父亲的左眼还被村里人给打瞎了。

老人在墓前种了一点小菜。

俗话说:" 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一个人从娘胎里出来,是爹娘抚养成人,应当包容老人的不完美,因为世上找不出十全十美的人。

面对人间沧桑,无论是富贵还是贫寒,总不能忘记爹娘的养育之恩,这是做人的底线。

2022 年 陕西镇安

人间悲欢离合的故事太多,一个人连自己的爹娘都不孝,活着又有何意义?还是那句老话:" 可怜天下父母心!"

2012 年 陕西太白

1999 年,我在山里采访,有个农民找到我说,他们兄弟 7 人都已成家,父亲早逝,母亲守寡好不容易将他们拉扯大。

过年期间,在外打工的老二回来想尽点孝心,打算接老娘去南方住上一段时间。

2006 年 陕西长武

可兄弟间意见不统一,老娘走了谁给做饭带娃?

小儿子态度更坚决,兄长几个娃都是老娘带大的,如今他媳妇即将临产,说啥都不答应。

家人征求我的意见,我当然赞成老人去南方,家人工作也做通了。

1995 年 陕西长武

第二天一大早,老母亲乘坐我们的采访车来到长途客运站,票都买好了,正准备上车。

这时小儿子骑着摩托车赶来了,说媳妇和他吵了一夜,如果老娘去南方?她就不想活了,直接将老娘从车上给拽了下来。

2002 年 陕西镇安

看到老人远去的背影,我心里很不是个滋味,难道非要把老人给累死不可?

换位思考,一旦你老了,子女这样对待你能接受吗?

2018 年 陕西旬阳

在一些贫困人家,老人住在破旧黑乎乎的灶房里,生活上自食其力,心里还要惦记着子女。

这时才感到父母的伟大,为了子女,他们含辛茹苦一辈子,很多老人晚年过得非常凄惨,令人痛心。

2010 年 甘肃正宁

社会传统观念在很大程度与养老密切相关,所引发出一系列社会问题,当问题集中在一起时,就形成了家庭矛盾。

而对子女来说,父母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1995 年 陕西长武

坊间有共鸣,看人品,首先要看他对父母的态度,态度决定了他的人生高度,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对朋友还能好到哪去?谁敢和这种人打交道?

2015 年 陕西山阳

人生短暂,父母活着的时候多尽点孝,一旦走了,想尽孝都没机会了,因为他们是你最亲近的人。

在这个尔虞我诈的环境里,父母最值得信任,唯有父母愿去为自己的儿女送命。

2008 年 四川青川

截至 2024 年底,我国老年人口已超 3 亿,虽然社会养老保障在不断推进,但子女尽孝依然是养老的重要情感支柱,要让老年人有尊严地安享晚年。

明白人都清楚:" 人在做,天在看,因为谁都有老的那一天!"

1990 年 陕西扶风

来源 / 草根

相关标签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