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导演帮 前天

对话《余生有涯》导演李木戈:用镜头关照受害者,聚焦女性维权与司法实践

" 她精心培育的蒲公英花是她的写照。她希望自己像蒲公英一样顽强,开出美丽的花朵,在成为果实后随风而散,不管落在什么样的环境,都能重新生根发芽。"

——《余生有涯》导演李木戈

由李木戈执导、饶俊编剧,毛晓彤、张彬彬领衔主演的剧集《余生有涯》将在 10 月 26 日收官。该剧改编自墨书白的同名小说,以独特的温暖视角切入严肃社会议题,既关注性别平等与女性权益,也揭示了司法实践中的复杂和挑战性,引发了广泛关注与热议。

《余生有涯》海报

2019 年,李木戈首次独立执导剧集《东宫》,获得了新浪年度十大剧集荣誉。其代表作包括大热剧《暗恋橘生淮南》《司藤》《我的人间烟火》等,是近几年备受瞩目的一线影视剧导演。

李木戈导演

在收官之际,我们有幸与导演李木戈深入对话,探寻这部旨在 " 治愈救赎 " 的作品,如何在镜头内外关照社会现实,书写平凡人的不凡力量。

寻找自己 " 软弱 " 的根源

发出反抗力量

李木戈回忆道,第一次翻开《余生有涯》的原著小说,是在一次进山徒步的航班上。叶思北和秦南身上互相温暖、互相支撑的力量和情感深深打动了他," 人物的设定,包括人物所遭遇的事情,都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近,它更有那种真实的温度。" 在阅读的过程中,他几度落泪,下飞机后立刻联系制片人周丹,两人随后就剧本的改编方向达成一致。

毛晓彤 饰 叶思北

张彬彬 饰 秦南

《余生有涯》的结构设置巧妙,明线与暗线相互交织推动,以叶思北的性侵事件为明线,暗线则为秦南和叶思北的情感关系。" 一个人现在看起来很软弱,她为什么软弱?" 李木戈认为,《余生有涯》既不是大女主故事,所探讨的也不是绝地反击。它的故事内核是像剥洋葱似的剖析一个人软弱的成因,试着找出导致其软弱的根源,并且用她真正需要的方式去帮助她。李木戈希望,通过观看这部作品,观众也可以找到导致自己软弱的枷锁,生发出反抗的力量。

谨慎衡量文艺作品的温暖和残酷

如何在揭露现实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在创作《余生有涯》的过程中,李木戈不断地在思考这个问题。传达事件发生的程度,与观众感受剧中带来的情绪价值,二者之间横着一把尺。《余生有涯》基调温暖,但作为现实题材的剧集,导演团队又必须呈现残酷的现实。因此,经过再三考量和大量的讨论后,李木戈选择采用一些意识流的片段,通过艺术化描写替代直观呈现,这样既能让观众感受到发生了什么,又不会过多地揭开受害人的伤疤。

为了避免直接表现案件过程,李木戈采用水下戏展现叶思北的心理状态,用溺水后想要抓住什么,但又抓不住的无力感,还有像岸上搁浅的鱼大张着口的窒息感,去表述侵害带给她的心理创伤和压力。对于心理戏的设计,李木戈并不是简单选取意向来表达,而是从人物的家庭、性格和心理需求出发。" 叶思北这个人物,她经常处在一种内心挣扎的处境,她想要去抓住什么,或得到某种认可来证明她的决定是正确的。"

李木戈采用水下戏表现叶思北心理

叶思北:一个在沉默中爆发的人

剧中有一场戏被称为 " 高光片段 ":叶思北在家人面前坦白决定去报警,歇斯底里地指责家人自私。这场戏是展现叶思北内心觉醒,决定自发维权的重头戏。对于如何从细节上体现人物的觉醒和力量?李木戈认为其最根本的在于一个人 " 何时、因何做出改变 "。叶思北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多年来逆来顺受,甚至背上了弟弟的房贷。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亲人多年以来的伤害最终引燃了她的爆发。

叶思北决定报警 遭到母亲黄桂芬(刘丹 饰)反对

" 对于和原生家庭的关系,我们绝大多数人对这一点是无奈的。并不是一上来我们的内心想法都是去反抗,因为不管是受到亲情,还是其他各种因素的约束,我们常常处在一个无法反抗的无奈状态。具体说叶思北,她的父母、弟弟不爱他吗?都爱。但是给了她一部分爱,又不足以支撑她按照自己的心意去生活,她需要去顾忌亲情带来的枷锁。我们中国式家庭的父母大多数说会说一句话:‘我都是为你好,哪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孩子也都会认为自己是爱父母的。但往往在‘爱’字的表象之下,我们其实放弃了很多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是被动地接受现状以及一些规训,直到发生了一件大事后,我们才会反思自己是否应该做出改变。"

李木戈说,从少年时期开始,叶思北就是非常自立自强又倔强的女孩,这种性格是刻在她骨子里的,甚至有一部分是遗传于母亲,只不过她们两个人所处的时代、生活经历不同,导致她们走向不同的方向。而一旦遇到事情后,加上有秦南的支持和鼓励,叶思北心中那束代表着反抗精神的火苗便会重新燃起。

剧中,叶思北的母亲黄桂芬是一个令人又爱又恨的角色,她既是父权制度的受害者,又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它的维护者。丈夫的不作为,导致黄桂芬在很早的时候,就需要把自己武装起来,变得 " 张牙舞爪 "。李木戈认为,一个家庭的生活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包括人的感受也是细微、复杂的。在塑造黄桂芬的过程中,他和编剧团队的每个人都会聊起自己与父母的相处方式,大家会一起探讨亲子间各种各样的交往方式。

他强调,这部作品并不是想通过这个人物去规劝某一类人,而只是把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合乎她的时代及剧中家庭关系的母亲,做出真实的呈现。" 所有的家庭关系都是复杂的。我们没有办法用一种相处模式去告诉别人,你们应该学他们,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不同。" 李木戈觉得,其实最重要的是沟通。" 如同叶思北和母亲抗争,抗争到最后,母女俩终于学会了沟通。只不过从一开始,她们没有合适的沟通方式,所以沟通看起来是在对抗。直到最后,母女俩能够心平气和地讨论某件事情,虽然在沟通过程中依然会有情绪冲突,但这已经代表她们都在做出改变。"

秦南:在并肩冲锋中寻找自我

主角秦南在少年时期,曾经历了生命中最黯淡的时刻,叶思北的出现让他看到了一束光亮和希望,她鼓舞人的话给了他莫大的力量,让他继续面对惨淡的人生。而当秦南一直按照叶思北所鼓舞他的话去生活,多年以后再次见到叶思北时,他发现她已经被社会关系、亲情关系压榨到随波逐流,失去了当年的光彩,不再是他所信仰的模样了。因此,秦南提出离婚,是因为接受不了自己少年时候理想的破灭。

在叶思北受到侵害后,秦南始终陪伴在她身边。李木戈不认为他是叶思北的 " 拯救者 ":" 一名女性在遭遇这样的事件之后,她不是说需要被谁拯救,或者需要被谁去点亮一束光,因为叶思北心里那道光其实一直在的,那也是秦南心里的光。虽然叶思北一度接受命运,不愿在复杂的家庭关系之下去抗争,但那道光一直都在,而秦南在抗争过程中也给了她非常大的支撑。当你要奔赴战场的时候,哪怕身边只有一位战友,只要有一个人与你并肩冲锋,你就不会感到彻底的孤独。"

李木戈告诉我们,他一直想在《余生有涯》中探讨的,是 "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试图摆脱对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我。" 叶思北和秦南并不是互相拯救,而是互相扶持、帮助,而且互相懂对方,知道对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如果只是在嘴上说,‘你要坚强,你要振作’,而不去追溯她现在这样的成因,那么就不能知道对方真正需要什么,无法给出切实的帮助。" 李木戈认为,正因为叶思北能感受到秦南真诚的帮助,她也能够真诚地回馈对方,同样去换位思考,为秦南考虑,也给对方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是一段两人相互温暖彼此的过程。

司法实践的复杂与受害者困境

和现实中许多受害者一样,主角叶思北在维权时面临证据、舆论等多重压力。在呈现司法程序、司法实践中的复杂性时,如何把握尺度,既展现维权过程的 " 艰难 " 与 " 复杂性 ",又能让观众感受到 " 社会进步 "" 法治精神 " 最终得以彰显,对于创作者来说,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除了女性成长和家庭关系的讨论外,《余生有涯》也向观众展现了司法实践的复杂,以及受害者维权的艰难,从法官、律师、原被告及证人等多个角度,还原了一个虽冰冷但公正的司法程序。在李木戈团队探讨主角叶思北的抗争过程中,除了叶家人的转变,另一个重要的塑造点是以叶思北和楚楚所代表的女性受害者面临的全方位困境。

李木戈表示,在面对性侵案件的时候,女性的维权之路是非常困难且复杂的,因为她承受的压力不止来自司法层面,还要遭受来自社会和周遭的舆论冲击,也会受到他人的主观揣测和误解。他认为,不管在任何时候,都要相信司法的公正,相信法律才是伸张正义最有效的手段。" 而在得到公正的判决之前,受害人要遭受的方方面面,可能导致你在还没有等到司法程序终结的时候,在某一刻就已经支撑不住了。"

李木戈以剧中角色楚楚举例,在遭遇了网暴后,她在法庭上因为怯懦,做出了不利于叶思北的证言。楚楚的举措看似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再遭受舆论指责,但她站在了司法公正的对立面。" 从法律层面上,这是违法行为,但从道德层面上,我们应该去批判她吗?你在批判她的同时,还是要去考虑到底是什么导致她做出这样的选择,这个成因我们需要再往前追溯。"

杨雨希 饰 楚楚

无论是证据链的脆弱,还是关键证人当庭翻供等司法实践中的困境,这些 " 不完美 " 都在《余生有涯》中被大胆、坦诚地展现,这对于公众全面理解法治有着一定特殊价值。在这部剧中,看似冷酷的法官,在庭审结束后,对于司法程序为何冰冷无情为观众作出了解释:杜绝冤案。

" 司法程序不该被情绪左右,也不该被人情所支配。观众都知道犯人是谁,知道切实地发生了什么,知道谁是罪犯,谁遭受了不公。但对于一个程序来讲,它不是开了天眼的,它是公正冰冷,不能因为人情去偏袒某一方的,所以就一定要讲证据。在事件之初,叶思北因为家人的劝阻没有及时报警,导致了证据链不足,她的维权之路因此变得如此复杂和艰难。我们不能去用法律去迁就情绪,要如实地表现这种情况。"

剧集展现了在面对执法的过程中,受害者及其家属的真实状态,李木戈希望通过这部戏全方位地展现在维权之路上人们可能会遭遇的事情。同时也能警醒大家,在遇到类似事件的时候,一定要有自我保护和法治的意识,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

从叶思北报案到最终庭审,为了完整呈现了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等法律流程,剧组深入调研,并请来了公检法三个层面的专业顾问进行指导。在拍摄庭审戏的过程中,也有法官到场全程指导,为剧组指出程序上的不足,以及称谓、台词上的错误。拍戏之余,李木戈也和法官交流了许多相关案例," 都是血淋淋的。" 这让他深深了解到维权之路有多么的艰难和复杂,也意识到自己在做的事是值得也应该做的。

邵峰 饰 范建成

叶思北与范建成的较量是整部剧的明线,它不仅是个人恩怨,更是一场正邪较量,是普通百姓与犯罪分子之间坚决也艰难的斗争。而在这场较量中,法律上的胜负,也许还不足以真正代表维权的彻底实现。李木戈认为,对于受害者来说,在官司的胜利背后,受害者还要面临来自公众舆论的审视。在现实生活中就有一些案例,虽然法院已经判决,但仍会出现不同的声音,有来自于公众舆论的,也有街坊邻居之间的揣测和八卦。

对于受害者来说,心理创伤需要漫长的时间去弥合,如果想要他们在这个方面得到公正,就需要有更多的人站出来,和他们形成统一的立场,收起有色的目光,真正去理解和支持他们。" 这当然很难," 李木戈坦言道," 但我觉得随着社会进步,大家的思想逐渐成熟,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开化的时候,有一天这种事情将不再羞于启齿。有一天我要维护我正当的权益时,大家都能站出来,能客观理性地去看待问题。我觉得那个时候,可能对于潜在或者类似的受害者来说,它其实是一种更大的支持和鼓舞。"

人性关怀是文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余生有涯》的热播引发了公众对性侵受害者维权困境的关注。在李木戈看来,影视创作在介入和推动社会议题讨论时,有其独特的优势。剧集的传播力度、范围较为广泛,通过一部影视作品,观众能全方位地看到类似的案件,也能通过演员们的演绎,得到一些鼓舞和借鉴的方式。

他提出,影视作品,尤其是关注现实的影视作品,其最大的责任是客观地用相对温暖的方式去关照创作者所要关照的群体,讨论其想探讨的议题。而不是去借议题夺人眼球,达到一个功利的目的。人性关怀,尤其是对剧中人物所折射出来的人性关怀,是一个影视创作者的责任。

相关标签
导演帮

导演帮

中国导演聚合社群,听导演故事,为导演发声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