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 11" 大促已拉开帷幕
快递收个不停
骗子也伺机而动
如果你收到取件短信
称包裹已到达驿站
附带取件码和联系电话
或是被告知派件不成功
请联系某个号码
千万要当心
这可能是骗局的开始!
近期江苏南通已发生多起
假冒取件短信实施的诈骗案件
有受害者因一时疏忽
损失数十万元
察觉出不对劲的刘先生赶紧来到派出所,找到值班民警,言及自己可能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民警迅速带领刘先生前往银行,将银行卡内剩余资金取出,同时将刘先生的手机解除远程控制,紧急止付银行卡。由于处置及时,刘先生的 15 万元存款才得以保全。
如果说刘先生是幸运的,那么启东市的何女士(化名)则实实在在地栽了跟头。本月 9 日,何女士在家中收到一条短信,称她有一个快递因电话无法接通而派送失败。何女士随即回拨了短信中的电话,对方自称是某电商平台 " 客服 ",未提及快递事宜,反而告知何女士,她在平台账户绑定的银行卡,自动支付购买了一份保险。何女士当即表示自己从未办理此类业务。" 可能是您弄错了,我这边可以帮您解除绑定。" 对方 " 贴心 " 地将电话转到 " 保险公司客服 "。
23 万元积蓄汇往境外
"不法分子通过发送虚假快递取件短信,引诱受害人主动联系,进而实施诈骗。" 南通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网络犯罪侦查大队副大队长宋律钊介绍,近一个月来,南通市发生多起虚假快递取件短信诈骗。此类骗局将日常购物与平台服务场景相融合,精心伪装、环环相扣,隐蔽性极强。部分市民因一时放松警惕而落入陷阱,造成财产损失。狡猾的骗子甚至诱骗受害人购买外汇,直接将诈骗资金转移至境外,导致受害人损失惨重。
回忆起 23 万元积蓄在半小时内 " 不翼而飞 " 的经历,市民周女士(化名)仍觉得 " 像做了一场噩梦 "。事情发生在上月 19 日。当天中午,周女士收到一条短信,称她的快递已送达小区门外,因门卫不愿代收,需她主动联系短信中提及的 " 小王 ",并附上了联系电话。尽管近期并未网购,周女士还是拨通了电话。对方告知周女士,她在某电商平台有一笔 2000 余元的网购支出,已从她的银行卡扣款。周女士当即表示从未在该平台购物,对方随即表示可以协助拦截扣款,将款项退回银行卡。
从收到短信到存款被汇至境外,短短半个小时,周女士一步步坠入这场精心设计的 " 吸金 " 陷阱,积蓄瞬间蒸发,损失惨重。
核实情况找官方 陌生电话慎回拨
骗子作案主要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发送虚假快递取件短信诱使联系。部分人因记不清网购详情或担心错过包裹,会主动联系短信中预留的号码,从而落入陷阱。
第二步,虚构扣费,制造恐慌。一旦取得联系,骗子便谎称 " 误开通会员 "" 误购商品 " 或 " 订单即将扣费 ",以 " 高额扣款 " 为由制造紧张气氛,当事人在慌乱中为追回款项,容易丧失判断力,一步步落入圈套。
第四步,窃取信息卷走钱款。骗子通过索要银行卡密码、验证码或诱导刷脸,操控账户进行转账,或利用涉诈软件后台窃取的信息,实施多笔隐蔽盗刷,最终造成受害人资金损失。
一条短信可能是诈骗剧本的序幕
一通 " 客服 " 来电
或许是毕生积蓄的转折点
警方提示
收到快递取件短信
如有疑问
请通过快递公司官方 App、小程序
或官网查询物流信息
或拨打官方客服电话核实
切勿直接联系短信中提供的陌生号码
正规快递公司
绝不会以 " 保险扣费 "" 百万保障 " 等理由
不要点击陌生链接填写个人信息
拒绝 " 远程协助 "" 屏幕共享 " 操作
身份证号、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
是资金安全的最后防线
无论对方理由多么充分
绝不向陌生人透露
如不慎遭遇诈骗
请立即保存相关证据
第一时间拨打 110 报警
近期热门视频
你会关注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江苏警方
监制:柯成韵
主编: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