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婉心
编辑|张帆
10 月 16 日,重庆千里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开启 "A+H" 股上市征程。
这家曾因传统燃油车业务陷入破产重整的车企,在吉利控股与旷视科技创始人印奇先后介入的改造下,正试图以 "AI+Mobility" 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全新身份,进入智能驾驶赛道。
01 转型自救
千里科技的前身力帆科技,曾是国内摩托车及燃油车领域的重要玩家,但 2019 年后因行业转型滞后、债务危机爆发,一度濒临退市。
2020 年,在重庆市政府与吉利集团的主导下,力帆完成破产重整,引入吉利系资本(满江红基金)及重庆国资,开启 " 去力帆化 " 进程。今年 2 月,公司正式更名为 " 千里科技 ",从传统制造向 AI 科技企业彻底转型。
从如今千里科技背景来看,吉利提供产业资源与供应链支持,印奇团队则主导智能驾驶技术研发,二者试图打造 " 汽车制造 +AI 算法 " 的协同模式。
印奇的背景并非车圈出身,但被李书福评价为 " 一见如故、一拍即合 " 的聪明人。作为清华大学 " 姚班 " 首批学生之一,印奇在 2011 年与唐文斌、杨沐联合创办了旷视科技,该公司曾被誉为 "AI 四小龙 " 之一。
不过,旷视此前先后折戟于港股和科创板上市,至今未能成功上市。千里科技显然承接了印奇的 IPO 梦。
整合了吉利、旷视、力帆三方资源后,千里科技 A 股市值从不足 200 亿元飙升至了 500 亿元,市盈率 1144.49 倍,远高于行业中位市盈率 40.81 倍。
可以看出,千里科技估值显著偏离传统车企,更接近未盈利科技公司估值。但从其财务数据与业务结构来看,仍缺乏足够扎实的数据支撑这一估值。
2022 年至 2025 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86.27 亿元、66.98 亿元、69.64 亿元、41.48 亿元,2023 年因燃油车市场萎缩同比下滑 22.4%,2024 年起随新能源车型放量恢复增长,2025 年上半年同比增 40%。
不过,拆解收入结构可见,千里科技 2025 年上半年来自汽车领域的收入为 26 亿元,占营收的比例为 62.6%;来自摩托车的收入为 12.77 亿元,占营收的比例为 30.8%。
招股书显示,公司 2022 年至 2024 年研发费用分别为 0.9 亿元、2.1 亿元、4.1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 110%。
新增智能座舱操作系统等业务,是研发成本陡然增长的直接原因。根据数据,今年上半年千里科技的研发费用为 2.88 亿元,同比增长了 59.67%。
公司现金流也因此面临压力。千里科技 2022 年、2023 年、2024 年期内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为 1.7 亿、-2.63 亿元、-3.29 亿元,期内利润率分别为 2%、-3.9%、-4.7%。今年上半年,千里科技的扣非净利润则亏了 1. 3 个亿,跌幅超过了 900%。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千里科技还将相当一部分研发投入长期进行资本化处理,不计入当期损益,2022 年至 2024 年其比例均超过 50%,存在粉饰业绩的可能性。
千里科技在业绩上高度依赖股东吉利。
招股书显示,2022 年、2023 年、2024 年和 2025 年前 6 个月,千里科技来自吉利集团的收入分别为 34.23 亿元、22.49 亿元、21.44 亿元及 13.78 亿元,分别占千里科技收入的 39.7%、33.6%、30.8% 及 33.2%。
此外,千里科技还预期将向吉利集团提供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可以推测,未来短期公司对吉利的营收依赖程度不会降低。
而吉利已经在千里科技身上实现超额回报。吉利持有千里科技进 30% 股份,按照千里科技现在 500 亿元市值计算,吉利已经实现浮盈超过 140 亿元,投资回报率超 15 倍。
02 存量市场之争
如今的智能驾驶赛道不可同日而语,行业已形成相对稳定的头部格局,即传统车企自研,如特斯拉、比亚迪,以及科技公司赋能,如华为、百度。
竞争模式上,车企从早期的自研或外包二元论的模式,已经跑出了更合适的另一条路,即核心技术自研与非核心环节外包,同时资本绑定关键供应商。比如一汽既收购卓驭股权,绑定高通平台,又引入华为智驾。
这使得合作关系很难从外部被打破,不利于千里科技获取吉利之外的客户。而对于千里科技,谈论竞争可能都为时尚早,首先摆在它面前的难题是,智驾量产经验极其有限。
梳理千里科技团队来看,公司架构成型还只是两个月前的事。
今年 3 月,吉利联合星纪魅族、阶跃星辰、千里科技等科技生态伙伴,发布了智能化驾驶解决方案 " 千里浩瀚 "。同时,千里科技与吉利、迈驰、路特斯等共同成立了 " 千里智驾 "。
到了今年 8 月,吉利宣布将旗下极氪智驾团队、吉利研究院智驾团队,以及旷视科技旗下的迈驰智行三个团队,整体并入千里智驾。
千里科技招股书显示,千里科技拥有千里智驾超 50% 的投票权,并控制董事会,千里智驾成为千里科技附属公司。
目前,公司已发布 " 千里智驾 1.0" 解决方案,提供 L2 级智能驾驶能力,并计划在 2025 年内发布 L3 级别智驾方案 " 千里智驾 2.0",以及在 2026 年下半年推出面向 Robotaxi 场景的 L4 级智驾方案 " 千里智驾 3.0"。
但在具体智驾方案量产交付上,据经济观察报报道,直到变更千里科技后,业内才陆续有消息称,迈驰智行曾基于黑芝麻智能 A1000 芯片,推进过吉利银河 E8 的智驾方案量产,但并没有迈驰智行为其他车企提供智驾方案的报道。
转型到底是千里科技的第二增长曲线,还是新的亏损来源,市场将拭目以待。
关注获取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