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北方网 13小时前

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在宝坻区升级为“常下乡、常在乡、常惠乡”

天津北方网讯:10 月 22 日上午,由市委宣传部、市农业农村委、市卫生健康委、市科协指导,宝坻区委宣传部、宝坻区新开口镇党委主办的 2025 年文化科技卫生 " 三下乡 " 集中服务暨 " 强国复兴有我 " 文艺展演活动在宝坻区新开口镇农村大集举行,将便捷服务送到了老百姓家门口、心坎上。

金秋十月,风吹稻香。农历九月初二,正逢新开口镇的 " 本土大集 ",一大早儿,新开口镇的居民便聚集到了农村大集,赶赴这一场物质与服务的 " 双重大集 "。本次活动为新开口镇的父老乡亲们带来了群众文化设施、科普文化书籍、科普教学套装、实用农资工具、医疗器具用品等多品类物资。来自宣传、文化、科技、卫生、教育、农业、司法等方面的专家和工作人员,开展了 " 扫黄打非 "、网络安全、家风家教、燃气安全、质量监管、防范电诈等宣讲宣传,为当地居民带来了文艺演出、机器人表演、科学普及、医疗义诊、农技推广、法律咨询等特色服务。

医疗服务常态化 身体健康更幸福

杜连锁是宝坻区马家店镇的居民,听说新开口镇有 " 三下乡 " 活动,就赶过来看看。" 刚才医生给我量了血压,130 /80,医生说我保持得不错。平时我血压高,自己注意吃药控制着。" 他告诉记者," 另外,我也喜欢健身,每天都要走将近 2 万步,现在身体好,血压控制得也不错。整个人也比原来精神了不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宝坻人在公园、健身步道锻炼的身影越来越多,过去吸烟、酗酒、打牌的生活方式已经被各种体育运动和文化活动代替,大家的精神面貌和身体情况都越来越好。

宝坻区卫健委副主任李光耀介绍:" 区卫健委结合这种‘三下乡’活动,为村民们提供义诊咨询服务,这是临时性的工作。区卫健委还组织专项活动,比如在区里的‘十个一百进村居’活动(组织 31 家区直部门围绕医疗卫生、农技指导、就业帮扶等 10 类内容,分别开展百余场走进村居系列活动,推动资源、力量、服务进一步下沉)中,区卫健委每年都会派专业医疗人员到农村老百姓中间开展卫生义诊等临时活动,今年已经举办了 150 余场活动。"

从常态化的机制方面,宝坻区卫健委也做了相关的部署。针对 65 岁以上老人,推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给部分重点关注的老人提供专业的医疗指导。日常开展 " 百名医师下基层 " 活动,让优质医疗医药资源下沉到基层。"2025 年,区卫健委已经选派了 39 名区级二级医院以上的主治医师,开展为期不少于一年的下到基层医院坐诊、带教,对百姓提供整体性的医疗服务。目前已经接诊 6600 余人次。同时,区里的医院与天津市以及北京,甚至其他省市的优质医疗机构形成医联体,更大限度让区里的百姓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带来的优质服务。同时,让区里的医生走出去提升业务水平,可以更好地服务本地百姓。" 李光耀表示," 现在,全区百姓的健康意识都在增强,参加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健康跑的人越来越多,饮食上减油减盐等健康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国家卫健委提出体重管理年,区里的医疗机构也开设了减重门诊,对百姓进行健康指导。百姓拥有了健康的生活方式,身体更健康。"

科技助力农业发展 地里长出 " 金锭子 "

"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这次‘三下乡’活动,区科协把适用农村地区发展的前沿科学技术送到农村,把优质的科技科普服务送到村民的家门口,用科技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把当代信息技术、前沿科技的应用等知识送到农村百姓中间。" 宝坻区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王会贤介绍," 随着科技服务的持续推进,对于赋能农业农民,助推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宝坻民盛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农场有 1800 亩地,实行种养结合,遵循生态种植的方式种植番茄等经济作物,同时养殖肉鸡和西门塔尔牛。宝坻民盛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兼总经理白若楠告诉记者:" 农业从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刀耕火种的方式走到现在以科技支撑的快速发展态势,其实离不开国家对农业科技方面的支持。比如‘三下乡’活动,就将科技前沿的技术直接送到了我们农户的手中,将水肥一体化技术、先进的农业农机(比如适合大棚内使用的小型农机具——自动化喷淋系统、智能放风系统等)科普知识等农业科技成果运用到农业生产上。这些科技服务给我们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白若楠从母亲手中接过的合作社,年轻的姑娘对于现代农业有了更多的感受。白若楠说:" 根据气象采集的成果调整现在秋冬交替季节,晚上棉被要撂多高,要不要打风口。这些对于农业种植帮助很大。由于农庄种植面积大、种植地域集中,所以,区里和市里提供的这些农业科技对于农庄的帮助非常大。现在的农民都是掌握了新知识、新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因为有科技的加持,农庄种植出的经济作物根据不同品质销往不同的客户那里,并且,农庄目前在京津冀地区有大量长期稳定的客户。农庄里的社员和种植户分红、增收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能唱会写能人多 文化宝坻名不虚

这次 " 三下乡 " 活动,宝坻区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音乐家协会、戏剧家协会有近 30 名文艺志愿者现场给村民们提供文化服务。很多书画家连夜创作书法、绘画作品,创作了 " 古韵新开口 " 画作,让村民不禁惊叹这是 " 清明上河图 "。

宝坻区文联专职副主席白秀霞介绍:" 除了‘三下乡’,区文联日常还结合区里‘十个一百进村居’活动,百姓喜欢文艺演出,希望接受书画培训,我们都会有针对性地去满足,做到百姓点单,文联派单,服务上更精准。区文联还开设了宝坻文艺名家大讲堂,针对不同村镇对于文艺的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辅导。另外,区文联成立了‘根植宝地、服务人民文艺志愿服务队’,除了送文艺到基层,同时也从基层汲取文艺创作的营养,创作出更多带着露珠和泥土气息的文艺作品。"

白秀霞表示,区文联计划明年找一些村推行文艺村长试点,在有文艺特长的村开展专业的文艺帮扶,提升全村的文艺素养。有书法专长的村,就派书法家去当文艺村长;有评剧特色村,就派评剧名家去当文艺村长,以此来更有针对性地为村民提供文艺服务,丰富大家的生活。

这次 " 三下乡 " 活动现场,舞台上有热闹的文艺演出。在 " 义诊专区 ",村民自发排起了长队,这支由市卫健委组织的义诊团队,汇集了全市 5 所重点医院的 10 名 " 专家大拿 ",覆盖了神经内科、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等十个常见病相关科室,真正把医学知识和健康带来了群众身边。" 以前总在网上看到张佩兰主任,真想不到有一天她直接来到了家门口帮我们看病!听了她的讲解,我心里踏实多了。" 现场一位群众激动地说。

近年来,宝坻区各单位坚持 " 三下乡 " 活动 " 常下乡、常在乡、常惠乡 ",持续开展送文化、送理论、送科技、送健康等专项活动 1560 余场,覆盖全区 800 多个村庄和社区,直接服务群众 13.5 万人次,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津云新闻记者 吴宏)

相关标签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