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双手即将获得带薪假期(PTO)。是时候让你的手指休息一下了…… 一个重磅消息将于周四到来 "。数天前,微软方面暗示将于当地时间周四(10 月 16 日)为 Windows 带来重大更新。近日他们也公布了答案,正式确认 Windows 11 将演进为 " 智能体操作系统(Agentic OS)"。
看到这里,估计熟悉微软的朋友会忍俊不禁,因为这家科技巨头又双叒叕一次选择吃回头草了。如今的 "Hey Copilot" 与此前的 "Hey Cortana" 有何不同,如果不是当初的个人智能助理 Cortana 半途而废,微软的 " 智能体操作系统 " 恐怕早就成为了现实。
没错,早在 10 年前,微软的 Cortana 就已经拥有了深度学习这个如今时髦的能力,并且也能做到跨应用的工作流。曾经用过搭载 Windows Phone 操作系统手机的朋友想必对 Cortana 的强大深有体会,彼时在 Siri 还是 " 智障 ",还只能放个歌、定个闹钟的时候,Cortana 就已经可以执行跨应用的工作流了。
不仅如此,当时微软还提出了 "Cortana Everywhere" 的愿景,即让 Cortana 在各种不同配置、不同版本、不同操作系统的终端上都能够被调用,并提供一致性的用户体验。只可惜,Window Phone 的失败断送了 Cortana 的未来。
由于失去了移动端这个阵地,被迫龟缩到桌面端的 Cortana 不得不面临一个窘境,那就是彼时的语音交互效率要远低于键鼠。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Copilot 其实算得上是 Cortana 的换皮,它依然扮演着个人智能助理的角色。通过 MCP(模型上下文协议)以及 " 计算机使用代理 ",Copilot 确实做到了如同人类般操控 Windows 设备。只不过微软这次又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语音交互是否兼容 PC 这个生产力属性更为突出的设备。
如今虽然 ASR(语音识别)、NLP(自然语义处理)、远场拾音、声纹分离等技术进步速度飞快,在复杂声学环境下准确捕捉用户的声音已经不是什么难事,然而 PC 在相当多时候扮演的是生产力工具这个角色,需要在诸如办公室这样的公共场所使用。
除非远程办公成为职场标配,否则 "Hey Copilot" 大概率会步 "Hey Cortana" 的后尘,成为微软 " 砍刀部 " 的下一个对象。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