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澄澈
校对 | 凯尔希 编辑 | 卡皮巴猫
矿坑塌陷、企业倒闭、林场停产、人口外流……
之前,我们讲了东北的 30 座资源枯竭城市。这批城市里除了极个别幸运儿,似乎都逃不出矿竭城衰的宿命。
挖呀挖
再多的煤也经不住这么折腾
(阜新组图 图:壹图网)▼
但中国资源枯竭的城市,又何止东北一处。华北和西北这两北地区,共同组成了辽阔的北方模式。相比东北老铁高度一致的 " 铁锈带叙事 ",他们的命运可谓冰火交加。
本期我们将聚焦北方 21 座资源枯竭城市,看看他们如何与时代赛跑,又如何在泥沼中求生。
▼
▼
煤海沉浮,命途多舛
这 21 座城市里,有 16 个煤炭枯竭,3 个有色金属枯竭,2 个石油枯竭,煤炭占了绝对比例。而且跟东北老铁一样,煤炭组的命运也是相当惨。
如果把全国煤炭资源按构造带划分,我们可以得到一张九宫格版图。东西走向的天山 - 阴山、昆仑山 - 秦岭 - 大别山,以及南北走向的贺兰山 - 龙门山、大兴安岭 - 太行山 - 雪峰山,这四大构造带把全国煤炭划成了 " 九大分区 "。
他们大致可以分成两条 " 煤带 ",一个在黄河几字弯,一个在黄淮海。这些煤城的品位、储量和开采难度迥然不同,命运也是天差地别。
煤挖得又多又狠,枯竭城市当然也少不了,比如塞上双子煤城—石嘴山和乌海。
塞上双子煤城▼
煤城石嘴山号称宁夏工业的 " 摇篮 ",产出了宁夏的第一吨煤、第一炉钢、第一度电,工业产值曾占宁夏的半壁江山。从 56 年至今,为国家累计生产了5 亿多吨原煤。
通过铁路运往全国各地
(石嘴山的运煤专线 图:图虫)▼
六十多年的高强度开采下来,本就半沙漠化的生态环境早已濒临崩溃。光惠农区就有 43 平方公里的采煤沉陷区,这里污水横流,地裂缝有 140 多条。两万多户矿区居民住在地表沉陷超过 24 米的地方,相当于八层楼那么深。
好在石嘴山还有精细化工的底子,靠着本地廉价的电石、石灰石,生产了全世界 85% 的氰胺。而且石嘴山是全国有名的富硒农业产区,出产高质量的牛奶、枸杞、牛羊肉、葡萄酒,总体上小日子还过得去。
从宁夏煤城,到塞上江南
(石嘴山组图 图:图虫)▼
同样在枯竭名单上,和大病初愈的石嘴山相比,兄弟城市乌海眼光就长远多了。
首先,乌海的煤依然很多。去年就挖了五千万吨,而且其中超过九成都送进了本地庞大的煤化工基地和火电厂,转化成了一百多种精细化工产品,比如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BDO(1,4- 丁二醇)。
黑乎乎的煤块里,可以提炼出 BDO ▼
乌海再过两年,就要干成 BDO 产能全球第一了。BDO 下游的氨纶、锂电池溶剂、医药中间体、可降解材料和工程材料这四大产业链,能把煤化工产值拉破千亿。乌海也从西北煤老板,一脚跨上了新材料的赛道。
新能源也离不开 BDO
(图:图虫)▼
三晋大地,黑金暴富还是资源诅咒
山西,是字面意义的 " 浑身是煤 "。以地球陆地面积的九百五十分之一,挖出了全世界将近七分之一的煤。孝义、霍州是官方认定的枯竭代表,但山西的 " 煤城 " 远不止于此。
山西一省十一市,每一个都在大量产煤,有 7 个产煤过亿,其中朔州过 2 亿吨。就连看起来主要负责花钱的省会太原,每年也能挖出半亿吨煤,跟甘肃这种采矿大省差不多。一市顶一省,也是非常硬核了。
然而成也煤炭,败也煤炭。2024 年煤价下行,山西直接来了个负增长 2.14%。GDP 也被内蒙古超过,人均 GDP 全国倒数第十。原因无他,就是 " 一煤独大 " 的病根太深了。
以晋省产煤第一城朔州为例,去年规上工业营收 1500 亿,煤炭就占了 1000 多亿。再加上靠烧煤发电挣的 260 亿,其实九成的工业都是煤。吕梁、晋中、晋城这些煤城,煤炭和相关工业的营收占比也都过半。
挖煤 + 坑口发电,晋省的绝对支柱
(大同燃煤电厂 图:壹图网)▼
山西也不是没努力,十五年前山西全省都被划进了 " 资源型经济转型区 "。 其他地方都是以市为单位,只有三晋大地是全省打包。
可惜转型并不顺利,中国狂飙突进的工业化对能源需求一路暴涨,山西的煤一点不能少,还要加大力度挖煤。产量从 3.6 亿冲到 13.6 亿吨,对煤炭依赖反而越来越深。
通过各大干线,运往全国各地
(大秦铁路运煤专列 图:图虫)▼
很多人都不知道,煤炭其实是典型的高耗水行业。原煤采出来要洗煤,平均三吨水洗一吨煤。
下游的火电也是耗水大户,平均每发出一度电就要消耗 730 毫升水。而众所周知,山西非常缺水。
给脆弱不堪的生态环境,继续上强度 ...
(山西太焦铁路沿线 图:图虫)▼
资本和人才大量外流,本地人再想挣钱,确实只能往挖煤这一条路上挤了。
挖煤、洗煤、运煤 ...
晋省 npc 的日子越过越难
冰火两重天,煤城风光与油城挣扎
不同于黄河几字弯煤带的苦苦挣扎,黄淮海煤带上的煤城就幸运太多了。
黄淮海也是重要的煤炭产区
(安徽淮北煤炭外运 图:图虫)▼
还吸引了大批帝都人民冬天来崇礼滑雪,夏天去坝上放风,旅游业搞得如火如荼。毕竟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
这么近,那么美!
(崇礼滑雪场 图:图虫)▼
徐州是 GDP 万亿之城,徐工机械畅销全球。枣庄也有机床、锂电池和精细化工,淄博更是北方煤城中的转型典范。
预计年底 GDP 破万亿
(徐州夜景 图:图虫)▼
淄博还有庞大的陶瓷和制药产业,陶瓷可以跟佛山分庭抗礼。制药上,新华制药出产的阿司匹林、布洛芬占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一以上,再加上 " 淄博烧烤 " 的多元化操作,淄博基本摆脱了资源枯竭的问题。
" 傻大黑粗 " 的炼油厂
是淄博经济最坚实的支柱之一
(石化厂 图:图虫)▼
河南濮阳和甘肃玉门,这一对石油枯竭双城的情况,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从黄河边钻出第一口自流井算起,鲁豫交界的中原油田已经 50 岁了。原油产量也从巅峰期的 700 万吨,一路衰减到去年的 130 万吨。24 万职工家属一人才分 5 吨半,咋办呢?
一座转型中的石化老城
(濮阳市华龙区 图:图虫)▼
濮阳虽然离海有 800 里远,但横跨鲁豫两省有一条日照 - 濮阳 - 洛阳管道,每年从日照港输入千万吨进口原油,这是中原油田自身的八倍。再加上本地配套的石油装备制造和制氢产业,濮阳这座石化老城,成功续命。
而 1600 公里外的甘肃玉门,就要惨得多了。他是无数媒体选题中的反面教材,别的枯竭城市只是衰败,玉门是直接连根都拔了。
玉门的过往确实极为辉煌,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石油工业摇篮,从 1939 年就开始采油,比大庆油田早了 20 年,巅峰期产量占全国 95%。
当年玉门为了离油田近一点,把城市建在了海拔 2400 多米的祁连山北麓,周围荒芜到连农田都没有,而且远离兰新铁路等交通干线。
玉门老城的唯一救命稻草
(玉门炼油厂 图:图虫)▼
200 万吨的炼化能力放到东部,是要被关停并转的 " 茶壶 " 小炼厂,现在却是老城唯一的救命稻草。今天的玉门老城已经接近荒废,市中心 70 平米的房子只要两千块。
油尽城空,彻底凉透 ...
(玉门老城 图:壹图网)▼
这,就是中国北方的资源枯竭城市。
到底是在挖矿这条路上越走越深,还是切换赛道、全力转型??答案尚未可知。
Global Energy Monitor- Boom-Bust-Coal-2024-Chinese
自然资源部 -《2024 中国矿产资源报告》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我国煤炭资源 " 井 " 字形分布特征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第一勘探局 -《中国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程度分析》
申艳军,杨博涵,王双明等,《黄河几字弯区煤炭基地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典型特征》
*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