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老虎社区 13小时前

博通获 OpenAI 10GW 定制芯片大单,AI 芯片三巨头格局正式成型?

在 AI 半导体行业加速迭代的当下,博通与 OpenAI 达成 10 吉瓦算力合作的消息,再度搅动市场格局。有外国分析师认为,此次博通合作不仅让 " 定制计算 " 赛道关注度升温,更推动博通向英伟达、AMD 主导的 AI 芯片第一梯队靠拢。

作者:JR Research

OpenAI(可以说)正成为人工智能半导体价值链中最具影响力的客户。仅在过去一个多月里,它就与英伟达签署了 10GW 的合作协议,同时还获得了英伟达 CEO 黄仁勋提出的 1000 亿美元 OpenAI 投资意向书。

随后,这家人工智能初创公司迅速与 AMD 达成合作,新增 6GW 算力产能,同时还获得了最多 1.6 亿股 AMD 股票的认购权。紧接着在周一,OpenAI 又敲定了另一笔新增 10GW 算力的合作,但此次合作方是博通。

若对这些技术与实体基础设施的总成本进行粗略估算,新增支出需求可能将突破 1 万亿美元大关。OpenAI 要如何承担这笔费用?不妨引用华尔街的一句话来回答:

"OpenAI 目前没有能力做出任何此类承诺,"DA Davidson 分析师吉尔 · 卢里亚表示。他补充道:" 该公司今年可能会亏损约 100 亿美元。硅谷‘先假装成功,直到真正成功’的文化,核心之一就是让各方都投入切身利益。如今,已有众多大型企业在 OpenAI 身上投入了大量资源。"(来源:《金融时报》)

以下是 OpenAI 近期与半导体设计商及新兴云服务商达成的合作协议汇总。这些数字十分惊人,因为我们从未见过如此庞大的产能以这样的速度和力度被敲定。

对博通而言,这笔合作或许终于让 CEO 霍克 · 坦拥有了 " 定制计算 TAM" 的吹嘘资本。OpenAI 明确表示,随着公司寻求进一步扩大规模、加快客户接纳速度,平台优化的重要性正日益提升——而更高的效率将成为其对抗竞争对手的关键因素。因此,博通此前宣称的 600 亿至 900 亿美元可服务可用市场规模,很可能会在下次财报电话会议中大幅上调。

过去 18 个月里,OpenAI 与博通一直保持密切合作。尽管双方的合作并非新鲜事,但此次合作的规模绝对是前所未有的,这也表明计算需求的增长和演变速度正大幅加快。短期内,这笔交易可能会拉低博通的整体盈利能力。不过,从交易规模来看,博通的利润总额有望创下新高,这应能缓解投资者对毛利率下降的担忧。

博通准备挑战英伟达的主导地位

华尔街预测,博通每新增 1GW 算力产能,就能额外获得 200 亿美元收入。按此推算,到 2029 年,该公司通过此类合作最多可新增 2000 亿美元收入。相关产能预计将于 2026 年下半年开始初步部署,显然两家公司都将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加快建设进度。若执行过程完美推进,与博通目前的收入节奏相比,这一增长无疑是史无前例的。

很明显,这笔交易将立即推动博通跻身人工智能芯片设计商第一梯队,与英伟达、AMD 三足鼎立。尽管英伟达的领先地位暂不会被超越,但此类合作也印证了博通与现有 XPU 客户达成更大规模合作的潜力。

目前市场对 AMD 和博通给予更高估值倍数的做法,似乎正得到验证——尤其是相较于英伟达的估值倍数。由于 AMD 的人工智能业务收入基数较小,市场对其估值明显高于英伟达和博通;而博通目前的估值倍数略高于英伟达,约为 30.5 倍。

不过,鉴于这笔交易预计不会立即对博通的利润表产生增值效应,未来两年市场应会逐步将收益增值纳入估值考量,这将有助于维持博通较高的估值倍数,降低估值压缩风险。

博通前景如何?

尽管如此,市场似乎仍存在一些疑虑,这可能源于博通多年规划的规模。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博通在周一的交易中飙升近 10%,但并未继续突破去年 9 月的前期高点。

我们必须正视一个问题:OpenAI 需要为这些芯片买单,对吧?对于一家预计到 2029 年仍将现金流为负的公司来说,资金将从何而来?关于 OpenAI 是否已与其他客户敲定足够的承购产能,外界仍存在诸多疑问。从种种迹象来看,OpenAI 似乎有志于在未来几年成为重要的超大规模企业,试图为未使用的过剩产能找到出路。

但需注意的是,博通为 OpenAI 定制的芯片预计将高度匹配其特定工作负载需求,它们可能不像基于英伟达平台打造的商用芯片那样具备可重新编程性。因此,在判断这 10GW 新增产能能否完全落地时,市场会采取更为审慎的态度。

除此之外,若博通与 OpenAI 的合作能充分发挥潜力,博通的看涨逻辑将提升到新高度。而且,考虑到全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计划规模达 3 万亿至 4 万亿美元,目前我们仍处于这一进程的早期阶段。

凭借强劲的盈利能力,以及在定制人工智能计算和网络领域的竞争护城河,这笔交易的规模证实了博通 TAM 的广度——而这一点在以往并未得到充分认可。因此,在下次逢低买入机会出现时,博通理应成为重点关注对象。

$ 博通 ( AVG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