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10 月 14 日讯(记者 吴旭光) 今日(10 月 14 日)盘后,高性能硅基 MEMS 惯性传感器龙头芯动联科披露前三季度业绩预告。
根据公告,芯动联科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 2.16 亿元至 2.64 亿元,同比增加 56.43% 至 91.19%;预计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在 3.6 亿元至 4.4 亿元之间,同比增加 32.62% 至 62.09%。
芯动联科主要产品为高性能 MEMS 惯性传感器,包括 MEMS 陀螺仪和 MEMS 加速度计,均包含一颗微机械(MEMS)芯片和一颗专用控制电路(ASIC)芯片,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工业设备监测与维护、汽车辅助驾驶、气象监测、石油勘探、测量与测绘等领域。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从 MEMS 产业整体来看,国外厂商起步较早,在整体资产规模、资金实力和技术水平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占据全球主要的市场份额。
根据 Yole 数据,2023 年 MEMS 行业前五大厂商,包括博世、博通、TDK、威讯联合半导体、惠普,占据行业绝大部分份额,同时有五家中国企业进入全球 MEMS 厂商前 30 名。
该公司所在的高性能 MEMS 惯性传感器领域,市场份额仍集中在 Honeywell、ADI 等行业巨头手中,公司在全世界高性能 MEMS 惯性传感器市场的占有率较小,但在国内 MEMS 陀螺仪领域,芯动联科市占率不断提升。
现阶段,该公司主要客户和业务仍集中在高可靠、高端工业、无人系统及车规级等相对成熟的市场领域,这些应用场景对产品需求明确且已进入批量供货阶段。
早在 2024 年 7 月 25 日芯动联科公告称,收到国内某知名汽车企业的定点通知。" 公司按照客户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推进产品开发与交付工作,目前进展顺利,并按客户需求交付。" 今年三季度,该公司在投资者平台表示。
"考虑到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对价格更为敏感、验证周期长且仍处于持续探索成熟方案阶段 , 在需求起量和毛利率稳定等方面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有机构分析人士表示。
事实上,汽车行业 " 价格敏感 " 导致 MEMS 惯性传感器等厂商议价能力弱。自动驾驶目前处于 " 降本求规模 " 的阶段,车企为降低整车成本,会对上游零部件进行 " 强制压价 "。
对此,芯动联科方面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为了满足汽车市场客户需求,公司也在研发能够适用于车规级六轴芯片产品,目前处于正常研发过程。预计一到两年以内面向市场。
展望未来,公司惯性传感器产品还在探索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低空领域等新兴增量市场。
" 具体到低空领域,当前行业尚未实现大批量产品交付,但能明显感知到,低空领域的发展节奏已快于此前大飞机行业的周期。" 芯动联科表示。
据了解,其核心参与方式是协助客户开展红标件、蓝标件的开发工作,并配合完成适航认证流程。目前公司已有多家厂商进入该合作阶段,其中部分飞控系统及航姿仪厂商在采用公司器件进行配套后,已成功获取适航认证。
另外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目前公司尚未与人形机器人公司展开业务合作。" 人形机器人虽然市场关注度高,但整体仍处于产业化早期,商业化路径和客户需求尚在培育过程中。" 芯动联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