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新闻 10 月 14 日讯(记者 代紫庭)又一家族企业开始调整内部持股比例。
10 月 10 日,桃李面包(603866.SH)发布公告称,现年九十多岁的公司实际控制人吴志刚拟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向其配偶盛雅莉转让不超过 3199.44 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 2%。
与此同时,其长子吴学东亦计划清仓所持 189 股,彻底退出上市公司股东行列。公告显示,本次转让为内部股权安排,不涉及市场减持。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 " 面包龙头 " 近年营收与净利连续下滑,2025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26.11 亿元,同比下降 13.55%;净利润 2.04 亿元,同比下降 29.7%。
家庭股权调整的背后,或是桃李面包在业绩、管理与舆论多重压力下的再平衡。这一股权结构调整背后,是桃李面包自 2021 年以来连续四年半的业绩下滑。
" 父子齐上阵 " 局面终结,家族分歧显露
桃李面包成立于 1997 年,前身是沈阳市桃李食品有限公司,由吴志刚创立。
在那个面包还不是主流早餐选择的年代,吴志刚在创业初期便瞄准 " 短保质期、现烤现供 " 的细分赛道,以 " 中央工厂 + 批发配送 " 模式快速打开市场,从东北起家扩展至全国,先后在上海、成都、西安、青岛、石家庄等地建厂,形成覆盖全国的生产网络。
2015 年 12 月,桃李面包登陆上交所,发行价为 13.76 元 / 股,募集资金 6.19 亿元,成为 A 股市场 " 面包第一股 "。上市后,公司市值一度在 2020 年冲高至 426 亿元,稳居 " 短保面包 " 行业龙头。
然而,这家企业的底色始终是典型的家族控股模式。公告显示,吴志刚与妻子盛雅莉合计持股近 16%,仍为公司控股股东;三位儿子吴学东、吴学群、吴学亮曾共同参与经营,分任董事、总经理、董事长等职。截至 2025 年 10 月,吴氏家族合计持有桃李面包约 62.68% 的股份,对公司战略与经营拥有绝对话语权。
2019 年,时年 84 岁的吴志刚正式退休,企业权杖逐步移交至第二代。三子吴学亮接任董事长兼执行总经理,次子吴学群担任董事及总经理,长子吴学东也曾深度参与经营并出任董事。公司上市前,父子两代通过《一致行动协议》维系控制结构稳定,该协议曾在 2018 年与 2022 年两度续签。
然而,2025 年 3 月,原一致行动协议到期后未再续签,吴学东选择退出实控人行列,并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随后,吴志刚向吴学群、吴学亮转让部分股份,形成由吴志刚、盛雅莉、吴学群、吴学亮四人共同控制的格局,合计持股 56.36%。
自此,桃李面包内部经营分工日趋清晰。不过,吴氏兄弟之间似乎尚未形成单一控股权中心,这一结构在实际经营中亦显露分歧。
5 月 22 日,桃李面包(603866.SH)发布公告称,为满足运营资金需求,公司将向浦发银行追加申请 2 亿元综合授信额度,授信期限为 12 个月。
该议案最终经董事会通过,但吴学亮与母亲盛雅莉及兄弟吴学群意见不一,并在会议上投出了 " 反对票 "。
在吴学亮看来,现有银行授信额度能满足当前及短期资金需求,为保障资金使用效率,建议暂缓追加授信额度。
此次吴志刚向配偶转让 2% 股份,虽为 " 家庭资产规划 ",但也进一步凸显了家族内部股权再分配的趋势。与此同时,吴学东选择清仓 189 股、彻底离场。
有业内人士向蓝鲸记者透露,桃李面包当前的股权调整,是典型家族企业在 " 创一代 " 逐步淡出、二代协同未稳的过渡期现象,未来治理模式与决策效率仍待观察。
业绩连降四年半," 短保面包 " 龙头遇增长瓶颈
在管理权交接与家族内部结构调整的同时,桃李面包的经营表现持续承压。
财报显示,2025 年上半年桃李面包实现营业收入 26.11 亿元,同比下降 13.55%;归母净利润 2.04 亿元,同比下降 29.70%。而这已是公司自 2021 年以来连续第四年半净利润下滑。
蓝鲸记者梳理桃李面包历年财报发现,桃李面包的营收增速自 2020 年起明显放缓,从双位数增长跌至个位数,并在 2024 年首次出现负增长。
财报数据显示,2021 年至 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63.35 亿元、66.86 亿元、67.59 亿元和 60.87 亿元,同比增幅 6.24%、5.54%、1.08% 和 -9.9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63 亿元、6.4 亿元、5.74 亿元和 5.22 亿元,连续四年下降。
赛道变了,桃李面包业绩下滑与短保面包行情整体承压密切相关。" 预包装烘焙食品 " 不仅后有宾堡、曼可顿、盼盼等追兵,同时眼前还有各种 " 烘焙店 " 拦腰阻截,《烘焙品类发展报告 2025》统计,截至 2025 年 5 月,全国烘焙门店总数达到 33.8 万家。
在多重挤压之下,今年上半年,桃李面包的主营业务面包及糕点品类,实现营收 25.85 亿元,同比减少近 4 亿元。
与此同时,桃李面包还坚持高比例分红。Wind 数据显示,公司自上市以来累计派现 43.60 亿元,平均分红率高达 70.24%。2021 年至 2024 年,现金分红占当期归母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 74.85%、83.31%、50.16% 和 76.60%。
除财务表现外,桃李面包近年还多次因食品安全与舆情问题登上热搜。2024 年 7 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显示,桃李粮油旗舰店(经营者为天津桃李食品有限公司)销售的 " 醇熟切片面包 " 菌落总数不符合国家标准,该产品由公司全资子公司生产。事件一度冲击品牌口碑,也引发消费者对短保面包安全性的担忧。
热搜不止,9 月初桃李面包的 " 桃李蛋月烧 " 月饼广告再次引发争议。一句 " 有人说五仁不好吃,我们认为:那是因为你还年轻,还没饱尝过生活的毒打。" 宣传文案,被广大网友指责企业广告满满 " 爹味 "。
好在公关及时救场,桃李面包承认广告 " 翻车 ",好在以 " 老板正在接受现实毒打 " 的自嘲式回应,赢得部分网友好感。但企业近年来产品创新乏力、终端销售增长乏劲,始终使其增长模式面临巨大转型压力。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蓝鲸记者表示,在当下激烈的烘焙市场竞争中,低糖、低脂、高纤维等健康导向型产品逐渐成为市场主流,桃李面包作为一个传统品牌,并没有及时对接市场消费习惯变化,在人才结构上或也难以支撑其在产品创新与市场迭代方面的需求。
和大多数传统品牌一样,桃李面包正面临着市场挑战与内部改革的双重压力。
10 月 14 日,蓝鲸记者就桃李面包内部股权调整、未来经营规划及产品布局调整等问题致电并向企业发函。截至发稿,桃李面包尚未作进一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