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末期,风格和市场风险偏好已经全面颠倒,曾经在熊市跑赢市场的股票也开始逆势下跌,前几年还风生水起的收息股、消费股、公用事业股,正在成为躲避牛市的避风港。
随着不断跑输,一部分也被部分投资者嘲讽为老登股。但这种说法并不罕见,过去在这些蓝筹股跑输时,也曾为誉为大烂臭。蓝筹股缺乏业绩爆发力,也没有什么新故事,除了估值以外乏善可陈。并且市值庞大,并不像小盘股一样身轻如燕,涨不动非常合理。
然而在牛市背景下,众多老登股并未发生业绩的实质性下滑,却股价下跌,导致诡异的杀估值现象,这在过去的牛市也是罕见的,过去是跟不上指数,但总归不会逆势下跌。
如此行为背后,是谁在卖出老登股呢?在牛市背景下估值越发离谱的老登股,能否乘上最后的估值扩张列车?
一、老登即蓝筹
目前,对老登股的定义就是涨不动,保守投资者偏爱的行业,包括近期拖累指数较多的银行、消费、家电、公用事业股票、资源股,并且集中在超大盘股中。
具体而言,可以从 4 月 11 日 A 股见底至今的涨幅看出。同期,创业板上涨了近 70%,沪指涨了 30%,连这个数字都没达到就是老登。
从板块上看,收息属性,消费属性的个股表现最差。但不少小市值的消费及收息股,表现比大盘股更差。比如一堆食品饮料及家电的小盘股。
估值上自然不用说了,老登股的标配就是估值低,有股息和安全边际,不然也不符合老登选股的气质。
业绩上,老登也没有很差,只有周期下行中的煤炭石化是全行业最差,消费弹性大的可选消费下滑也多。但家电是排在所有行业中营收增速的第四位,食品饮料增速也不差。而涨幅靠前的板块中,军工、化工、医药生物、电气设备等,增速跟老登股差不多甚至更差。
几类具有代表性的老登股首先是白酒股,不少二线白酒业绩崩了,这是当下限酒令和消费不畅的体现。政策冲击和宏观因素,让其难说底部反转的故事,从积累涨幅和股价看,白酒反弹下也很合理,而且股息率也是前所未有的高,但最终,预期的不确定性,较大的板块盘子,跟周期底部因素对冲,使得白酒老登在这几个月走了个平盘。
而中国电信、宁沪高速、长江电力,三个不同行业的公用事业股,也具有代表性,这类股票走势都是一样的,完全的单边下跌,是最惨的老登。从业绩看,也跟过去几年没啥两样,年年都差不多。
它们的下跌摸不着头脑,业绩稳定性继续扩大估值,在牛市合情合理,但股价跟银行是类似的,过去 2 年涨得六亲不认,股息率越来越不吸引。
前面几年行情一直跟白酒消费等走势接近的宁德时代,中报业绩的增速并不算特别好,营收下降,规模也跟家电老登中的美的集团相近,8 月以前,几乎是全年跑不赢指数,平盘的惨淡行情,上半年比银行等老登差多了。但 8 月后摇身一变,突飞猛进大涨近 1 倍,再也算不上老登股了。
背后是行业明年的预期改善推动,但到底改善多少,确定性多少,也缺乏定量分析,但有了叙事就能跟其他老登拉开数倍的估值差异。
其次,还有矿业股,除却一直新高的黄金,其他的矿资源股今年业绩变化都不大,商品端也没有暴动,这些公司一直以来也被视作老登,甚至在老登股中鄙视链的最下端,不但是传统产业,还有强烈的周期不稳定性,但这些老登得不能再老登的矿业股,走势也是旱地拔葱。
可以说,老登股的前提,首先是不涨,黄金股就没人敢说是老登股,只要涨了,老登股就能变成中特估,跌了就是苦命人。
二、外资还是公募
买卖是自由的,逆势下跌也是正常的,但老登股的标配是安全边际,不是越跌就无人问津,相反,越跌其价值就越明显。
当前卖出老登股的资金,自然是去科技股去了,但对它们的流向还需要定性分析。
首先是卖出者的核心是谁,动力是什么?
其次,老登股卖出力量的减弱,无股可卖的边际在哪,资金是否会回来并推动老登股再度活跃?
目前看到众多老登股,其流动股东列表里,除去大股东,被动指数基金已经是最大的买家,加起来的持股分量很大。
ETF、外资、主动基金及其他交易者(散户及私募及游资)是主要的股价交易者,那下面就要看到各自的成分。
首先从散户及私募及游资来看,这部分交易者的显著特征是可以动用杠杆,其他的参与者都与融资余额无关,其次,融资余额肯定与股价上涨正相关,股价跌,融资余额大增的情况比较罕见。
可以观察到,大市值里的非老登股,牛股,融资余额和股价大涨成正比,但大部分的不涨的老登股,融资余额同样快速上升,茅台、招行、美的,都有几十亿的增量,中国电信流通股少,融资余额不高,但也翻了倍。
所以,散户和私募,是当前老登股的净买入方。
而 ETF 呢,是当前行情的主导力量,但 ETF 本身只是个介质,背后的买者可能还是散户、私募、外资或者主动基金中的一员。
看到 ETF 当前的份额变动,可以看到上涨和下跌跟 ETF 的流向有很大关系,医药平盘一个季度开跌,对应就是这个季度的大幅份额减少,板块涨幅和份额变动也对得上。
因此,ETF 也不是老登股的净卖出方。
矛头直指国内主动基金和外资。
其中,国内主动基金机构,正是上轮牛市的抱团主力和蓝筹股的核心持有者,尽管从 25 年中报看,它们没有明显的操作或者减仓行为,比如易方达蓝筹,还在加仓白酒,但问题在于,它们的规模并没有增长,没有新钱流入可供操作,相反,更多的基金投资者选择 ETF,且它们对这些个股的持股权重已经拉满,继续买入全看有没有新钱申购。
不过,目前主动基金在大范围被赎回失血后已经边沿化,它们的卖出很可能也只是转为了 ETF 的新买入,所以也未必是老登股下跌的关键。
而难以跟踪的外资最为可疑,大部分的老登股也有 H 股,所以卖 A 买 H 或者买 A 卖 H 的行为,都算无操作。但仔细观察能发现,大部分的外资,在老登股上的操作是,H 股不动,A 股部分减持。比如代表北上资金的香港中央结算资金,在二季度,就已经呈现除了对老登股和非老登股的加减仓行为,而三季度的持股报告,将验证这一趋势。
理解了这种老登被全球抛弃的现象后,也应该知道,当前老登股止跌,跟上牛市就看外资的摇摆了。
乐观的是,跟海外相比,当前国内老登股是有抄底力量的,融资余额就是比较好的证明,其次 ETF 也会逆向操作,只是外资的力量太强,还不足以扭转趋势。指责国内机构或者散户在追涨杀跌,是不太正确的。
而老登股的反转,当然要看基本面,但基于大部分的老登股估值都在偏低位置,这个时候再来苛刻基本面已经没什么意义,而且基本上一片都是银行类似的股息率估值。类似银行的抱团拉估值行情重启,面积会非常大,且能把牛市推向新的高度。
外资总会越卖越少,类似于酒 ETF、消费 ETF 和红利 ETF 的趋势是这样的,只要没有停下来,反转就在正前方。
目前,对于不涨的股票落井下石成为老登,跟过去几年把亏损的,不确定性高的深跌企业称为垃圾股是一样的。但投资者应该把握逆势,事实上,已经有很多投资者付诸行动。
基于这一年来的表现,基本面在个股上涨中的驱动力已经不是主要因素,情绪和资金流更起决定作用。因此,当下能看见的,外资是主要卖出老登股的角色,它们自己的老登股也看不上,但内资在对抗,有聪明人在逆势,只要继续买入,外资可卖的越少,量变就能引起质变。
加入【真是港股圈】知识星球,您可以获得:
1、每日港(A)股复盘,紧贴每天行情,时机在投资上永远最重要;
2、重要财经新闻的分析(包括中美日股市),主要针对它对企业 / 行业 / 股市形势的影响。
3、有价值的第三方报告 + 纪要分享,以供大家借鉴与学习参考。
4、每一周至两周一篇分析员的股票报告,深入剖析投资逻辑和基本面因素。
( 添加好友请备注:公司 + 合作事项 )
真是港股圈内容投稿:245803257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