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无敌超哥哥
手机可拆卸电池的设计要回归了?欧盟《新电池法》已明确规定,2027 年 2 月 18 日起,在欧盟或北爱尔兰上市的手机必须支持用户自行拆卸电池(即配备可拆卸电池),同时禁止用软件阻碍电池更换、允许软件提示使用非原装备用电池。这一政策将重塑全球手机行业设计逻辑,国内是否会跟进也成了大众关注的核心问题。
对手机厂商来说,这意味着一场 " 设计重构 ":必须放弃当前主流的一体化机身方案,重新规划手机内部结构,研发能固定电池且方便用户拆卸的新技术(比如无需专业工具的卡扣式、磁吸式设计);还要在用户手册中详细标注兼容电池的技术规格,避免在软件层面设置障碍(比如不会因更换非原电池锁定手机功能)。这不仅可能改变手机的轻薄度、防水性能和外观质感,初期还会增加研发与制造成本。
一方面,国内对电子废弃物回收和双碳目标高度重视,欧盟新规的 " 环保、可持续 " 核心与我国政策方向一致。目前美国已启动类似法规调研,东南亚部分国家也在规划电池相关标准,国内若跟进,既能契合全球环保趋势,也能推动本土电子产业向 " 绿色制造 " 转型。
即便短期内没有强制政策,市场也可能主动向 " 可拆卸电池 " 靠拢。欧盟是全球重要手机市场,国内厂商为降低成本,大概率会推出 " 全球统一设计 " 的机型(而非为不同市场单独开发版本),这意味着国内消费者未来也能买到带可拆卸电池的手机。同时,随着用户环保意识提升和对 " 维修自由 " 的需求增加,市场需求也会倒逼厂商重视可拆卸设计,形成 " 政策引导 + 市场驱动 " 的良性循环。